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公婆婆的询问,玲珑也是知无不。 就连小江家里那哥姐也都提了下。 听说小江哥哥姐姐家有那么些不靠谱,曾瑜夫妻俩自然忧心。 也就是听说小江老母亲还算靠谱时才得到些安慰。 闺女这谈对象,那肯定是奔着结婚去的。 小江这个人条件吧,他们觉得还行。 小伙自己不错,又是儿子手下曾经的兵,人品还是靠谱的。 现在这经济条件也凑合。 他们夫妻俩倒是没看不起个体户。 虽说嫁闺女的话,都希望未来女婿能有个稳定工作。 但稳定工作的目的不还是为了养家吗。 眼下,小江挣的,明显比普通工人干部多多了。 就算女儿将来嫁了他,也不至于受苦。 就是这家里吧,让他们有点介意。 综合下来,对小江的评价就是中等。 不算太满意,但也还凑合。 因为女儿刚刚宣布,目前肯定也是热恋中的情况,他们做父母的,不阻拦,也不会催促啥,一切先静观其变。 被两个大舅子带出去的小江,在经历了一番拷问加威胁加保证后,也终于回来了。 郑天欣担心地跑过去,压低声问。“我哥没把你咋了吧?” “没什么。”小江笑笑。 看到小江,曾瑜夫妻俩也算客气。 没遭遇反对,就已经让小江松了口气了。 他知道自己和郑天欣算不上门当户对,最害怕的就是郑家人不满意他反对这件事。 好在大家都没表示,也就是他被未来大舅哥教育了一下罢了。 这些他都能承受。 看天色不早,暖房的人就陆陆续续离开。 最后,只剩下玲珑他们一家三口。 正式搬家的第一天,郑天森可不打算回家属区住。 这边的院子,可比他们在家属区分到的大多了。 房间也更多,布置摆设也更好。 住进新家,玲珑的心情也很不一样。 家里安静了很多,聪聪在屋里看电视,他们夫妻俩就散着步把家里各处都看了一遍。 走完了,他们也没进屋,就坐在屋檐下,看夜空。 工业污染没太严重,城市也还没那么多高楼大厦与灯光,玲珑看着夜空中闪亮的星星,觉得心里都清明了一些。 “喜欢看星星?”郑天森浅笑一声。 “对啊,星星多好看,赶紧多看看,以后呀,想看到就越来越不容易了。” 郑天森挑眉。“玲珑,你这意思是?” 察觉失口,玲珑一惊后赶紧转移话题。 “我想学开车,也不知道去哪能学呢。” 这会,京城市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出租车了,都是从老大哥那块进口来的小拉达轿车。 玲珑一直觉得自己出行不方便,想自己开车买车的想法从未熄灭过。 就算现在还不能私人购车,那她先学好拿到驾驶证也是有备无患吗。 她那么生硬地转了话题,郑天森又哪里会看不出来。 不过他也就是小小试探一下,妻子不愿说,他也不会追问。 他想,总有一天,他要让她心甘情愿地说出来。 “我教你。” “啊,那不太好吧,车是公家的。” “没关系,油费咱们自己出好了。” “那也行,可是你有空教我吗?”玲珑好奇。 这话,还真的把郑天森给噎住了。 他偶尔教教还行,经常教的话确实有些不现实。 “算了,我能教的时候就我教,再给你找个学车的地方吧。” “这样好。”玲珑满意点头。 就要学开车了,她还是蛮激动的,这可又是一项技能。 上辈子在刘家的时候,她可没机会学开车。 刘家后来条件变好后,倒是搬进了城住。 甚至于还有个独立的院子。 忽然想起刘家,她也想到了上辈子一些细节问题。 刘宝根从部队转业后,倒是自己折腾一些买卖,可她记得好像不太成功。 那刘家哪来的钱在城里还能买起独门独户的房子。 那房子面积可不小呢,就是她那好“养母”,也从来不缺钱的样子。 连带着她,在刘家后来那些年,吃穿上都没怎么受过苦。 往深处想想,是刘宝琴? 刘宝琴认领了她的身份,那她亲生母亲那边很有钱了。 就算猜到亲生母亲可能很富有,她也没起什么贪婪之心。 她想着,只是能和对方相认见个面。 公公也说了会帮她留意母亲的消息,然而到现在,也没人很进展。 她犹记得,上辈子,刘家阔绰起来,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期时候的事了。 所以,她要和亲人相认,还得等到那会才行是吗? 不由得她便有点伤感。 看媳妇刚因为能学车很高兴,这忽然就开始发呆,神色也变得哀伤起来。 郑天森赶紧握住她的手。“玲珑,你怎么了?” 玲珑回过神来,叹了口气。“没事,就是忽然,想起我家的事了。” 郑天森爱怜地将她揽住抱紧。 还是聪聪跑出来,说电视放完了,他们俩才进了屋。 新家的这一晚,玲珑睡得特别舒服。 新床,配得好床垫,还有心态的放松,让她一夜好眠。 郑天森还要上班,早早就起来了。 本来玲珑还要起身给他做早饭的。 他不想她辛苦,亲了她额头一下,就让她继续睡。 玲珑也没拒绝自家男人的好意,美美地又睡了一会,才爬起来。 家里变大很多,聪聪的房间都比以前大了。 聪聪上了两年幼儿园,又有玲珑的悉心教养,早已不是那个敏感又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换了新地方,住了大屋子,他也不害怕,还挺兴奋的。 玲珑做了早餐,母子俩吃完,就出去公园散步溜达。 在公园里,玲珑看到一些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年轻人,就很想笑。 之前一部国外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风靡大江南北,剧中的主人公,名叫麦克的,经常带着一副蛤蟆镜。 蛤蟆镜就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被当作了一种时尚。 只是这种时尚看在玲珑眼里,就觉得怪怪的。 当然,她也不会去批评。 就是她的衣服店,因为喇叭裤的流行,都从南边进过不少回货呢。 这玩意流行,那就好卖呀。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