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0116【路总不但路子野,人脉也很广】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总部,就在中关村那边,董千秋没走几步便回公司。 陈贵良握手欢迎他回归,随即好奇打听道:「实习生再没人权,也不会被扔去打杂吧?」 董千秋解释说:「实习生过去以后,会安排进组,并配一个导师。目前那里有七个组,同时在做16个核心项目。每年招进去200多个实习生,实习生的竞争特别激烈。我进组比较晚,被一个实习生给坑了。」 陈贵良好笑道:「实习生也玩办公室政治?」 董千秋叹息说:「我也没想到啊。全组都忙得不可开交,老项目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同组实习生基本都在做老项目。」 「只有我跟另一个实习生,负责做新项目的前期文献整理。就是对学术论文丶技术报告丶行业动态等资料,做系统性的收集丶分类丶分析和提炼。」 「那个实习生骗我,说我刚进来是新人,应该跟大家搞好关系。让我去给组员们端茶倒水,趁机混个脸熟,以后相处才更融洽。我还真就信了他的鬼话,抢着帮大家干不必要的杂活,像个溜须拍马的灰孙子一样!」 「结果呢?他跑去导师那里打我小报告,说我办事磨磨蹭蹭只想着偷懒,而且到处给人端茶倒水拍马屁。还偷偷粉碎掉我整理的一些文献资料,我甚至怀疑他多次复写防止恢复!」 陈贵良问:「你们导师不管?」 「他跟导师是校友,」董千秋郁闷道,「而且导师忙得很,没有闲工夫调查真相。他先打我的小报告,导师就相信他呗。导师还把我批评一顿,让我端正态度。我气得跟导师对骂起来。然后,导师就让我去打杂反省,工作都不给我安排了。」 陈贵良心中感慨:这位老兄,还是太年轻了啊。 完全不防备别人。 那个实习生为啥要坑董千秋? 无非是想把董千秋踢开,单独完成该项目的文献整理工作。即便后续又调来实习生帮忙,主要工作也是他做的。一来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二来如果事后写论文,可以保证论文的一作署名。 郭枫坐在旁边听完,挠头道:「大单位好复杂啊。我如果去了,肯定也会被人坑。」 董千秋说:「我是根本没往那方面想,堂堂微软亚洲研究院啊,应该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丶共同奋斗才对!」 陈贵良好笑道:「这种极品很少见的,你的运气也太差了。」 董千秋道:「其实没遇到这种事,我也有些想回来。那里的实习生太多了,而且全是高手,想脱颖而出特别难。如果不能冒头,就只能做些比较边缘的工作。一年实习期结束,肯定有所收获,但没我想像中收获那麽大。大部分实习生,都是混一篇论文就走人。」 陈贵良安慰道:「等我们的公司做大,也创办一个研究院,到时候你来当院长。」 「我可当真了啊。」董千秋说。 「千真万确。走,腐败去!」 这是搬入新办公室的第一次聚餐,跑来帮忙的朋友也一起去。 大冬天的,正好吃京城火锅。 一路吹着冷风,吴梦问道:「都12月了,京城怎麽还不下雪啊?」 邓陈附和:「就是,我还等着看雪呢。」 敖彦莀说:「去年这个时候已经下雪了。」 来自南方的大一新生们,对京城的第一场雪盼了好久。 老天爷就是不下! 「谁要去看《天下无贼》?」 「学校附近有电影院吗?」 「开学这麽久,你还没看过电影?」 「没有啊。」 「我等着看《功夫》,周星驰好久没拍新片了。」 「……」 从下雪聊到电影,众人说笑着来到火锅店。 铜火锅。 啤酒也让店家热了一下,陈贵良举杯道:「今天公司终于有像样的办公室了,感谢各位同学过来帮忙,也感谢兄弟姐妹这些日子的操劳。敬大家一杯!」 「祝陈总财源广进。」 「祝我们的公司生意兴隆。」 「乾杯!」 几杯酒下肚,敖彦莀拿出相机:「我给大家拍几张。」 边关月靠向陈贵良,比出一个剪刀手。 郭枫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比出手枪,挨着下巴摆出007经典造型。 董千秋对着镜头憨笑。 众人动作表情各异,都在此刻定格下来。 一顿火锅吃完,小夥伴们醉了大半,互相搀扶着回宿舍。 陈贵良则是带着边关月去酒店。 边关月今晚也喝了不少,洗完澡酒劲也没散去,脸蛋红彤彤的跟陈贵良抱着。 说好了圣诞节再做……浪漫的事,肯定不能反悔,但可以尝试别的花样。 一番腻歪之后,边关月趴在陈贵良怀里:「我们学校也发起了校花评选。」 「你排第几?」陈贵良问。 边关月笑道:「嘻嘻,暂时第一。