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都市言情>重启人生最新章节 - 王梓钧 - 格格党> 第107章 0104【悄悄搞了个大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0104【悄悄搞了个大的】(1 / 1)

第107章 0104【悄悄搞了个大的】 一个微胖女生站起来,问道:「陈贵良,你能给我们讲一下创业过程吗?」 这位女同学陈贵良有印象,好像姓梁,元培班的团支书,某省文科高考状元。 具体叫什麽名字,陈贵良却是忘了。 「对啊,你仔细讲讲,班上只你有经验。」又一个男生附和道。 「讲讲,快讲讲!」 越来越多人催促。 大家对其他小组的同学太陌生了,除了班干部之外,也就认识陈贵良的人最多。今天聚在一起没啥好聊的,倒是有同学开公司更具话题性。 「说说吧。」陈贵良的辅导员龙翔终于开口。 陈贵良微笑道:「那我就大致讲讲。」 「我是个农村孩子,以前也没见过几个钱。考上北大时奖励了几万块,写东西也赚了点稿费。这些钱闲着也是闲着,就想能不能做什麽生意。」 「正好呢,我又比较喜欢看《三国演义》,想着把里面的人物做成卡牌游戏。但我没有开公司的经验,就请教了师兄师姐们,其中就包括辅导员龙师兄。」 「于是我就麻着胆子,去北大科技园试试,结果真通过了孵化器项目审核。」 团支书梁玉婷又问:「北大科技园和孵化器项目是什麽?」 其他同学也都竖起耳朵,他们的关注点集中于教授丶课程和社团,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北大有什麽科技园。 陈贵良介绍道:「北大科技园创立于12年前,由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运营,这是家北大的全资子公司。一直到2000年,都还属于初创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比如隔壁的太平洋大厦,就是北大科技园公司参与开发的。」 「哇!」 一阵惊叹声响起,他们经常看到太平洋大厦,却没想到北大科技园也在里面有股份。 陈贵良继续说:「三年前,北大科技园被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再加上前面九年的积累,资金变得更加充裕。于是,又在两年前成立孵化器公司,专门扶持北大师生丶校友以及京城海归的创业项目。」 「这两年都在大搞基建,许多设施即将竣工。我运气比较好,因为那些房子快修好了嘛,科技园把重心转移到孵化项目上。扶持力度变得更大,入驻科技园名额变得更多,所以审核也比以前容易得多。」 「我是先做好了商业计划书,通过项目审核之后,由科技园方便帮我办各种执照。当然,也要交一定的代办手续费。」 「我不建议大家现在就创业。一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二是我自己心里都没底,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了。」 又有男生问:「你的项目,只是卖这种卡牌游戏?」 这人陈贵良认识,理科班的学习委员曾常高。记忆力超变态那个,蒋君来为了跟他较劲才选20门课。 陈贵良说:「实体卡牌游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还要推出相应的网路游戏。目前正在做了,下周就要请人来给游戏角色配音。」 「如果游戏推广得好,我还打算搞线下高校卡牌竞技大赛。先把京城各大高校组织起来,接着再慢慢推向全国。如果每个高校,都有一个跟三国杀相关的社团就更好。」 众人一听,更加佩服。 这些计划可比单独卖卡牌宏伟得多,难怪能成为北大科技园的孵化项目。 不谈别的,只说在京城各大高校创立三国杀社团,组织起京城高校线下竞技大赛。这个设想如果能够落实,陈贵良肯定成为名人,无论去京城哪所大学都会受学生追捧。 元培班的学生们很难想像陈贵良能赚多少,他们更直观的感受是陈贵良在各大高校会有多出名。 甚至有人幻想,如果我那麽出名,找女朋友还不轻轻松松? 14位大三辅导员都没说话,而是互相用眼神和表情交流。他们已被这一系列计划震撼到了! 当然,计划听起来很美好,能不能实现却是另一回事。 一切都以三国杀能火爆为前提。 那麽,三国杀能火吗? 「陈贵良,你来教大家怎麽玩吧。边玩边聊。」七组的辅导员师姐说道。 元培班此刻在未名湖畔的空地聚会,许多人直接就坐在地上,讲究点的也只在屁股下面垫本书。 师兄师姐们围过来,陈贵良当即讲解基本规则。 讲完之后,他让辅导员们先围着,自己又去自行车上取来第二套。 于是,16个人分别玩起两桌三国杀,剩下的就在旁边围观闲聊。更多同学挤不过来,就打散了跨小组交流,聊着乱七八糟的话题。 