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打开门,外面站着个俏生生的少妇,正是后院的女主人谭静雅。 他让到一旁:「嫂子进来说话吧。」 「李老板,上次您送的黄瓜让我们老太太吃美了,让我好好谢谢你。我中午做的梅菜扣肉,送来一些给您尝尝。」谭静雅将手里提的盒子递给李哲。 李哲接过盒子放在茶几上,打开盒盖,一阵肉香扑鼻。里面放着一盘精致的梅菜扣肉:「嚯,您这手艺都快赶上大厨了。」 「李老板您过奖了,家里的食材不全,我也是瞎做的。」 「得,中午我一定好好尝尝您的手艺。」李哲去厨房拿了个盘子,将梅菜扣肉倒腾到盘子里。 房子租出去后,谭静雅还是头一次来:「李老板,您这房子归置得不错啊。」 李哲笑道:「我表哥是个勤快人,每天至少扫两回地,桌子也是天天擦。要我一个人住,指定没这麽干净。」 「男人都不爱收拾屋子,我们家那口子也是。」谭静雅客套了一句,「昨儿我跟鸿宾提了烧暖气的事儿,他也想着一块儿烧,让我问问具体怎麽个章程。」 李哲说:「这东西我也是头一次用,咱们试着来呗。」 谭静雅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家三口住北屋,面积一百来平米,和您住的前院差不多……」 半个小时后,两人大致谈妥,李哲将谭静雅送出门,赵铁柱也做好了午饭:焖了一锅米饭丶白菜粉条炖豆腐,热了热梅菜扣肉。 赵铁柱夹着肉片塞进嘴里,眼睛一亮:「嗯,这肉好吃,甜辣口,那句话咋说来着……」赵铁柱忘词了。 李哲提醒:「肥而不腻。」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赵铁柱夹了一筷子梅菜,点点头:「这菜也好吃。」 王建军也吃得赞不绝口:「是不赖,谭嫂子看着娇滴滴不像个能干的,没曾想做饭的手艺这麽好。」 李卫东最鸡贼,只是低头吃,压根不搭话。 李哲也觉得好吃,但就这一盘子肉根本不够四个老爷们分:「等我再从家里回来,还带你们下馆子。」 王建军问:「哲子,你下午又要走?」 「嗯,回去瞅瞅,看看平菇种得咋样了。」 李卫东又吃了一块肉才开口:「是得回去一趟,爹找你有事商量。」 「啥事?」 李卫东卖关子道:「回去你就知道了。」 李哲也不理他,冲王建军问:「哥,咱还有多少黄瓜和菠菜?」 「四斤黄瓜三斤菠菜,咋的了?」 「一会儿我要拿走,顺道见个朋友。」 …… 万安镇农村信用社。 主任办公室。 孙立国在办公桌前来回踱步,军大衣下摆扫过布满锈迹的暖气片,发出沙沙的响声。 窗台上那盆君子兰蔫头耷脑,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自从上个月中旬参加了战友聚会,他的内心就一直犹豫丶焦躁不安。 他的老连长停薪留职,邀请他一起去南方创业。 老连长当时的话浮现在眼前:「老孙,鹏城那边摩托车配件厂月入六百,港口的货轮比咱演习时的坦克还密……未来的发展在南方……」 孙立国很向往,也很敬佩老连长的勇气,不过……他还是拒绝了。 可他心里并不舒服,转业到地方已经十几年了,每日重复的工作已经让他失去了激情,更重要的是,他不想一直窝在小镇上…… 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 「发展……发展……」孙立国口中不停重复着这个词。 「咚咚——」传来敲门声。 「进来。」孙立国背对着门口。 戴着眼镜的年轻人走进办公室:「主任,大营村李哲来了。」 孙立国转过身:「他有啥事?」 「他没说干啥,只是说要拜访您。」 「行,你让他进来吧。」虽然搞不清对方的来意,但好歹算是熟人,不好不见。 没多久,李哲拎着一个编织袋进了办公室:「孙哥,没打扰您工作吧?」 「李老弟这是说啥话?快坐。」孙立国倒了一杯茶水递给李哲,「冻坏了吧?喝点热茶暖和暖和。今儿个找我有啥事?」 茶太烫,李哲没下口,双手捧着杯子当暖手:「我今儿个是特意给您送东西来了。」 「给我送东西?」孙立国愣了,不年不节的,不知道李哲整的哪一出? 李哲将编织袋放到桌子上,打开袋口露出菠菜和黄瓜。 孙立国瞪大了眼睛,将菠菜和黄瓜捧出来放到桌子上:「这是你大棚里产的?」 「是,就是您上次去大棚考察见的那茬黄瓜。」 孙立国搓搓黄瓜的毛刺儿,直接咬了一口:「嘎吱脆!这黄瓜真水灵,比夏天的黄瓜还好吃。老弟,没想到你真成功了!」 李哲纠正道:「孙哥,是咱们成功了。要是没有您审批的贷款,大棚绝对建不起来,这里面有您一半的功劳。」 「也有我的功劳?」孙立国愣了片刻,仿佛想通了什麽,「李老弟,你跟我好好说说,大棚能产多少黄瓜?卖多少钱?」 「现在具体产量还不好说,应该不会比露天的黄瓜少。出售价格在5块钱以上。」 「这麽贵?这黄瓜都卖到哪儿去了?我咋没听说过?」 「都卖去京城了,全聚德丶东来顺丶萃华楼……过段时间您就听说了。生意刚稳定,我就来给您报喜了。」 「好好好!今年能收回大棚的本钱吗?」 「可以。」 孙立国乐呵呵地嘀咕:「发展……这不就是发展吗?」 他原本对冬暖大棚没报太大信心,大棚不是个新鲜东西,对农业种植有一定帮助,比如说早育苗丶延期收,但通常也就是半个月左右,像李哲这种半地下厚土墙的大棚,还是第一次见。 李哲的成功给他带来了新希望。要是冬暖大棚能在他推动下形成规模,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就感,更是职业发展的新契机。虽说这些为时尚早,至少有盼头了。 「老弟,恭喜你啊,你现在可是苦尽甘来了。就等着挣大钱了。」 「哎……」李哲叹息一声,摆手,「现在也难,一样发愁。」 「咋的了?遇上啥难事了?」 「蔬菜供不应求。」 孙立国笑了,指着李哲调侃,「老弟,我算看明白了,你今儿个是来跟我显摆的。」 「真不是。京城有三家全聚德,我只联系了一家供货,您猜为啥?」李哲神色凝重,继续说,「那两家我压根不敢惊动,黄瓜总共种了不到两亩,产量跟不上,人家找上门,咱手里没货,那不是招人恨嘛。」 孙立国摸着下巴,「老弟,听你的意思还想扩建大棚?」 「是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咱信用社还能不能放款……」 换做以前,孙立国未必这麽上心,但现在他也希望冬暖大棚能发展起来,「你现在已经贷了一万二,我就算帮你申请提额,也增加不了多少。不过,你要是能以集体的名义贷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和全聚德丶东来顺这些国营餐厅的供货合同,可作为收入稳定性证明,也能提升授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