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女生频道>重生1977大时代> 第973章 两片一瓶茅台的片仔癀,研究生班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3章 两片一瓶茅台的片仔癀,研究生班报(1 / 2)

第973章 两片一瓶茅台的片仔癀,研究生班报名(为盟主【瓜瓜鬼】加更)

方言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说道:

“你张开嘴,我看看舌头。”

那小孩儿看了一眼他大哥。

麦先生对他说道:

“看我干什么?按照大夫说的做!”

孩子只好照做,张开嘴把自己的舌头伸出来让方言观察。

这个舌头就很有意思了,比一般的舌头看起来要小不少。

虽然和他的年龄有关系,但是他这个比例来看,在中医里属于是舌体瘦小。

而且舌质红,苔干白。

方言这会儿基本上已经确定对方是什么问题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方言还是让他伸出手来把左右手的脉也都摸清楚了。

脉沉弦滑。

加上他干干瘦瘦的样子,方言终于得出了结论。

“他确实病了。”方言松开孩子的手腕,转向麦先生。

对方脸色骤变:“什么病?”

“在我们中医里管这个病娇叫‘食亦’,它最早记载于《素问》这本书上。”方言解释道。

顿了顿,方言又继续说道:

“这个病的特点是吃得多却长不胖。”

“《素问气厥论》说‘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食亦’;《素问奇病论》也提到,过食肥甘厚味,会导致内热积聚,最终发展成消渴。”

“这是肠胃与胆腑存在燥热,导致食物精微无法正常输布。”

“胆热煎熬津液、胃火炽盛共同作用下,形成“消谷善饥“的病理状态,他虽大量进食,但营养被异常代谢消耗,无法滋养身体。”

说罢方言补充道:

“说白了病根在肠胃和胆腑燥热,得及时清热润燥,要不然会成西医说的尿病。”

麦先生前面的没怎么听懂,但是后面的“尿病”三个字他听懂了。

他对着方言问道:

“尿病那不是成年人才会得嘛?”

方言解释道:

“不止是成年人,一些未成年人也会因为遗传,或者是饮食原因成为尿病人。”

说完方言已经开始开起了方子。

生石膏45、知母12、甘草6、陈仓米30、石斛15、天粉15、士茵陈15、天冬15、佩兰10。

李正吉他们一看,好家伙,居然还是白虎汤?

虽然和刚才白贤的有些区别,但是主体核心还是白虎汤。

开好之后,方言又对着麦先生说道:

“接下来他按照这个方子喝药就行了,但是避免油炸,辛辣,甜腻的食物,减少高热量的零食摄入,吃东西最好是点百合粥,银耳莲子羹,这些润燥的食物,只要照着做,大概三五天的样子,他的便秘,口干,这些情况就会消失。”

“等喝到不再那么想吃东西后,就改成八味地黄丸,他阴虚较重,待热邪消退后就要转入滋阴阶段。”

麦先生好奇的问道:

“不用住院?”

“嗯,不用住院。”方言点点头。

说罢方言撕下处方单,递给对方:

“这是处方,您收好!在医院抓好可以让酒店的帮忙煎出来。”

“上面的煎药方法也都写好了。”

麦先生接过单子,说道:

“感谢方大夫。”

方言笑着摆摆手,说道:

“不用客气。”

说还特意叮嘱道:

“不过记住啊,白虎汤属大寒之剂,长期使用会损伤脾胃,喝到不想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停,这个没什么巩固的说法,巩固是用后面的八味地黄丸。”

听到方言的话,麦先生认真的点了点头。

接着他就把药方递给了助理,让她去协和药房把药买好,连带着八味地黄丸也一起买了。

助理拿好后就直接出去了。

这时候麦先生把一个盒子递了上来,放在了方言的桌子上,并说道:

“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好带的,这个是我老家的特产……片仔癀。”

方言一看盒子里的东西,问道:

“您是福建漳州的?”

麦先生点了点头。

方言恍然。

这片仔癀是一种名贵中成药,被称为国宝名药,历史悠久,功效独特,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约 1555年),原为宫廷秘方,后因宫廷变动传入民间,由福建漳州“馨苑茶庄”(片仔癀药业前身)生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片仔癀”中的“片”指药片,“仔”为方言中“小”的意思,“癀”在中医里指热毒瘀滞所致的肿痛,故名“片仔癀”,寓意“一小片即可退癀”。

它是国家绝密级中药配方,与云南白药并列,配方及工艺受国家永久保密。

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秘密”,严禁对外公开。

方言知道片仔癀由四种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但是具体配比保密。

里面有天然麝香、天然牛黄、蛇胆、三七。

这个组方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核心,兼具消肿止痛、保肝护肝等功效。

后世因为某些人特意夸大其疗效,炒作了一段时间后,它本来就贵,炒作过后更是贵的离谱。

2.4粒片仔癀,仅相当于1瓶茅台的价格。

所以方言对这味药印象也是相当深刻。

听到这三个字,就感觉听到了钱在响。

这一盒子打开后,可真是不少。

这时候一颗片仔癀也是两块多。

就算是放在现在也要值不少钱,而且一般人还买不到这么多,因为产量有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