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雨来得突然。苏晚晴站在酒店窗前,望着外面如织的雨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笔记的边缘。
手机屏幕亮起,是徐若年发来的信息:quot雨太大,我帮你把资料先带过去了,你晚点直接来会场就好。quot
她回复了一个quot谢谢quot,目光扫过屏幕上方的其他未读消息——林小满发来一连串加油的表情包,张教授提醒她注意演讲时间把控,而顾沉舟的最后一条信息停留在昨天:quot一路顺风quot。
简单四个字,却让她盯着看了许久。自从那晚张楚的信息后,她与顾沉舟之间似乎隔了一层看不见的膜——他依然体贴,却不再越界;她依然感激,却多了几分警惕。
酒店电话突然响起,前台礼貌地通知她预约的出租车已到。苏晚晴深吸一口气,拿起雨伞和背包。今天是她学术生涯的重要时刻,容不得半点分心。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人头攒动。青年文学论坛的签到处排着长队,苏晚晴找到自己的名牌时,手指微微发抖。不远处,徐若年正向她招手,他身旁站着几位年纪相仿的青年学者。
quot晚晴,这位是南京大学的陈默,专攻宋代诗论;这位是复旦的李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quot徐若年热情地介绍着,俨然已经以她的保护者自居。
苏晚晴礼貌地一一问好,心思却飘向即将开始的演讲。她的分论坛quot古典文论的现代诠释quot被安排在最大的报告厅,这意味着将有更多专家学者在场。
quot听说王晓鹰教授会亲自参加这个单元,quot李悦压低声音,quot他今年要带研究生,表现好的说不定能拿到推荐信。quot
徐若年自然地接过苏晚晴手中的资料袋:quot别紧张,你的论文很有独创性。我帮你占了前排位置。quot
苏晚晴勉强笑了笑。她不是不感激徐若年的照顾,但这种过度的保护让她想起顾沉舟的话——quot就像你那个徐学长?两年都加不上你微信?quot两者之间的对比如此鲜明,一个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一个强势闯入她的生活却又在关键时刻给予尊重。
报告厅很快座无虚席。苏晚晴坐在发言席旁,翻看着自己的笔记。主持人的开场白在她耳中变成模糊的背景音,直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突然将她拉回现实——
quot...特别感谢本次论坛的赞助单位沉舟资本对青年学者的大力支持...quot
苏晚晴猛地抬头,目光扫过观众席。沉舟资本?顾沉舟的公司?他从未提过这件事。
正当她疑惑之际,报告厅后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悄然入座最后一排。
即使隔着整个会场,苏晚晴也能认出那道轮廓——顾沉舟穿着深灰色西装,没有打领带,姿态放松却依然醒目。他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个几不可见的弧度。
quot下一位发言人是a大的苏晚晴同学,她的题目是《从#039神思#039到#039世界观构建#039——论《文心雕龙》创作论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启示》。quot
掌声中,苏晚晴站起身,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
走上讲台的短短几步路,她的大脑一片空白。直到站定转身,面对满场期待的目光,她的视线不自觉地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顾沉舟已经换到了前排靠走道的位置,正专注地望着她,眼神中有种她从未见过的坚定信任。
这一刻,所有的紧张奇迹般地消散了。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她精心准备的演讲。
quot...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039陶钧文思,贵在虚静#039,传统解释将#039虚静#039理解为内心的放空。但我认为,这更接近于现代创作中的#039世界观构建#039——创作者首先在心中搭建一个完整而空旷的宇宙,人物和情节才能自然生长...quot
她的声音越来越流畅,手势自然而有力。当讲到quot神与物游quot时,她甚至脱稿加入了一个即兴例子:
quot正如一位风险投资人所言,#039优秀的决策者能在混沌中保持思维的清晰与开放#039。创作亦然,作家需要与角色建立深层次的共情联结,同时又保持足够的理性把控全局...quot
说到此处,她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顾沉舟,发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愉悦的笑意——她引用的正是他在讲座中的观点。
二十分钟的演讲如行云流水。结束时,掌声持续了许久。苏晚晴看到王晓鹰教授——那位她仰慕已久的学术泰斗——正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什么,嘴角带着满意的微笑。
提问环节,一位白发教授率先举手:quot苏同学,你提到网络文学的#039世界观构建#039与古典文论的#039虚静#039相通,但网络文学往往追求即时快感,这是否与刘勰强调的#039积学以储宝#039相矛盾?quot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苏晚晴感到后背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没有慌乱:quot您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质疑。确实,部分网络作品存在这个问题,但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同样注重知识储备。quot她顿了顿,想起自己与顾沉舟的讨论,quot正如商业领域的创新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市场分析基础上,网络文学的想象力飞翔也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支撑。我采访的几位顶级网络作家,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广度甚至超过许多传统作家。quot
这个回答引发了更多讨论。王晓鹰教授也加入了提问:quot苏同学,你认为古典文论对当代创作的最大启示是什么?quot
苏晚晴直视这位学界权威的眼睛,声音坚定:quot是敬畏心,王教授。古人将创作视为#039神与物游#039的神圣体验,这种态度在当今快餐文化中尤为珍贵。我认为,无论载体如何变化,文学的本质依然是——用刘勰的话说——#039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039。quot
王晓鹰微微颔首,在笔记本上又记了几笔。苏晚晴不知道这是好是坏,直到她注意到顾沉舟——他靠在椅背上,嘴角噙着一抹骄傲的笑容,仿佛她刚才征服的不是一群苛刻的学者,而是整个世界。
分论坛结束后,苏晚晴立刻被前来交流的学者围住。徐若年想挤进来帮她解围,却被一位组委会工作人员拦住:quot苏同学,王晓鹰教授想单独和你聊聊,方便吗?quot
苏晚晴的心跳漏了一拍:quot当然,这是我的荣幸。quot
她被带到会场旁的一个小会议室。推开门,王晓鹰教授正站在窗前喝茶,而坐在沙发上的另一个人让她差点惊叫出声——顾沉舟悠闲地交叠着长腿,手里拿着一份论坛手册,仿佛只是偶然出现在这里。
quot苏同学,精彩的演讲。quot王晓鹰转过身,慈祥地微笑,quot尤其是将商业思维引入文学研究的视角,很有启发性。quot
苏晚晴的视线在两位男士之间游移:quot谢谢王教授。其实这个想法来源于...quot她犹豫着是否该提到顾沉舟。
quot顾总已经向我坦白了。quot王晓鹰笑着看向顾沉舟,quot没想到沉舟资本的掌门人对古典文论也有研究。quot
顾沉舟站起身,风度翩翩地与王晓鹰握手:quot我只是提供了一点外部视角,所有学术见解都是苏同学自己的。quot他的目光落在苏晚晴脸上,带着她读不懂的深意,quot我一直认为,跨学科交流能激发创新思维。quot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三人进行了一场愉快的谈话。王晓鹰详细询问了苏晚晴的研究计划,甚至提出可以指导她的毕业论文。当话题转向网络文学时,顾沉舟恰到好处地插入了几个关于ip开发的商业观点,引得王晓鹰频频点头。
quot苏同学,quot临别时王晓鹰郑重地说,quot如果你有兴趣,我很欢迎你报考我的研究生。a大的张教授已经向我大力推荐过你了。quot
苏晚晴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道谢。王晓鹰离开后,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她和顾沉舟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