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女生频道>重生1977大时代> 第980章 陈抟睡功简化版,科研人员基础保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0章 陈抟睡功简化版,科研人员基础保健(1 / 2)

第980章 陈抟睡功简化版,科研人员基础保健药箱(二合一章)

方言向朱同志建议道:

“您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忌辛辣刺激,务必避免辣椒、萝卜干等重口味食物,比如自制的海椒拌萝卜干,防止加重体内内热。”

朱同志面露难色,改变饮食习惯谈何容易,何况他本就嗜好这类风味。

“那我该吃些什么?”他问。

方言答道:

“多摄入养阴清热的食材,建议早晚餐用山药小米粥、茯苓糕替代普通主食,日常可饮用莲子百合粥或枸杞菊茶,以滋阴降火,减轻体内火邪。”

朱同志又问:

“什么是燥热食物?”

“例如辣炒咸菜罐头、辣子鸡、麻婆豆腐、辣椒回锅肉等,”方言解释道,“总之,食用后易让人上火的菜肴,都属于燥热食物。”

一旁的邓同志补了一句:

“就是你老家那类口味。”

朱同志无奈摸了摸后移的发际线,最终点头应下。

方言提笔将这些注意事项记录在医案中,又叮嘱道:

“另外,每天至少保证 6小时睡眠,避免长期熬夜。您之前每天仅睡 4小时甚至更少,这对身体负荷极大。”

“可我睡不着啊,”朱同志面露愁容,“即便提前上床,脑子里也全是工作,辗转难眠。”

“我会在药方中加入安神药材,”方言说,“再教您一套陈抟的睡功,若觉得有效,可推广给其他人。”

“陈抟是谁?”朱同志一愣。

方言稍感意外,但想到对方专注理科,便耐心解释:

“陈抟是北宋著名道家学者、养生家,被尊为‘陈抟老祖’,宋太宗赵光义曾赐号‘希夷先生’,并向他请教养生之道。民间称他为‘睡仙’,《宋史》记载他‘善睡,常辟谷数旬不起’。”

“苏轼在《睡轩》中写道:‘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大觉是金仙。从教世路风波恶,贺监犹能道故园。’便是化用了他的典故。”

“他独创‘蛰龙法’睡功,强调睡眠需与天地阴阳相合,认为‘睡者,道之用神也’,主张通过睡眠修养心神,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

“总之其实也没说的那么玄,你就当是个睡觉的功夫好了,能够让你快速的进入睡眠的状态。”

朱同志听到后,点了点头。

心里已经在想着,方言如果要让他念什么经,他就当做没听到好了。

结果他就听到方言说道:

“陈抟的睡功,被后人道医简化过,已经是非常好学了。”

朱同志说道:

“只要不教我念咒就行。”

方言哭笑不得,自己倒是想知道怎么念咒,但是奈何这是真传,就连袁青山都不会。

方言对着他说道:

“您睡前的四十分钟,最好了就什么书都别看了,工作上的事情也别想了,制造一个宁静的氛围。”

“把床铺铺平整,枕头高度以您自己“一拳树立”为宜,差不多就是十到十五厘米的样子,贴合颈椎自然曲度。”

朱同志点点头:

“嗯,然后呢?”

方言说道:

“然后身体放松,卧姿任选,这个侧卧和仰卧,有两种姿势,初学建议侧卧。”

“比如右侧卧,就是微曲双腿左腿轻迭于右腿上,右手掌心托腮,左手自然放于左髋部,全身呈“弓形”,如胎儿蜷缩状,放松腰腹,左侧卧就是反过来。”

朱同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挺好记的。

接着一旁的邓同志问道:

“那仰卧呢?我喜欢仰卧该怎么躺?”

方言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说道:

“那就平躺,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脚尖自然外展;双手掌心向上,放于身体两侧,离躯干约 10厘米,呈“大字型”,舒展胸腔。”

邓同志点了点头。

默默的记了下来。

方言继续说道:

“然后姿势摆好了,就到核心功法了,这里是呼吸和意念引导。”

“分别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息法,闭眼后,专注于自然呼吸,默数吸气与呼气的次数,从 1数到 10,循环往复。”

“如果杂念浮现,比如工作事项,不必强迫驱赶,只需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呼吸,如同“观云聚散”般淡然。”

朱同志说道:

“有点意思哈……有点像是之前有个外国人教我的冥想。”

方言说道:

“这个数息法是降心火的。”

“接着就是踵息法这是引肾水的。”

“肾水?”朱同志好奇的问道。

方言说:

“肾水其实就是肾阴,说白了就是咱们身体里维持生命的‘保命水’,负责滋润全身。中医讲肾是‘水脏’,管着藏精、长骨头长髓,头发好不好也归它管。”

“你掉头发就是因为这‘水’不够了,养不住头发。而且这水要是不足,还管不住心火,就容易心慌、睡觉老做梦。”

朱同志一下子明白过来:

“原来这么回事!快说说下一步咋做,我记着呢!”

