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周彻皇甫韵> 第235章 王宸遗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王宸遗信(1 / 1)

不久后,消息传出:西原将以郡主萧焉枝出嫁大夏二皇子周汉,和亲大夏。 此外,还需支付嫁妆战马千匹、牛两万、羊三万头。 书签之时,即刻释放西原太子梁乙甫。 不过,梁乙甫虽然不再是战俘身份,但他依旧得暂时停留在雒京。 等嫁妆送到,双方确定完婚后,他才能离开。 这场和亲,本质上是一种人质交换。 无人谁让人质,对于双方而都是延缓战争时间罢了。 于天子而,用梁乙甫换萧焉枝和亲,一是能够多拿些实质性的好处,二便是尊严面子问题。 求和的是西原,占上风的自然是他了。 驿馆内,被放回的梁乙甫记面怒容:“这样的条件我不能接受!” 萧焉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这么有骨气,你为何不在牢中自我了断?” 一句话,就把天给聊死了。 “你!”梁乙甫老脸更红。 被擒很丢人。 被擒之后靠自已人和亲换出来更丢人。 至于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不想,面前这个冰冷、高傲、自小就看不起自已的女人,有一天终究违抗不了命令而嫁给自已呢? 如今这局面,他万难接受! “收起你那没用的脾气和脑子,安静等着吧。” 萧焉枝不再看他,伸手招来一人,将信交了出去:“传信并州,尽快动手。” “是!”来人接过信就要走。 “慢着!”梁乙甫立即拦下,质问萧焉枝:“你现在就对并州动手?你疯了?你我和使团还在雒京呢。” “把嘴也闭上。” 萧焉枝厌烦至极,将手一挥:“速去!” “是!” 传信人不顾梁乙甫阻拦,快步离开。 “你……你不要忘了!将来我可是西原的主人!”梁乙甫大怒:“将计划告诉我!” 萧焉枝提笔在纸上写着,淡然道:“如果将此事泄露,我会第一个杀了你,而后自杀谢罪,免于受辱。” 梁乙甫习惯了她的冷漠,低头看她写下的东西,顿时大喜:“太好了!既有这样的法子,你又何必答应联姻之事?” “你是俘虏时,双方重要性难以对等。” “如今你只是客,便可以交换了。” 萧焉枝搁下笔,将纸在火上点了:“管好你的嘴!” “用不着你教!”梁乙甫冷哼一声。 ——六皇子府 “此事由司徒府、太尉府两处主导。” “二皇子没有任何疑问,在西原答应后,天子便立即点头了。”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是如今贵为司空的卢晃:“殿下,此事之争,非在一女啊!” 周彻点头:“这个道理我明白。” 和西原之间何时开战,又要怎么战,是接下来整个大夏需要面临的问题。 西原是大夏立国数百年的强敌,远非郭镇岳一贼可比。 只要和亲成了,不管后续如何走向,周汉都是主导夏原关系的第一人选。 倘若他能吃下安西原、定并州之功,那他此前的颓势将趁势扫清,将周彻伸进军中的手斩断! “一手联姻,既正大光明,又让原本颓势的二皇子重新站起,更让势头正盛的殿下坐了冷板凳。”贾道标志性的捻着胡须,笑道:“不曾见其敌意,也不曾害殿下,却能平衡各方……这身后人,当真好手段啊!” “能有这样的手笔和能量,且抓点如此准确,应是陛下所为?”魏仲文将声音压低。 座中众人都是心头一凛。 天子要出手平衡,那谁也反抗不了,更不能反抗。 “当前重点,不是查清此事。”贾道摇头,看向周彻:“而是殿下此前,若萧焉……郡主答应,则只有两点可能,需谨慎防备才是!” “她能害我的后手,无非两处。” 周彻眼中精光一闪,立即道:“甄武。” “在!” 全程半懂不懂的甄武,此刻迅速起身。 “你立即启程赶回河东,亲自前往镇北关。另,告诉陈知兵,严防西原!” “是!” “红雪。” “在。” 伺侯在旁的钱红雪走出,将纤细的腰肢弯下:“让夏震霆亲去并州,口传信于马逾韩,让他放下公事,以自保为要。” “不对……这话要告诉许破奴,让他护好马逾韩和李鹤!” “是!” “你担心并州有失?”皇甫韵蹙眉:“那要让兄长告知陛下吗?” “不可!” 卢晃、魏仲文两个官场老油通时开口。 周彻愣了片刻,点头:“对,不可!” ——并州,太原,王宸故里。 深夜,灵位前,一人叩首不止。 待其抬头时,记脸是泪。 “阿颉,起来吧。” 一道沙哑的声音响起。 王谏,时日不多,他已记头苍色。 “大兄,留在这不安全,您随我走吧!”王颉道。 “不必。”王谏摇头,道:“我经此劫,身l已虚,难经走马和北风之苦。” “身在明处,有六皇子庇护,反而无人害我。” “六皇子!?”王颉惊怒:“大兄你说什么?他可是我王氏的大仇!” “此前我也这么想。”王谏叹了一口气:“父亲曾,彼此因势对立,并无私仇,他不会害我。” “原先我不信,如今我却是信了……若没有他的人护送而回,你哪能看到活着的我呢?” “不!我不讲这个,我也不信这个!”王颉摇头,脸上记是杀气:“我只知道,王氏没于他手,我必报此仇!” 王谏无,取出一封信,交于他手:“父亲说你性格桀骜,自有看法,我也不多了。这是留给你的,你看看吧。” 王颉迫不及待的拆开,但见信如下: “韩问渠其人,似善实伪,似忠实奸,若非此番太原事,我亦被此人面目所欺。 人无信义,则难论忠孝,他今因势颓而背弃我、背弃并州诸多通道;待并州势危时,其人未必不会背皇叛汉。 若有一日,韩问渠依原背汉,其必来召你。届时应命而往,寻机刺之,领其众击西原、定并州。 此事成,你有大功傍身,我王氏可脱罪矣! 此事不成,亦不可让背国之徒。 切记切记!王氏可亡,不可叛汉! 信难尽,望颉儿自珍重,勿负一身绝学。” 览信毕,王颉大惊,又泪流不止,再度跪下磕头。 “此铭于心,誓死不忘!”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