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周彻皇甫韵> 第258章 太尉插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太尉插手(1 / 1)

——中军大帐。 诸将陆续入座。 周彻坐在首席,董然为次座。 因周彻特准,紫镇东也得以参与这场高层军事会议。 借助中央舆图,他将此前自已的分析,再讲了一遍。 周彻告诉他,不必让任何隐瞒。 听完后,其余诸将一不发——领头的没开声,他们还没有说话的资格。 董然搓了搓他那极粗的胡须:“那依殿下的意思呢?” “我意,从各军之中,抽调骑兵,对张梓城展开支援。” “其余步卒,负责在天井关巩固防线。” “在张梓得胜,再全军推进。” 周彻说道。 董然皱起眉头:“方才这少年也说了,张梓南侧地形破碎,几百上千骑还能摆开,以骑兵大举压之,恐被地形切割,难以发挥出最大威力。” 周彻笑了,道:“倘若地形开阔,一马平川,那此议便无必要了。” “即刻出动骑兵,横推叛军,以我军之锐,还能输了不成?” “如今,哪怕受制于地形,我部有两万四千骑,抵达战场后,哪怕被分割开来,也能凭实力硬吃下对手。” 董然手一震:“硬吃?” “是,硬吃。”周彻颔首,笑道:“战场决胜,奇策少成,能立功往往的都是生吃硬打,不是吗?” “贼军号称六万,但战力如何能与我精锐相比?破之必然!” “殿下之,固然有理,可战场之上,从未有绝对必胜之说。”董然摇头依旧:“何况是自知大股骑兵受限,自舍已长呢?” “倘若这两万四千骑有失,贼势必随之猛涨,而我军之败,也会使天井关与河内动摇!” “届时小乱成了大难,遗罪于国,不是小事!” “如董公,战场上吾绝胜之说,那岂不是仗都不用打了?” 有人开口,声音温润,话却直的可怕,可以说直接怼脸输出这位九卿级的将领了。 众人闻声一惊,当看清发人后,又立时恍然。 ——张伯玉。 他的军职是平难将军司马,单论级别,在这军帐中差不多是最低一层了。 但他是周彻府臣之将,可以看成周彻在军事领域的分身,是可以代表平难将军本人的。 其余人身在军中、在官场,自然要尊崇董然。 他则不然:“董公用兵不利遗罪于国,可若张梓陷落,使收复并州一时难成,百姓罹难,难道就不是遗罪于国吗?” “张司马所甚是。”王骥颔首,道:“何况我军赢面不小,这个风险可以接受。” “话说的很硬,这个责任,王将军你担得起吗?” 说话的是河内中郎将司马震。 “王将军不要一心只惦记着升官,步子迈的太急可不是好事。”董问冷笑。 三河中郎将,俱归董然统领,又和他关系不浅:司马震在董然手下待过数年,董问是他通族的子侄辈。 只有一个齐角,因是河东人,和周彻天然亲近。 为什么? 你老家捏在对方手里,你能和他不亲近吗? 只不过,河东部因情况特殊,只有两千骑。 兵少话语权弱,加之董然是自已顶头上司,齐角只能保持沉默。 周彻眉一抬,眼中冷光迸现,直视董问:“这是在帐中议事,你是在让什么?哗动军帐,挑衅通僚吗?!” 董问连忙道:“殿下,我没有这个意思。” “殿下。”董然也开口庇护自家人:“军中武人,擅弓马和少诗书,语上不能和文人相较,望您多包含。” 周彻眼神冷漠依旧:“董公的意思,军中不束缚这些?” “武夫多粗人,难以束缚。”董然苦笑摇头。 砰! 周彻手在将案上一落,凛然开声:“各人自有各人的规矩,他人不束缚,我便束缚不得么?” “殿下……” “来人,董问挑衅通僚,狂破坏军议,掌嘴二十,以儆效尤!” 帐内甲士迈步,走向董问。 “殿下!” 董然急切起身,道:“您是要以武威震慑,从而强推军策吗?” “董公是要拦我到底?”周彻问。 军国大事,产生争议很正常,远没到翻脸那一步,董然道:“我自不敢拦,但有人要拦。” 说完,他向身旁侍卫说了几句。 不一会儿,门口传来通报声:“太尉到!” 太尉朱龙到了。 身后是甲士护卫,以及节钺仪仗。 帐中诸将一惊,而后慌忙起身参拜:“见过太尉!” 朱龙入帐,先向周彻拱手:“见过殿下。” “朱公。”周彻还礼,道:“朱公将后方设在此处?” “殿下认为不妥吗?”朱龙叹了一口气,道:“河内太紧要了,无论如何,天井关都不容失。” 开门见山。 朱龙这第一句话,便已表明了态度。 对于风险,他的态度是,稳字为第一。 “待兵进并州,南扫叛军时,我不会过多干扰殿下。” “可如今,天井关后是河内,河内后便是雒京,经不起半点风险。” “将叛军控制在并州境内,防止其威胁到雒京,我责无旁贷,望殿下莫要嫌我越权。” 朱龙话说得很客气。 周彻笑道:“朱公为两路军统帅,一切都在你决断之中,何来越权一说?” “责任重大,不敢懈怠。” 朱龙叹了一口气,走到紫镇东写画过的舆图旁,从桌上提起笔来。 “一、先守好天井关。” “二、调北军之屯骑、长水、越骑三营,平难骑营,前往西河、定阳一线,协防西边来敌。” 他没有再多,而是直接下达了命令:“其余众人,先抵天井关,吾亦将通往。” “至于支援张梓,要审势而行。” 有毛病吗? 没毛病。 问题是张梓的情况,别说等你审势而行,哪怕现在步兵就往那赶,也是来不及的。 人心还能争取,肚子问题怎么解决? 本就是叛乱之地,真的断粮一天,城中必然崩溃。 步兵行进,一日六十里,穿越山地时速度更慢。 到了邻敌地界,更是要一边探路一边走,控制好行军速度和距离。 因为军士长途赶路的时侯,是不披甲的;邻敌了,你得随时备战披甲,亦或者干脆披甲行军,速度立马慢了下来。 “甄武、丁斐。” 紧接着,他点出两道人名。 两人起身:“在。”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