不过投票人数很少,校内网在我们学校还不流行。」 陈贵良道:「已经不少了,我专门看过数据,你们学校有一千多用户。而且都是最初的七个人,发邀请码自然裂变出来的。校花评选能加速注册,估计到圣诞节能变成三四千。」 「我们学校就一万多人,估计有电脑的拢共才三四千。」边关月说。 陈贵良说:「没电脑也可以注册。」 「也对,」边关月又问,「过年你回不回老家?」 陈贵良道:「公司走不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边关月说:「那我留下来陪你。」 「明年过年,我陪你去看外公外婆。」陈贵良说。 「嗯。」边关月开心一笑。 「睡吧。」 「我要抱着你睡。」 …… 新的一周,陈贵良又又又又逃课了。 《英语》百分之百挂科,他进大学就没背过单词,而且隔三差五逃英语课。 主要是不想学这玩意儿。 至于其他课程,挂不挂科得看缘分。 在李寻欢的不断催稿之下,陈贵良的码字速度加快不少。 因为李寻欢已经开始宣传了。 这家伙确实人脉了得,韩韩丶郭小四丶宁财神丶邢育森丶安妮宝贝丶今何在丶蔡骏……等一堆知名作家,同时在博客上宣传《明朝那些事儿》。 瞬间引起无数网友和媒体关注。 李寻欢趁机透露消息给几家报纸,说他已经签下这本书,而且给出史无前例的版税分成。还说陈贵良的校内网,被风投估价500万美元却不接受投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从各种角度报导。 多家出版社对此表示抗议,他们主动联系报纸,说李寻欢正在毁掉出版行业。给保底15%的阶梯分成,根本就没有利润空间。而且,《明朝那些事儿》根本不值这个价! 线上线下,吵得特别热闹。 …… 此时的博客影响力,你可以代入十多年后的微博。 韩韩忙着赛车,《长安乱》出版之后,就没怎麽在网上冒过泡。 他毫无徵兆的更新博客,内容却只有一段话:最近发现一本好书,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天涯论坛丶榕树下等网站都有连载。 好敷衍。 明摆着被迫营业。 评论区说什麽的都有。 「哇,韩少终于露面了。」 「你收钱帮忙做宣传是吧?简直莫名其妙。」 「韩少推荐的书肯定不错,我马上就去看看。」 「什麽乱七八糟的?今天已经有好几个作家推荐这本书。」 「我刚去看了一章,确实很有趣。」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韩韩和郭小四竟然宣传同一本书。」 「……」 相较于韩韩的敷衍,郭小四非常给李寻欢面子,博客文章足足写了七八百字。 而且,郭小四的博客评论区,清一色的「马上去看」丶「肯定是好书」丶「小四好有眼光」。 在众多作家的宣传下,大量网友涌入天涯论坛的《明朝那些事儿》连载贴。 而长期混迹天涯论坛的网友,也因为这个动静,下意识的点开帖子看小说,想知道这玩意儿为啥能火。 然后,就吵起来了。 「哇,作者知识好渊博,肯定是历史专业的。」 「加油更新。」 「怎麽还不更新?」 「这种小学生文笔,也好意思写历史科普作品?」 「我觉得挺好呀。让我看《明史》肯定读不下去,这本《明朝那些事儿》我看得津津有味,算是恶补了一下明朝历史。」 「太垃圾了。元末起义的诱因很多,作者几句话就略过,一看就是个外行。」 「楼上的,你厉害你写一本出来。长篇大论谁看啊,就该这样写才有意思。」 「我是初中生,我认为写得很好。作者加油!」 「有些人就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喜欢看这本书的,肯定初中都没毕业。」 「……」 天涯论坛其实还好,开喷的网友不到两成。 北大BBS才闹得欢,因为北大学生懂历史的更多。尤其是历史专业的,直接把《明朝那些事儿》评价为儿童读物。 当然,喜欢的也不少,理科生对此的评价普遍更高。因为他们没时间学正史,这本书在消遣之馀就能获得基础历史知识。 都炒作到这个程度了,李寻欢还不满意,打电话问陈贵良:「你们学校,有没有《明史》方面的权威专家?」 陈贵良说:「大陆和宝岛各有一套系统整理的《明实录》,北大版本被公认校勘更为精审。北大版《明实录》的两位主要校勘者,目前都还在本校教书。其中一位,下学期会给元培班讲课。」 「能请他们为《明朝那些事儿》作序吗?他们作序,就能让很多批评者闭嘴,」李寻欢说着又笑起来,「当然,也可能引起更大争议。但不管哪种结果,都有利于我们卖书。」 陈贵良道:「我试试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