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合作社 大营村李家地头。 3号棚里透着黄色的灯光,这是老李今儿个刚带人拉的线。大棚这边要常住人,没有电是真不方便。 老李不时地掀开厚厚的门帘往外探头,嘴里嘀咕着:「这麽晚了,咋还不回来?」 王秀英拍拍手上的瓜子皮,也坐不住了:「要不咱去村口迎迎?」 老李摇头:「回来的时候又不拉什麽贵重的东西,应该不碍事,再等等。要不你先带小娜回家?」 「哼,俺现在回去得挂念一晚上。锅里还捂着饭呢,我去热热。」 「先别热。回来这麽晚,他们没准在路上已经吃过饭了。」 王秀英大胆地猜测:「莫非老二又带他们下馆子了?」 要说不羡慕是假的,王秀英长这麽大,总共也没去过几次餐馆。这全聚德的门哪边开她都不知道。 「哒哒哒—.」外面传来拖拉机的声响。老李夫妻俩赶忙出大棚,李娜也不写作业了,放下笔跟着走了出去。 拖拉机停在路边,李哲翻身跳下拖拉机:「娘,咋还没回去?」 看着两个儿子回来,王秀英也放心了:「正打算走了呀。你们今天咋这麽晚才回来?」 「我回来的时候去了一趟镇上的信用社。给孙主任送了点黄瓜和菠菜。咱这大棚能建起来,多亏了人家帮忙。现在菜长出来了,不能忘了人家的情分。」 老李拍大腿:「可不是嘛,我咋把这茬忘了。」 王秀英确实有些担心,问老二:「老大你也跟着去了?人家孙主任没问你贷款的钱去哪儿了?不会出什麽事吧?」 李卫东脸颊通红,带着几分酒意:「没事,俺都跟孙主任说好了。不干养鸡场了,明年也建大棚。孙主任还夸是个稳妥人。」 王秀英算是放下了一桩事:「那就好,俺就怕人家公家追查。现在说开了就好了。」 李卫东的目光往大棚里瞄:「娘,俺媳妇儿呢?」 老李说:「眼瞅着天黑了,让她带着青禾大丫回家了,省得走夜路。」 李娜跑过来,皱着小鼻子闻闻李卫东,又闻闻李哲:「大哥二哥,你们是不是又下馆子了?」 李卫东摸着她的头哈哈一笑:「你这鼻子都快赶上金子了,是孙主任请我们下的馆子。老二想掏钱人家拦着不让,直接挂的帐。」 「小娜,回头哥也带你下馆子。」李哲安慰了一句,从拖拉机车斗里拿出一个黄色纸包,「这是哥给你买的。」 李娜捧在手里闻了闻:「二哥,你这是买的啥呀?」 「驴打滚。」 「驴打滚?」李娜嘀咕了一遍,「是驴肉吗?听俺们老师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我还从来没吃过哩,是不是可香了?」说着李娜隔着纸包又闻了闻。 王秀英又是心酸又是好笑:「傻闺女,这驴打滚是点心不是肉。」 李娜直咽口水,「甜不甜?」 「应该...:..那肯定是甜的呀。」王秀英虽然也没吃过,但她听人说过,「这是京城的名小吃。」 听看母亲和妹妹的对话,李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慢慢来吧,好日子在后面。 老李催促道:「天不早了,你们都回吧。有啥事明天再。」 众人散了,就剩下老李爷俩了。 老李这才开口问:「老二,你跟我说实话。你今天去找孙主任,是不是还有其他事儿?」 「您老就爱瞎琢磨。」李哲倒了一杯温开水,一口气喝了半缸,「不过,还真让你猜着了。我找孙主任确实还说了点其他的事儿。」 老李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模样:「你跟人家孙主任说啥了?不会又是要贷款吧? 李哲也没隐瞒,「是有这个想法,我想接着扩建大棚,爹,你怎麽看?」 「矣呀,怎麽看?」老李伸手比划,「昨个中午,我拿铁锹锄地,冻了将近一扎厚, 跟暖和的时候比肯定不好挖,但也不是不能干。只要咱下的辛苦,舍得工钱,应该也能招到人,只是工期会长一些。」 李哲笑着问,「您不反对我扩建大棚?」 「你爹我又不是老封建,黄瓜种出来就是钱,谁会嫌钱烫手。」老李哼了一声,「你要真想弄,就赶紧着,天越冷越不好挖。」 「这回我想找机器挖。」之前,李哲不是不想用,而是条件不允许。在农村借辆拖拉机都费劲,挖掘机没门路压根别想。 冷灶无人添柴,热饭自有帮厨;棚成乡里菜把式,棚败村头笑傻子;说的就是他。 老李问,「贷款的事孙主任咋说?」 「孙主任说个人贷款提升额度有限,建议我往村集体靠,不光贷款额度高,没准还能获得政府扶持;我向他提了成立蔬菜合作社的事,他说只要合作社的社长和王支书签字, 就问题不大。」 「哎呀。」这些事儿有些超出老李的认知了。 他抓了把瓜子嗑着,琢磨了好一会儿才说:「老二,要是以蔬菜合作社的名义贷款, 那以后赚了钱算咱家的,还是算合作社的?」 「孙主任建议在成立合作社时,就设立『项目承包制」专门条款,明确社员可以独立承包合作社批准项目。只要通过社员大会决议,写明合同条款就成。」 老李嗑着瓜子说:「听起来还成,那有没有啥不好的地方?」 「有啊,专款专用,贷款必须用于购买蔬菜大棚相关的农资,资金去向要受到合作社的监管,保留全部采购票。」随着在京城接触面变广,身份的重要性也体现得更明显。即便不是出于贷款考虑,李哲也需一个能印在名片上的身份。 老李将瓜子皮扔进簸箕里,「行,明天咱们去村委会找王支书。他之前就应承过咱们,我估计问题不大。 说完了正事,李哲笑着问:「哥说你有事找我,啥事儿?」 「昨个朱益民去了4号棚。」 李哲闻言有些意外:「他身体好了?」 「瞧着问题不大,就是人有些憔悴,像是心里着事儿。」老李抓了把瓜子继续嗑,「他问咱家招不招人,说想跟着咱一起干。」 李哲反问:「他有没有收回大棚的意思?」 「我瞧着不像那个意思,也没那个心情,听说他和媳妇闹别扭了。你是个啥意思?要不要把他留下?」 李哲说:「明天我跟他谈谈。他要真想跟咱干,就把他留下。」 老李提醒:「老二,你就不担心他偷学咱的技术,明年自己干?」 李哲笑笑,还真不担心。他最大的优势并非技术,而是认知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