只玩了几局,玩牌的和看牌的,都觉得三国杀能火。 因为他们已经上瘾了! 「陈贵良,你这卡牌哪里有卖?」有个男生等不及轮流上场,想要直接去再买一套。 陈贵良露出笑容:「附近的便利店就有,30块钱一套。」 那男生随便扶起一辆自行车,也不知是元培班哪个同学的座驾,一溜烟儿的就蹬车远去不见踪影。 「不错啊,陈总,这麽快就有生意了。」某女生开玩笑道,还给陈贵良起了个「陈总」外号。 陈贵良说:「全靠同学们帮衬。」 对门寝室的邓陈赞叹道:「全班现在就你最牛逼,一不留神都成大老板了。我听云帆说,你还成了袁教授的入门弟子。」 「袁教授是谁?」有个理科男生问。 云帆解释:「北大国学研究院的院长。」 「我靠!」 附近好几个男生爆了粗口,女生们则是发出惊叹。 妈的,做生意就不说了,教授也那麽喜欢他? 陈贵良道:「以讹传讹,我哪里是什麽入门弟子?只是平时可以去请教袁教授。」 九组的辅导员师姐问:「那你去请教了没有?」 「下周再去。」陈贵良得整理一下材料。 乾巴巴的跑去,没有任何意义,无法给袁教授留下深刻印象。 「那你得抓紧了。」 「对,不要错过好机会。只要跟袁教授搞好关系,保研肯定没问题!」 「我以前听过袁教授的课,他最喜欢陶渊明的诗。你不是会写诗吗?写一首跟陶渊明风格相近的,拿去请袁教授斧正。不需要写得多好,能逗老爷子开心就行。」 「……」 师哥师姐们,纷纷给陈贵良出主意。 陈贵良从善如流,谁说话他都表示接受,至于照不照做则另说。 今天的元培班聚会,对于陈贵良而言非常圆满。 辅导员外加全班同学,彻彻底底把他给记住,而且印象极为深刻。 傍晚回宿舍,继续码字,尽量多写点《明朝那些事儿》。 周末白天,陈贵良又跑去推广三国杀,而且直接杀向南边的人大校园——清华那边,敖师姐带着两个同学在跑。 转眼到了周一,陈贵良通过查找全校课表,得知袁教授在教另一门课。 他把自己的课上完,立即冲出教室,骑自行车狂蹬,正好看到袁教授从理教楼走出。 「袁教授!」陈贵良冲过去喊。 袁教授已经把他忘了,只当是有学生在问候,微笑着点头回应。 陈贵良说:「我是04级元培班的陈贵良。上次您授课的时候,说我如果有什麽问题,可以去您的办公室请教。」 袁教授这才想起来:「是你啊,一起走吧。」 陈贵良拍拍自行车后座,开玩笑道:「要不我带你?」 袁教授一怔,继而哈哈大笑:「好,我也很久没坐自行车了。」 陈贵良:「……」 刚刚听完袁教授讲课的学生,此刻大都从理教楼走出来。他们就跟见鬼一样,看到袁教授坐上自行车,被一个学生骑车载着远去。 什麽情况? 也不怕把老爷子摔着! 陈贵良骑车路过之处,引来阵阵侧目。不只是学生,就连许多老师都愕然当场。 「就在前面。」 「行嘞,您坐稳了,我马上靠边停车。」 袁教授小心翼翼下车,看着陈贵良将五把锁依次锁上,忍不住问:「这是怕被人偷?」 陈贵良郁闷道:「别提了。上次听完您讲课,出理教楼一看,自行车原地失踪了。」 「那怪我。」袁教授笑道。 一老一少走进办公室。 袁教授要去给茶杯续水,陈贵良把一篇论文拿出来:「袁教授,您坐下读论文吧,续水的事情交给我。」 袁教授没有拒绝,坐在椅子上,戴上眼镜看论文。 这篇论文,就是关于《滕王阁序》注解错误的。以前曾在《萌芽》刊登过,但不是以论文的形式。 现在,陈贵良将其改为论文格式,而且还在北大图书馆,找到更多书籍作为证据。 论文标题变得更委婉,用的是「商榷」二字,没直接说教科书错了。 当然,英文部分也没有,陈贵良懒得浪费精力。 袁教授只看完摘要,表情就严肃起来,认认真真往后面翻。 他恰好是下一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领衔主编! 而且,去年一月份就已经「上任」。 但袁教授没那个时间和精力,仅仅挂名而已。执行主编是另外两人,整个编写团队共有十多人,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高校。 陈贵良给茶杯续水之后,安静站在旁边。 终于,袁教授抬头说:「陈贵良是吧?」 「对。」陈贵良回应。 袁教授赞扬道:「有质疑精神是很好的,你以后应该继续保持。这篇论文,我会转交给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新版教材,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会采用。」 「那我就先告辞了。」陈贵良鞠躬道。 袁教授说:「给你留一个我的电话,下次不必再到教学楼来堵我。」 陈贵良保存电话号码闪人。 袁教授拿起钢笔,在陈贵良那篇论文上,写下自己的评价:「资料详实,论据充分,可供编写组同仁参考。」 这事儿到此为止,不会有谁外传。 —— (感谢国王陛下的盟主打赏。) (求月票,杀穿前面的关关公子,只差一点点了。超过他就又四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