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女生频道>重生1977大时代> 第977章 两弹元勋,不要蛮干啊!(二合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7章 两弹元勋,不要蛮干啊!(二合一章(2 / 2)

“没有。”

方言写好后,想了下,又问道:

“大便成型吗?什么颜色?”

邓同志说道:

“不成型,但是也不是稀的,也不算便秘,颜色不知道。”

“明白……”方言点了点头。

又问到:

“每天大便次数呢?”

邓同志说道:

“一两次吧,我尽量控制上厕所的次数,研究还挺忙的。”

方言写好记录后,又问到:

“您吃的什么药能给我瞧瞧吗?”

邓同志说道:

“我没带上身,不过我记得那个叫……左旋咪唑还有胃舒平。”

说罢他还补充了一句:

“左旋咪唑是打虫的。”

方言说道:

“嗯,我知道,它是抑制蛔虫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虫体能量代谢受阻而麻痹的,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作用。”

“除驱虫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

“另外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是中和胃酸缓解胃痛的,属于是抗酸药,看来西医是认为你吃打虫药引起胃酸过多了。”

听到方言的话,邓同志有些惊讶的说道:

“你还会西医呢?”

方言笑着说道:

“对常见的药物懂一些。”

邓同志恍然:

“哦,原来如此……”

方言对他说道:

“对了,你张开嘴我看看舌头。”

邓同志闻言,张开嘴把舌头吐出来,让方言观察。

方言看到舌质红,苔薄白。

然后方言又对着他说道:

“手拿上来,我把下脉。”

邓同志配合方言,把手放在了桌子上,方言开始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诊脉。

主要是他不知道,现在的邓同志还有没有其他什么问题,把脉就格外仔细。

现在学了这么多诊脉的手法,还有古籍医术,方言虽然还没有达到诊脉就能把全身所有问题都一下看清楚,但是基本也能摸个七七八八的。

方言检查一番后,左右手都是脉细弦。

面色正常,体型稍微有些消瘦。

方言接着又离开座位来到邓同志身边,对着他说道:

“我按下您身上,痛的话,你就给我说。”

“好!”邓同志点点头,靠在椅子上,解开自己中山装,露出里面的衬衫,等着方言按下。

方言试探性的在好几个地方按下后,都没有发现问题,这才开始按下他的上腹部,这时候他说道:

“这里有感觉了!”

方言问道:

“只是一个点,还是一片?”

邓同志说道:

“一大片!整个上腹部都有轻微的压痛感!”

说完还在上腹部比划了一圈。

“整个?”方言问道。

“嗯。”邓同志点了点头。

然后他也有些紧张的问道:

“这是什么情况?”

方言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

“您这胃部胀痛是否伴有一种灼热感?”

邓同志一怔,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有点吧……你这突然问我,我自己也不太确定了。”

方言说道:

“那就是不太明显,对吧?”

邓同志点头:

“嗯,应该是不明显。”

方言又问到:

“这个疼痛是否随您情绪波动加重呢?就是越烦越感觉痛的厉害!”

“会!”邓同志点头。

方言听到后,在医案上写道:肝气犯胃。

接下来方言又问道:

“那食用油腻食物后症状是否加剧?”

“我吃的很清淡。”邓同志回应到。

“……”方言无语,但是点了点头。

想了下又问到:

“空腹时饮用温水能否缓解症状呢?”

邓同志摇摇头:

“痛起来的时候,根本不敢喝水。”

方言又问到:

“早上起床的时候除了累,还会感觉口苦明显吗?”

邓同志点头:

“有这感觉!”

方言又在医案笔记上写上:胆热上扰。

方言又问:

“近期工作很忙是吗?”

邓同志点头:

“忙!特别忙!”

