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明长吸一口气,他当然是不想求这个死对头的。 不过想要推行纸币,若是内阁都不团结,那一定是没法推行的,所以钱多明必须得拉拢齐顺义支持他。 钱多明说道:“齐大人,推行纸币迫在眉睫,不过想要推行下去,我需要你的支持。” 齐顺义抬起头,看着钱多明的眼睛。 两人对视了数秒,齐顺义才说道:“此事,我支持你。” 这下子钱多明反倒愣住了。 他想了许多说服齐顺义的话,没想到齐顺义居然这么痛快的同意了? 齐顺义说道:“钱贵伤民,我也知道这件事,我老家华江府,现在钱币紧缺,百姓的生活都不好过,尤其是那些借了青苗贷的百姓。” 是啊,青苗贷。 青苗贷,是朝廷下发的低息贷款。 但是不管是什么贷款,总是要还的。 现在钱币升值,于百姓而,把粮食卖掉也凑不够钱币来还钱。 那好好的青苗贷,又会变成恶政了。 必须得尽快发行纸币! 齐顺义说道:“但是我支持你,不可以直接支持。” “嗯?” 齐顺义说道:“这个奏折一上,一定是满朝的反对声。” 钱多明点点头。 发行纸币,原本就是很敏感的话题。 钱多明也知道,自已这个提议,会掀起多大的争议。 齐顺义说道:“所以我不可以一上来就站在你这边。” 钱多明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齐顺义说道:“这样,还和从前一样,你我各执一词。” “我先反对你,随后你来说服我,这样别人就不会激烈反对了。” 钱多明思索了一会儿,感觉齐顺义说的也有道理。 但是齐顺义又说道:“但是这项政策,最主要的还是圣上的意思。” 这下子钱多明也叹了口气。 他也摸不清天子的想法。 现在这位天子,简直是大周历朝历代权威最盛的天子。 列侯、勋贵,全部围拢在天子身边。 当今陛下手里紧握军权,这也是他雷厉风行变革,但是仍然可以推行下去的原因。 谁都不想与这群列侯勋贵对抗。 朝野的群臣,也越来越不敢驳逆陛下的意愿。 经过几回御史台风暴,众人都明白,驳逆陛下会挨打。 只要陛下支持的政策,最后全是可以富国强兵的道路。 现在大周的疆域,比以往的时代都要大。 这样文功武治的皇帝,必定是会记录在史书里。 在这样的天子手下做事,如果可以和唐孝仁似的建功立业,说不定以后史书里也可以单独立传。 但若是做了什么昏聩的事,一定也会被记录在册,被后世鞭挞唾骂。 只要陛下支持,发行纸币的提案就能实行。 相反,若是没法说服陛下,那即便是群臣支持,也不可能推行。 所以陛下的意愿非常重要! 齐顺义的想法也很简单。 说服众臣不难。 但是说服陛下不易。 到了这一步,钱多明也不想放弃。 他对文吏说道:“来人!” “首辅大人!” “我要上奏!” 负责通传的太监哪敢怠慢,立马拿着钱多明的奏折,快步送到皇宫。 一般情况,首辅给皇帝汇报工作,只用递上一张纸条即可。 此乃内阁大学士的特权,也称作“贴条”。 贴条可以是针对某个奏折谈论意见,也可以是单独禀报一件事。 内阁大学士是陛下内臣,天然的亲近陛下。 内阁首辅请奏上疏,这也证明奏折的重要性。 太监哪敢怠慢,立马送到了李天所在的寝宫。 现在皇后唐含雪已经重新复工,批改奏折了。 李天躺在软榻上,翻看着最新一期新邸报。 唐含雪则玉脸微皱,认真的批复群臣的奏折。 “这家伙,又在关键的地方停章!” “下次抓起来这个家伙,让他好好给朕写完再出来!” 新邸报上的连载小说戛然而止,李天气恼的说道。 就在这时,负责传递奏折的太监走了进来。 “陛下,娘娘,首辅大人有书要奏。” 首辅? 李天拿过奏折,看了一眼后便随手撇给皇后。 “含雪,钱大人想发行纸币。” 听到这几个字,唐含雪立马变了脸色。 “万万不可啊,陛下!” 听见皇后这么反对,李天问道:“为何不可?” 唐含雪说道:“臣妾听闻,宋朝滥印宝钞,掠夺百姓财富,这才有了灭国之灾。” “发行纸币,可是会透支朝廷的声誉,败坏朝廷的信用!” 李天闻,来了兴趣。 发行纸币的弊端这么多? 唐含雪把宋朝宝钞的血泪说了一遍。 其实,朝廷发行宝钞的技术难度已经不大了。 宋朝已经研究出含有防伪性能的特殊墨水和纸张。 唯一的问题,便是发行钞票,需要拿朝廷的信用背书。 信用货币,不像金银货币。 金银货币原本就是等价物,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流通。 而信用货币,是拿朝廷的信用做担保发行的。 若是朝廷信用崩盘,滥发货币,那便像金元币似的,立马会变成废纸。 现在的朝廷能够控制发行规模,不过以后朝廷就无法保证了。 这与铜币银币不同。 铜币和银币,原本就有自带的价值。 但是纸币,若是没有信用,便是废纸一张。 好啊! 李天大喜! 这新内阁真是没让朕失望! 钱多明这首辅,让朕太惊喜了! 李天立马说道:“召开殿前会议,户部主司以上全部列席!” 因为是商讨国家政事的会议,所以会议召集完毕,都到下午了。 李天端坐在龙椅上。 内阁首辅和六部尚书、户部主司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了这次会议。 自从开始殿前会议后,李天取消了前朝必须站立的传统。 现在大臣都有独自的座位。 所以陛下与臣子坐而论道。 李天说道:“首辅请求召开这次殿前会议。” 李天看了钱多明一眼,示意他诵读自已的奏折。 钱多明从小魏子手里拿过奏折,开始念了起来。 听见发行纸币,群臣立马喧哗起来。 钱多明轻咳一声,拿首辅威严,压住了嘈杂声。 钱多明的方案,倒是与宋朝的宝钞不同。 宋朝的宝钞,是完全的信用货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