方言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讲:

“你就这么想啊,吸气的时候,气从鼻子进去,经过胸口沉到小肚子,然后慢慢往脚底板走,就像泉水渗进泥里一样,慢慢的、稳稳的。呼气的时候,感觉全身的‘浊气’从脚底板排出去,就当是把一天的累都‘踩’进地底下了。呼吸别着急,怎么舒服怎么来,尽量慢一点,一分钟大概五六次就行……吸气时肚子轻轻鼓起来,呼气时慢慢收回去,别憋着气。”

“完了呢,就开始放松身体,从脑袋开始,心里念叨‘前额放松……眼周放松……下巴放松……’,然后顺着脖子、肩膀、胳膊、肚子、后背、腿,一直到脚底板,就像拿温水从上到下冲澡一样,把紧张的地方都冲开。”

“最后想象自己躺在云彩上或者水边,身子轻飘飘的,心里什么也不想,特平静。”

朱同志和邓同志都在心里默默跟着过了一遍流程,就听方言接着说:

“要是做完这些还没睡着,也别着急,就保持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别硬逼着自己睡,有时候越不想睡反而就睡着了。”

“要是半夜醒了,也别慌,接着从头数呼吸、沉气,多来几次就又能睡着了。”

“嗯,明白了!”朱同志说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行了,我再给您开个方子,然后给你们做个正骨。”

听到这话,两人都一怔,朱同志问道:

“正骨?我们骨头没问题啊?”

方言回应道:

“中医强调“形神一体”,身体结构与脏腑功能互为影响。”

“我们认为骨骼结构失衡会压迫经络,导致气血运行受阻,长期伏案工作、或者是固定姿势,很容易引发颈肩腰背肌肉紧张,正骨可矫正微小关节错位,缓解肌肉僵硬,使气血顺畅运行至头部和脏腑。”

“朱同志您的肝郁化火,在中医中与“肝主筋”也密切相关。”

“肝气郁结会引起筋缩、肌肉挛急,正骨能通过松解筋骨间接疏解肝郁,辅助平息心火。”

“还有,骨骼结构正位后,脏腑位置恢复自然状态,药力更易直达病所。”

“例如:调整腰椎可增强肾区气血循环,辅助滋阴补肾药材发挥生发固本之效。”

听到这里的时候,邓同志说道:

“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这个人是个整体!就像是咱们那个收录机一样,明明是里面零件松了,但是我们一拍外头的壳子,他就能用了。”

“……”方言无语。

不过该说不说,他这个比喻还有那么点对味儿。

另外,刚才一边说,也一边开朱同志的药方。

根据之前收集到的那些信息,治疗原则应该是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疏肝健脾。

因此,方言开的药方中需要包含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的成分。

同时,考虑到朱同志有便秘的问题,需要适当加入润肠通便的药物,但避免使用苦寒泻下的药物以免伤阴。

所以治法是:滋肾水以涵肝木,清心火以安神明,疏肝郁以调气机。

方言的方剂按照这个逻辑就开了出来,并且写好了作用,毕竟还要给其他的人检查,必须写清楚:

生地黄15,滋肾阴、清虚热(针对阴虚火旺,舌红少苔)

北沙参12,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改善口苦、便秘)

麦冬9,清心除烦,养阴润燥(缓解心悸、失眠)

玄参9,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制约心得安引发的虚热)

黄连3,清心泻火,直折亢阳(针对舌尖红、脉促)

酸枣仁15,养血安神,敛汗生津(改善多梦、早醒)

柏子仁12,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替代乳果治便秘)

柴胡6,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缓解肝郁化火)

白芍12,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协同柴胡疏肝不伤阴)

茯苓9,健脾宁心,利水渗湿(配合山药小米粥强化脾胃)

制何首乌30,补肝肾,乌须发(针对脱发核心病机)

火麻仁9,润燥滑肠,滋阴通便(替代乳果治标又治本)

煎煮方法:

先煎制何首乌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

火麻仁捣碎后下,最后10分钟加入。

服用时间:

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

方言开的药方主要把握两个核心:

滋阴为主,清热为辅。

用生地黄、北沙参、麦冬补心、肝、肾的阴虚,三管齐下。

黄连只放3克,专门清心火,又不会伤胃(朱同志舌头中间黄但舌苔少,说明胃也虚)。

加玄参平衡黄连的苦寒,避免清热时伤了阴液。

此外,安神、通便、护发一起调:

酸枣仁能治失眠,柏子仁既能通便又能养心,两者搭配,一个“收”心神,一个“通”肠道,还不会像西药那样伤阴。

火麻仁能润肠通便,还能滋养毛囊,改善脱发。

另外疏肝也要护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