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坚持每本账簿都要过目。 即便那两名御史已经核查过的账簿,亦是如此。 务必做到,不漏掉蛛丝马迹。 对于他的行径,这两名同僚颇有微词。 一名来自北直隶,大约四五十岁的同僚马欣说道。 “徐御史,我知道侯路案里,我们御史台抓出三个败了。” “这使你不信任我们。” “这点,我可以理解。” “但我希望你可以慢慢学会,辨别自己的同僚究竟是好是坏。” “毕竟这也属于御史的必备技能。” “而且,你这般怀疑自己的同僚,非常耽误效率。” “有的事情,你永远不可能单独负责。” 听到这话,徐刚林眉头一皱。 马欣的直接,让他有点尴尬。 毕竟虽然他跟御史台的同僚互相都知道。 徐刚林自己对别的御史,是一直怀有戒备的。 可碍于体面,一直都没人说出来。 但当有人说出来的时候。 徐刚林的内心,也有一点尴尬。 好在,徐刚林好歹也是成年人了。 他当然知道,什么事是必须要坚持的。 而戒备同僚,就是这种必须得坚持的事情。 他不可能因为马欣的几句话,因为心里的一丝尴尬,就放弃对同僚的戒备。 毕竟错过任何蛛丝马迹,都有可能使百姓们流离失所。 他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看着徐刚林沉默不语,却依旧我行我素时。 马欣却没有在意他的无视。 而是说道:“徐大人,你难道不好奇我为何会这样说吗?” 他顿了下,说道:“我知道你性格清高,看不起官场的污糟,觉得人人都可能是蛀虫。” “这种心理,我在刚就任御史时也有过。” “不光是你,任何心怀公理和正义的御史。” “在刚来到御史台时,都曾有过。” 听到这话。 徐刚林的视线稍稍从账簿上挪开。 他看着马欣,不置可否的说道:“这很好。” “希望诸位大人可以保持下去。” 傲慢! 或许徐刚林自己没意识到。 可他这种态度,却有潜在的居高临下,指点御史台的意思。 对此,马欣没有生气。 他只是耐着性子说道:“我们当然会保持下去。” “我相信你也可以。” “但我还是想提醒你。” “有些事,不是你单独可以处理的。” “即便你有陛下的圣眷,那群贪官污吏奈何不了你。” “面对你的审查,他们仍然有各种办法搪塞你。” “你难道没有感觉出来吗?” 听到这话,徐刚林沉默不语。 毕竟,马欣的话十分现实。 他没法反驳。 因为…… 他还记得。 当初自己去户部,询问北直隶的安置司司丞时。 他向对方索要小池底有关的账簿。 那个司丞满口答应,还对徐刚林一顿吹嘘。 他赞叹徐刚林廉政清明,是众官员学习的榜样。 并告诫所有手下,要向徐刚林学习。 然后,他还表示了对徐刚林工作的支持。 并告诫手下,若是谁敢稍加阻拦徐刚林的工作。 他会第一个出手,给安置司清理门户! 结果! 那位安置司司丞刚表明了立场。 就把整整十五本账簿交给了徐刚林。 这十五本账簿,非常的厚。 每本账簿,至少有二百多页! 上面事无巨细的把安置司在小池底工程中的支出记录了下来。 而当徐刚林看见这本账簿的书皮时。 他发现,这些账簿居然是在安置司接管小池底工程的三天内产生的。 三天制作十五本账簿! 每天平均五本! 这么恐怖的数量,即便是徐刚林,也不禁头大。 但他也意识到,这是安置司司丞给他的下马威。 这些账簿的产生,全是合乎流程的。 而安置司司丞,就是想用这么繁琐的流程,把徐刚林淹没。 用案牍之劳形,让徐刚林知难而退。 对于这些账簿,徐刚林看的很吃力。 毕竟看账簿的技能,他才学习没多久。 在拿到这些账簿的当天。 他花了整整八个时辰,从上午看到太阳落山,居然也就看了半本! 而到了次日清晨。 安置司司丞又给徐刚林送来八本同样厚度的账簿! 一时间,连徐刚林都不由得头皮发麻。 但即使如此,徐刚林也没有放弃。 渐渐地。 在账簿积累超过五十多本以后。 他掌握了方法。 一天可以处理一本账簿的审查工作! 但即便如此。 安置司司丞给他制造的工作量。 也在他可以处理的快十倍以上。 假如安置司司丞在三个月内做完安置工作。 那徐刚林,则需要用三年的时间,来审查他们的账簿。 如果安置司铁了心没打算在小池底的工程上贪污。 而是那它来恶心、搪塞徐刚林,徐刚林则会浪费三年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徐刚林对朝堂贪官的威胁将会免除。 他们可以肆意盘剥百姓。 但即使存在这种风险,徐刚林还是没有放弃审查账簿。 毕竟。 他这样想,对方也可能这样想。 如果自己放弃了对小池底账簿的审查。 难保不会有大胆的贪官,真的敢在工程里伸手。 贪污百姓们的安置款。 徐刚林不敢赌。 毕竟这场赌局,他手里的筹码是小池底老百姓的生存权! 他若是赌输了,小池底的百姓将会流离失所,冻死街头! 想到这儿,徐刚林便又咬牙,继续核查起账簿来。 而就在徐刚林审查那海量账簿时,御史台别的御史也看不过去了。 不过此时的马欣并未首先站出来。 首先站出来的,是一名叫做杜鹏的御史。 他是闽南人。 平时因为一口闽南口音很重的官话,被很多同僚排挤。 时间一久,杜鹏渐渐变得孤僻,不合群。 他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在御史台居然没一个朋友。 只有几个同是闽南的同僚,偶尔会和他说上几句。 看着徐刚林堆积的账簿,杜鹏起先还是犹豫了一下。 但最后,他还是拿起几本徐刚林那里的账簿。 开始审查。 对此,徐刚林没理由反对。 毕竟尽管那位杜鹏,不排除是类似侯路案里那种败类同僚的可能。 但他徐刚林可以怀疑别人。 别人难道就不可以怀疑自己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