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381章迁布政使!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迁布政使!雷霆雨露,皆是皇恩!(1 / 1)

武康一肚子的怨。 黔南西,在黔南省的西边。 黔南西和滇南接壤,也是整个大周最穷的省。 算起来黔南西虽然也有港口,可不是良港,大的海船停不了。 黔南西不如黔南平坦,境内还多山。 和滇南一样,黔南西境内也遍布瘴气,算是全大周最贫困的地区。 黔南西布政使也长叹一声说道:“如果陛下要怪罪我等,那便怪罪吧。” “这官位谁爱坐谁坐!让吏部那些人去试试看,看看他们去了能不能搞起来民生!” 几人抱怨了一通,写好了请辞的折子。 第二日,这几个地区的布政使,便受到了陛下的传召。 李天在御书房亲自面见这些布政使。 内阁两位阁老,七部尚书、御使大夫以及翰林院院长等朝中大员,也全都陪同李天,一起参加。 这下子武康捏了捏袖口里的辞呈。 不行就请辞回家算了! 想想跟随自己,奔波一辈子的老妻,这辈子都没在好地方享过福。 辞官以后,就回家乡种地,也算颐养天年了。 武康第一次挺直脊梁。 一辈子谄媚上官,唯唯诺诺,仍然被踢来踢去。 虽然熬成了布政使,可是这个布政使做的憋屈,还不如请辞回家。 武康这几省的布政使神情黯淡。 泸州、大越、余杭、浙江等布政使则满面红光! 他们治下的地区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可以说是所有布政使里的佼佼者。 这次陛下面见布政使们,估计是想当面褒奖他们吧? 其中政绩最优异的,便是余杭布政使了。 余杭布政使庞毅,是前任内阁首辅唐孝仁的弟子。 庞毅治下余杭的赋税翻了三倍。 在全大周都名列前茅! 要知道余杭原本就占据了大周财政的三成! 现在户部国库充足,很大一部分就是余杭布政使的功劳。 今天被召见,庞毅是意得志满的。 他走进御书房,却感觉气氛特别凝重。 他抬起头,好像在陛下的眼睛里看出了一丝不满? 庞毅有些恐慌。 圣上对自己不满? 圣上为何对自己不满? 难道不是余杭给户部缴纳了银子? 余杭做的不够吗? 难道是自己在余杭几百亩宅院的事情? 不是吧?西厂神通广大,难道查到自己了? 那些宅院全是在家族的名下。 还是因为自己收了那些工坊主的礼物? 这只是一些日常往来而已! 庞毅更加惶恐不安。 在场的全是人精。 看见陛下的模样,群臣全闭上了嘴。 整个御书房可以说死气沉沉的。 李天说道:“去年余杭做的不错,但是去年盐乱,要不是黄晓平定,恐怕会掀起大风浪!” 余杭盐乱? 这下子庞毅打了个寒颤! 去年黄晓在余杭督办盐铁局,引发了余杭的盐乱。 黄晓自己平定了余杭的盐乱,才没有殃及整个余杭。 可是余杭盐乱,只是在部分地区小小的折腾了一下就被平定。 但那些盐商原本就跟余杭官场关系密切。 庞毅的额头渗出冷汗。 李天继续说道:“余杭盐商,勾结了多少余杭官员,朕也清楚。” “之所以没有完全查处,是念及你们为大周做了贡献。” “可是今年查出的贪墨案里,仍然是余杭官员最多!” “还有黄晓也上奏了,余杭官场,最不响应朕杜绝私学的旨意!” “现在余杭地区仍然私学盛行!” “那些私学教师,仍然是许多知县知府的座上宾。” “余杭豪门,聘请这些私学教师教授子弟,可以说蔚然成风。” “这群家伙聚在一块,召开诗会文会,妄议朝中大政!” 李天把西厂搜集的证据拿给太监。 朝中大员们看完,全部大惊失色。 这些余杭乡绅,居然敢妄议朝政。 尤其是征收商税、摊丁入亩,抽取余杭赋税这些部分议论颇多。 有的话语十分狂悖,甚至跟谋逆之大差不差了。 这下子两位内阁阁老的面色也不好看了。 这群家伙不敢正面骂皇帝,就把枪口瞄准了内阁跟两位阁老。 有些狂悖的读书人,甚至把他们说成是国之奸贼。 庞毅的脸色更难看了。 余杭地区,一直自负是中原文化之地,当地儒生向来狂悖。 从前私学盛行,也的确出了许多进士。 但是如今朝廷重心学,打压道学理学,许多余杭书生所学全不是科考范围了。 他们当然一肚子的怨气。 举行诗会,议论朝政。 许多心怀叵测的工坊主和乡绅,也会花钱雇这些儒生发声。 控诉朝廷商税太重,觉得朝廷对行业条例多。 还有请求朝廷推翻盐铁会议结果,再度放开盐铁私营的声音。 庞毅跪在地上,对李天说道:“陛下,臣知罪!” 李天摇了摇头:“朕不是想治罪于你,只是想告诉你。” “余杭之繁华,并非你一人功劳。” “若不是海运繁荣,哪有华江府的繁荣!” “若没有朝廷征服南洋,哪有现在的粮食充足!” “余杭一地的繁荣,那是整个大周一同努力的结果!” “这些余杭儒生,却只看见了余杭的成果,狂悖自大!” “这余杭的官场,得好好治理一番了!” 李天继续说道:“庞毅,迁滇南布政使。” “让朕瞧瞧,你会不会比现任布政使干得好。” 庞毅失魂落魄的走出御书房。 滇南布政使跟余杭布政使的品级一样。 可是傻子都知道,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对庞毅而,这就是贬谪! 从余杭到滇南! 从鱼米之乡到穷乡僻壤! 这一路山高路远,连铁路都没有! 但是庞毅只能接受。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这次庞毅终于懂得了这句话。 而他贬谪一事,也证明陛下对余杭官场的不满意! 不过庞毅也知道,在余杭为官的不容易! 余杭一向是大周的文化之地,余杭出去的官员不少。 留在余杭的乡绅,要么是之前的重臣子孙,要么就是家里有子孙在朝为官。 余杭的乡绅多,这是众人都知道的。 除了乡绅,现在余杭的工坊主和商人也是最多的。 余杭商业畅通,水网密集。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