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都市言情>重启人生最新章节 - 王梓钧 - 格格党> 86【少女情怀总是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6【少女情怀总是诗】(1 / 1)

在市里和县里折腾完,陈贵良又回到村里折腾。 如果没有那天的敲锣打鼓,陈贵良完全不用摆酒请客。但消息既然已经传开,还来那麽多人庆祝,不请村民吃一顿就说不过去了。 菜品挺丰盛的,没想靠礼金赚钱。 事后一算帐,还倒赔了几百块。 爸妈和奶奶特别高兴,因为村里人都说着讨喜话,他们现在是全村数一不数二的人家。 在村里摆完酒,终于消停下来,陈贵良安心在家读《明史》。 期间还进了一趟城,给自家和外婆家买空调。 太热啦! 各大报纸,又在给陈贵良涨名气。 上次几十家媒体过来,严校长给记者们留了电话,现在直接打电话就能采访。 严校长跟各报记者通话时,一边又一遍重复道:「陈贵良这个学生,是非常有天赋的。他中考成绩就名列全市前茅,高中成绩虽然一度下降,但那是因为沉迷于文学丶历史和哲学书籍。他是留守儿童,家境比较贫困,为了买书情愿饿肚子。」 「最严重的时候,陈贵良的成绩掉到二本线以下。他痛定思痛,把课外书全都卖了,一心一意冲刺高考,随时随地都在学习。皇天不负苦心人,陈贵良同学的高三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终于在高考时,超过了北大投档线8分!」 从严校长嘴里说出的「投档线」,到记者笔下就变成「录取线」。 于是乎,一篇篇报导出炉。 而且,挂科退学的韩韩,又被记者翻出来鞭尸,成了衬托陈贵良的反面教材。 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陈贵良比各省状元更引人关注。 因为这事儿很有话题性,一个被北大特招的学生,居然凭实力也能读北大! …… 傍晚。 月亮升起,星星露头。 家里有空调也舍不得用,父母和奶奶端着板凳和蒲扇,去大树下跟邻居们聊天乘凉。 陈贵良则搬了两条长凳,在自家院坝里摆开凉栈,点上蚊香躺在夜空下看星星。 过了晚八点,一阵微风吹来,带走些许暑气。 河对岸的山野笼罩在夜色中,隐约能看到废弃码头的巍峨牌坊。月光和星斗映照着玉带般的小河,河风吹得白杨树叶和竹林沙沙作响。 虫鸣蛙叫,此起彼伏,却让夜晚显得更加宁静。 远处的大树下,人们不知聊到什麽趣事,时而爆发出一阵欢笑。 稻谷快要熟了,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收割,隐隐间似乎可以闻到稻香。 陈贵良望着灿烂星空,整个人的精神彻底放空,仿佛能与天地万物交流,自己已经跟大自然融为一体。 霎那间,陈贵良想起张孝祥那句词: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日子,真是悠闲惬意啊。 然后,电话响了。 「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边关月说。 陈贵良道:「你到底报的哪个学校?神神秘秘的。」 边关月道:「之前拿不准。我爸花钱请来一个专家,把京城的学校都认真分析了一遍。专家说,最好是报首经贸,这学校再过几年就要变一本了。」 「什麽专业?」陈贵良问。 边关月说:「行政管理。」 陈贵良道:「嗯……也算不错,挺适合你的。」 边关月道:「首经贸今年的本科专业,有28%是一本,有72%是二本。经济丶金融丶保险丶国际贸易这些热门专业,全都必须过一本线。二本专业我就看上了两个,行政管理和传播学,但专家说肯定很多人抢着报。嘻嘻,有惊无险,还好我被录了。」 「恭喜你,」陈贵良由衷祝贺,「那专家说得不错,再过几年,首经贸铁定升一本。」 边关月问:「北大什麽时候开学?」 陈贵良说:「8月19号新生报到,22号开始军训。」 「首经贸也差不多,一起坐飞机去吧,」边关月开玩笑道,「你现在肯定很有钱,又是稿费,又是高考奖金。」 陈贵良道:「还记着买衣服欠你的一千块钱呢?」 「当然记得啊,你可不许赖帐,」边关月说着就感慨起来,「当时我们认识还没多久,转眼都要读大学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陈贵良问:「秦始皇的信物你没弄丢吧?」 「哼,早就弄丢了,才不稀罕你的破石头。」边关月的语气,也不知是撒娇还是傲娇。 陈贵良笑道:「那你的损失可就大了。」 两人不着边际的聊着,边关月鬼使神差来一句:「你知道我的小名吗?」 「梭边边(遇事退缩丶逃避责任)?」陈贵良逗趣道。 边关月佯怒:「你才梭边边!家里的长辈都叫我关关。」 陈贵良专业捧哏:「为什麽不叫边边或者月月?」 边关月解释说:「我家本来就姓边,自然没人喊边边。