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穿越历史>被贬幽州后,我靠盲盒系统登基> 第十四章:长史献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长史献策(1 / 2)

('这五个字,何其狂妄,又何对他的胃口。

姜恪压下心头的激动,没有立刻细看,而是紧紧握着竹简,对徐庶郑重道:“先生大才,屈身于此,是本王之幸。从今日起,先生便是我雍王府长史,总领幽州一切政务!”

此言一出,不仅徐庶愣住了,就连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赵云澜,都忍不住侧目。

长史,一地藩王之下的最高文官,相当于半个宰相。

这才见面多久?就许下如此重任?

徐庶嘴唇动了动,刚要推辞,却被姜恪一个眼神制止。

“先生不必多言,本王用人不疑。走,回府!本王要让全幽州的官,都来听听先生的平天下之策!”

雍王府,议事厅。

气氛压抑得有些沉闷。

姜恪高坐主位,神情莫测。

左手边,新任长史徐庶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安静地坐着,与这府邸的威严有些格格不入。

右手边,虎豹骑指挥使赵云澜抱臂而立,一身煞气让堂下众人不敢抬头。

下方两侧,坐满了幽州城的旧官吏。

为首的,正是那见风使舵的城防都尉张诚。

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但眼角的余光,却都若有若无地瞟向徐庶。

一个从贫民窟里捡回来的泥腿子书生,一跃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凭什么?

谁服气?

“咳。”

一名主管户籍的老官吏清了清嗓子,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殿下,并非我等质疑您的决定。只是这位徐长史,看着面生得很,不知他对我幽州的困境,可有了解?政务繁杂,可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呐。”

这话说得客气,其中的轻蔑和挑衅却毫不掩饰。

其余官吏纷纷点头附和,看向徐庶的眼神里充满了审视。

张诚缩了缩脖子,没敢出声。

他见识过殿下的手段,也见识过那水车的厉害,直觉告诉他,这个瘦弱书生,恐怕不好惹。

姜恪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没有说话。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让徐庶亲手把这群老油条镇住,日后推行政令,必然是阻力重重。

万众瞩目之下,徐庶站了起来。

他没有动怒,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对着那名户籍官吏微微躬身,道:“这位大人说的是。政务,确实不是纸上谈兵。”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然后,他走到了大厅中央,将手中的《幽州平天下策》“哗啦”一声,在长长的案几上完全展开。

那竹简极长,铺开后几乎占据了半张案几。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蝇头小楷,还用朱砂绘制了各种图表。

“幽州之困,无外乎四点:民心不附,兵备松弛,豪族盘踞,府库空虚。”

徐庶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欲破此局,需行四策。”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其一,清丈田亩,收归王有。将所有从豪族手中收缴的田地,以及无主荒地,全部重新丈量登记在册。王氏、李氏等逆贼豪族,隐田三万七千余亩,只按八千亩纳税。如今这些田地,尽归殿下。将其分发给流民耕种,实行‘计口授田’,只收三成定额租子,而非随收成浮动的什一税。如此,民心自安。”

“嘶!”

堂下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名户籍官吏的脸瞬间白了。三万七千亩!这个数字,他这个管户籍的都只知道个大概,这个外来者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精确?

徐庶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其二,以工代赈,寓兵于民。如今城中流民五万余,每日施粥耗费巨大。应立刻停止。改为以工代赈,组织青壮修城墙、挖沟渠、建水利。管饭,且每日发三十文钱。从中挑选体格强健者,编入预备营,由赵将军麾下将士进行基础操练。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不出半年,幽州可添一万预备兵,且不耗费额外军饷。”

城防都尉张诚的眼睛猛地亮了。

一万兵!不花钱的兵!这怎么可能?可听着徐庶的描述,又似乎完全可行!

徐庶伸出了第三根手指,目光扫过一名主管钱粮的官吏。

“其三,改革税制,开源节流。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只收三项:田租、人头税、商税。重点在商税!我已绘制幽州舆图,从京城至北疆,幽州是必经之路。我们用水泥修筑官道,设立安全驿站,吸引商队。所有过境货物,只抽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的税。税率虽低,但南来北往,聚沙成塔,将是一笔巨款。同时,设立‘官营盐铺’,我们有精盐之法,此物利润,足以养活三千虎豹骑!”

“精盐”二字一出,姜恪的眼角跳了一下。

他才从白银盲盒抽出【精盐提纯技术】,还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徐庶又是如何推断出来的?

似乎是察觉到了姜恪的目光,徐庶微微一笑,继续伸出第四根手指。

“其四,军屯戍边,商路北开。边境之地,常年受蛮族侵扰。可将最精锐的守军,分批调往边境,开垦军屯。兵即是农,农亦是兵。他们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还能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待防线稳固,甚至可以与草原上那些愿意和平交易的部落,互通有无。用我们的盐、铁、布,换他们的牛、羊、马。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四策说完,整个议事厅,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