方言点点头,写上了:肝郁致病诱因。

接下来方言又问了,每天工作时长,吃不吃腌制熏制食品,还有睡眠质量,运动习惯。

总之在邓同志看来,方言比他看过的所有中医西医都要麻烦。

简直就像是要把他全身检查一遍似的。

接着,方言迅速进入辨证状态。

邓同志主诉胃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疲倦,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既往有蛔虫感染史,虽用驱虫药及抗酸药,疗效却不理想。

从症状看,疼痛集中于胃脘,且随情绪波动加重,此为典型“肝气犯胃”表现。舌红提示有热象,苔薄白说明湿邪不重;脉细弦则契合肝郁脾虚病机。结合其在中物院高压工作环境,肝气郁结日久,横逆犯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司,进而引发诸症。

这并非方言主观臆断——根据此前接触的同批次科研人员诊疗结果,肝郁气滞是他们的共性问题。目前需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同时需完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驱虫药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抗酸药虽暂时缓解症状,却未能根治肝胃不和的根本病机。此外,虽核辐射尚未发生,但考虑到其未来职业暴露风险,可在处方中酌加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提前干预。

看到方言一直都没说话,一旁的朱同志站到了方言身后,看到了他写的那些医案笔记。

都是刚才和邓同志对话里获取到的内容。

就在他要问的时候,方言已经再次唰唰的写了起来。

邓同志看了看站在方言背后的朱同志,又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我这问题很大?”

方言停下笔,说道:

“哦,不太大,但是有发展成其他病的可能,我还需要考虑下怎么给您开药才行。”

“哦……”听到这话,邓同志他微微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也来到了方言身后,看着方言写起了东西来。

他看到方言对他的病机演变分析写着:

蛔虫感染(外邪),驱虫伤正(药物副作用),肝郁化火(情志压力),横逆犯胃,脾失健运,气血两虚。

看着这一堆毛病,邓同志张了张嘴,所谓的不太大,好像也还是挺大的。

方言这时候停下笔,看着站在自己左右的两位说道:

“不用紧张,真没事儿。”

邓同志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看看……就看看你到底是怎么开药的。”

方言也只好让他们看了。

接着他写道:

结合邓同志的症状、舌脉及病机分析,辨证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兼气血两虚,治疗需以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和胃止痛、益气养血为核心。

写完后,方言就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柴胡 12: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肝郁主药。

香附 9、川芎 9: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缓解两胁胀痛。

黄连 6、吴茱萸 3:黄连清泻肝胃之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两药配伍辛开苦降,止胃痛、嗳气。

白芍 15、甘草 6:缓急止痛,柔肝护胃,缓解胃脘痉挛性疼痛。

茯苓 15、白术 12:健脾益气,运化水湿,改善食欲不振、疲倦。

陈皮 9、半夏 9:和胃降逆,止呕化湿,减轻腹胀、嗳气。

当归 12、丹参 15:养血活血,改善气血两虚,丹参兼具抗氧化作用。

黄芪 20: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防止免疫功能下降。

延胡索 12、川楝子 9(金铃子散):增强行气止痛之力,缓解痛势剧烈或灼热感。

煅瓦楞子 30(先煎):制酸止痛,替代胃舒平的抗酸作用,避免长期使用西药损伤脾胃。

黄芩 9、竹茹 12:清泻胆火,和胃止呕,改善晨起口苦、胃热上冲。

枸杞子 12、女贞子 12:滋补肝肾,,减轻对肝肾精血的耗伤。

写道最后方言有顿了顿,加了个:

绞股蓝 15、灵芝孢子粉 6(冲服)。

看到这里,邓同志提醒到:

“诶,这个怎么没写作用?”

方言之所以没写,就是因为这两味药在现代研究显示,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及抗辐射作用,方言是实在想不到办法才加进去的,之前其实已经加了黄芪增强免疫力,但是他知道不够,所以又加了这个进去。

方言说道:

“这两个可以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不过是冲服才行,不能拿去开水里,温度一高就没效果了。”

方言也没撒谎,这两药确实是这个作用。

接着方言又说道:

“你们容易生病就是抵抗力太低了,回头我再给你们弄点增强抵抗力的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到:

“另外你们上班也得注意,不要一上头就……就蛮干……其实很多问题,也不用赶那一天两天的进度!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眼前这位可就是为了第一手数据,啥防护都没做,遭到了辐射。

邓同志闻言,有些莫名其妙,解释道:

“方大夫,科学工作是严谨的,我们从来不蛮干!”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