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还得想法子让咱村里的小年轻,多学点本事!不能光会打猎使力气!”
林东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靠山屯崭新的模样。
李长山听得也是热血沸腾,一拍大腿:
“好!好哇!林东,就照你说的办!”
说干就干!李长山第二天就召集了全村的爷们开大会,把林东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
村民们一听要修路、扯电话线、盖大瓦房,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祖祖辈辈盼着的好事!当场就有人喊:
“村长,东子,你们指哪儿,俺们就打哪儿!要出力,俺们有的是!”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靠山屯就像一台上满发条的机器,轰隆隆运转起来。
“嗨哟——!”
李长山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肌肉在太阳底下闪着油光。
他一嗓子吼出去,身后几十个小伙子跟着齐声发力,一根粗壮的撬杠,硬生生将一块拦路的巨石给掀进了旁边的深沟。
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脊背往下淌,在滚烫的黄土地上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印子。
不远处的树荫下,村里的女人们正用大蒲扇扇着炉火,大铁锅里炖着肉,香气混着柴火味儿,一个劲儿往修路的汉子们鼻子里钻。
“加把劲儿啊!东子在县里给咱争脸面,咱可不能拖后腿!”
李长山吼得嗓子都快哑了,但眼里那股子火,比头顶的太阳还旺。
与此同时,县政府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林东独自一人,坐在长条会议桌的末端,对面是一排表情严肃的领导。
他没有讲那些宏大的规划,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小心翼翼解开。
“各位领导,这是上次咱们靠山屯山货卖出去的账本,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几本写满了数字的陈旧账本,被推到桌子中央。
一个领导随手翻了翻,眉头微微一挑。
林东趁热打铁,将另一份崭新的《发展计划书》递了过去,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省城里的大公司已经派人来看过了,点名要咱们的山货。可人家一看那条路……别说大卡车,拖拉机进去都难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里带着一丝恳切:
“东西是好东西,就差一条路把它送出去。路通了,咱们靠山屯才能活!”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几位领导互相交换着眼神,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子,都不自觉地向前倾。
这不只是一个穷山村的求助,这是一份摆在眼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
“啪!”主位上的领导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这事,特事特办!扶持款项立刻批!我亲自给建材公司和邮电局打电话!”
几天后,轰隆隆的引擎声从山外传来,
一辆接着一辆满载着水泥、沙石的大卡车,像一条钢铁长龙,碾过崎岖的山路,开进了村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