另外,我有个亲戚的小名叫月月。爷爷奶奶就喊我关关,慢慢就成了我的小名,就连外公外婆也这麽叫我。」 「我还是觉得梭边边更好听。」陈贵良说。 边关月再次重申:「不准叫梭边边,那是我小学同学乱起的外号!」 陈贵良知道边关月的意思,无非是让他今后喊小名。 但他就要逗一逗。 男人都是幼稚鬼! 「关关。」 「嗯。」 …… 接下来几天,陈贵良陆陆续续接到一些电话。 徐海波顺利被川大录取,这个情况倒是没什麽变化。 谢扬却完全改变了。 另一个时空,谢扬险过二本线,跑去葫芦岛读书。 这一个时空,谢扬被陈贵良刺激到,时不时认真学习几天,最后一个月彻底定心复习。 他最终考出二本中游偏上的成绩,选择去杭电读会计。 这个学校刚刚改名,以前被戏称为「杭电工」,给人感觉是接电线丶换电表的。今年改成杭城电子科技大学,一下子就有逼格了,填志愿时还比较抢手。 班长李锐被人大录取,也去京城读书。 王思雨走的三本院校。 李玉林和汪瑜双宿双飞,全都跑去山城读二本。李玉林还在电话里说,他打算大学毕业就跟汪瑜结婚。 祝他们一切顺利吧。 文理分班之前,跟陈贵良关系很好的,但选择理科后就很少联系的范俊飞,也不知从哪儿要来陈贵良的手机号打电话。 这货去了哈工大。 就很离谱,他打游戏比谢扬还疯,又跟陈贵良一起看文学书籍。到了高三才闭关苦读,莫名其妙就考上哈工大。 陈贵良的人缘是真不错,陆陆续续给他打电话的有30多人。 多数是文科班的同学,也有一些读理科班的高一老同学。 八月中旬,边关月回到县城,陪外公外婆住几天,然后跟陈贵良一起去京城。 她还想叫上吴梦和李锐,但这两人选择坐火车。 …… 离家的前一天。 姚兰往行李箱疯狂塞东西。 「妈,你塞香辣酱干什麽?」陈贵良哭笑不得。 姚兰说道:「去了京城,吃不到这口味。」 「真不用。」陈贵良说。 姚兰仔细想想,不情不愿的把几瓶香辣酱拿出来。 奶奶正在捡鸡蛋去煮,陈贵良连忙说:「煮两三个就行,我拿去机场吃。」 陈兴华问:「真不用我们送?」 陈贵良道:「送出村就行,没必要送去车站。你们还是留在家里打谷子吧。」 稻谷已经熟了。 次日,二叔和外公一家也来送行,但都没把陈贵良送出村。 因为老爸喊来村里跑摩的,陈贵良直接坐摩托车去长途客运站。 「我走了。再见!」陈贵良朝众人挥手。 「喵~~」 熊猫儿居然也跟来。 摩托车渐行渐远,陈贵良回头望去,只能看到一点黑影。 莫名有些伤感。 …… 「我刚在客运站外面下车。」 「我在候车大厅,车票帮你买好了。」 「好,我马上过去。」 候车大厅,坐着好几人。 除了陈贵良,还有表叔丶表婶丶陶雪和杨宇辉。 「杨哥一直留守?」陈贵良问道。 杨宇辉说:「我这边继续搞私服和工作室,顺便帮钢哥处理网吧。等网吧卖得差不多了,就去杭城跟钢哥会师。」 陈贵良又问冯涛:「表叔不过去吗?」 冯涛没什麽野心:「留在老家也挺好。钢哥在电脑店80%的股份,答应分阶段转让给我,我努力赚钱把店铺买下来。」 陈贵良没劝,个人选择,劝也没用。 陶雪闷着头没说话,或许是临近别离,她有些活泼不起来。 沉默许久,陶雪拿出一盘磁带:「周杰伦的《七里香》,我刚买的。很好听,送给你。」 「谢谢,」陈贵良说道,「你也要努力。」 陶雪立下誓言说:「我要考北大。到时候,你还是学长,我还是学妹!」 陈贵良哈哈一笑:「加油。」 他没当回事,北大又不是说上就能上的。 就在此时,杨宇辉惊呼:「嚯,大美女!」 边关月拖着行李箱走过来,朝着他们几个招手。 陈贵良也是眼前一亮,边关月今天特地化了妆,更加显得明艳动人丶不可方物。 比许多女明星还漂亮。 陶雪瞬间自卑,感觉陈贵良即将离自己越来越远。 直至长途大巴就快发车了,陶雪才扭扭捏捏掏出一副手套,眼眶红润似乎要掉泪:「学长,我不占你便宜了,不喊你大侄子了。我……我没学多久,打毛线的技术不好,你如果不喜欢就别戴。」 技术确实挺糟糕,针眼织得歪歪扭扭,两只手套连大小都不一样。 却是陶雪亲手一针针织出来的。 陈贵良郑重收下,拍着她的头顶说:「做长辈可不能哭,雪姨笑一个。」 陶雪噘着嘴:「不要拍我头,会变傻的,我本来就不聪明。」 边关月抬头看着车站墙壁上的时钟,只当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麽。 她打算到了冬天,也给陈贵良织一副手套! 算了,织围巾吧,省得他难选。 售票员已在催促,边关月拖起行李箱就走。 陶雪给陈贵良说了再见,又挥手喊道:「学姐再见。」 边关月转身微笑:「学妹再见。」 陶雪看着他们去大巴车放行李,看着大巴车缓缓启动,看着大巴车渐渐运去……她的眼眶又红了,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杨宇辉竖起大拇指,低声说道:「两个美女,你侄子牛逼!」 —— (好像有双倍月票?弱弱的求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