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都市言情>重启人生最新章节 - 王梓钧 - 格格党> 0079【同学录?校内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79【同学录?校内网!】(1 / 1)

黑板上,某天出现了高考百日倒计时。 陈贵良复习得不再那麽疯狂,该吃吃,该睡睡,把作息时间调整过来。 英语单词,是真不想背啊! 但每天还是给自己定下15个单词的记忆量。周末不记新单词,只复习这一周的成果。 陈贵良不疯,边关月却疯了。 她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学声乐。别说高中知识点,就连初中知识都不牢靠。高三突然放弃艺考,努力学习文化课,一模勉强上二本已是极限。 现在陈贵良的分数那麽高,而且还要进北大,边关月没来由感到心慌。 一模之后,边关月都不怎麽跟陈贵良交流了。 她平时坐在教室里,不是在看书做题,就是趴桌上打盹儿,每天差不多要学十四个小时。 班上还有更狠的,一天学十六个小时! 「保持大脑清醒,比一味学习更重要,」陈贵良找机会劝道,「你一天十多个小时,持续几天之后,脑子都成浆糊了。」 边关月说:「还行。我课间和午自习,会趴着睡一会儿。」 「感觉如何?」陈贵良问。 边关月说:「每天都有提高。吴梦特别厉害,教了我一套学习方法,思路变得比以前清晰多了。」 吴梦的一模成绩全市第一。 她跟市二中的某个男生轮流第一,其他人再努力也只能考第三。 班长李锐则起伏较大,最好成绩全市第三,最差成绩全市第九。反正也是学霸。 陈贵良陪边关月聊了几句,便回自己座位复习。 这段时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懒得再管报纸舆论。 只在室友键政夜谈时,得知一些时事新闻,比如阿扁被人打了一枪。 《萌芽》倒是又汇来一笔稿费,却是美伊战争爆发一周年,全球数万人进行抗议游行。藉此机会,《萌芽》打算在下一期,刊登陈贵良那篇《讨美利坚侵伊檄》。 挺会蹭热点的。 诺基亚铃声响起,陶成钢打来的,估计是从陶雪那里,得知陈贵良刚办的手机号。 「贵良,恭喜你读北大。」陶成钢第一句话就说。 陈贵良道:「得过一本线才行,八字还只有一撇呢。」 「考一本对你来说很轻松,」陶成钢又聊了几句,「我在杭城开游戏公司了。」 「杭城?」陈贵良颇为意外。 陶成钢说道:「我以前在杭城工作过,对这里比较熟,而且认识几个老朋友。斯达康的中国总部也在杭城,如果以后没钱了,方便找老东家拉投资。」 陈贵良问道:「公司现在什麽情况?」 「刚刚拿到执照,叫百炼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陶成钢说道,「拉了两个合伙人,都是以前搞私服的技术牛人。游戏开发团队暂定为十八人,另外还招了两个打杂的。」 陈贵良笑道:「恭喜恭喜,财源广进。」 陶成钢说:「我暂时只投了几十万进去,以后再慢慢卖网吧筹钱。那两个合伙人也有投资,他们各占30%的股份,并且同意我以后继续注资。你的股份,算在我那份里,哪天你来签字,再单独划到你名下。具体多少,签字时面谈。」 「到时候再说吧。」陈贵良真没想去掺和。 等陶成钢陆续卖掉网吧,再往公司追加投资,肯定稀释合伙人股份,最终完成对公司的绝对控股。 陈贵良如果掺和进去,也就一个四号小股东而已。 如果今后斯达康再投资,鬼知道会把股权构成变啥样子。 顺带一提,盛大的新游戏《英雄年代》即将上线。 由于盛大高层,对这个游戏干涉过度,研发过程中就爆发激烈矛盾。临近公测又不给太多资源,导致项目团队离心离德,想要集体跳槽离开盛大,已经在跟史老板私下接触了。 …… 三月底,放假一天,陈贵良回了趟家。 他在村里居然也成了名人,《龙都新闻播报》那档节目,在农村的收视率也极高。 根本不用陈贵良自己宣扬,全村都知道他「保送」北大。 「哟,大学生回来了!」 「贵良,北大跟川大哪个更好?」 「等你毕业了,怕不是要分配去当干部。」 「贵良,要变城市户口罗。」 「……」 村民对于北大的理解五花八门,有时候说话让人哭笑不得,但不妨碍他们知道北大很牛逼。 二婶的态度更是180度大转弯,每次买肉都多买一些,必给陈贵良家端一盘过去。 「娘娘,我回来了。」 陈贵良喊了一声,奶奶还没回应,小猫就先窜出来。 「喵~~」 「一边去。」 奶奶在自留地里忙活,提着镰刀回来说:「你妈老汉儿(父母)种苞谷去了。」 「他们没有租厂房养兔子?」陈贵良问。 奶奶说道:「七八年没回来,田(水田)倒是有人愿意种,土(旱地)一大半都撂荒了。上个月忙着种谷插秧,这个月又要开荒种苞谷。哪有时间去养兔子?」 陈贵良家的土地,跟其他村民差不多,三分之一是水田,三分之二是旱地(大部分是山地)。 旱地送给别人都不要,几年下来已板结长草,重新开垦能把人累得半死。 好在数量不多。 村民分到的土地,水田旱地加起来,人均只有大约1.5亩。 东北和西北地区,动辄人均几十上百亩地,这对川南农民而言是无法想像的。他们还以为全国农民都只有一两亩地。 天色尽黑,父母终于回来。 陈兴华一回家就躺下,已经累得直不起腰。 母亲姚兰欣喜问道:「良良,你真要读北大?」 「肯定能读。」陈贵良在父母面前说话不再含糊。 陈兴华趟床上说:「上个星期,你爷爷办生摆酒,你大爷爷丶麽爷爷丶姑公姑婆都来了。他们专门问起你是不是保送北大。你钟表叔也来了一趟。」 父亲的语气,带着三份兴奋丶七分得意。 刚才他说的那些长辈,都是爷爷的城里亲戚。陈兴华打小就被区别对待,这回总算是被人正视了。 尤其是那个钟表叔,是陈兴华的表姐的二婚丈夫——某濒临倒闭盐厂的三号领导。 盐厂跟别的国企不一样,只有生产权,没有销售权和定价权。每个月生产多少,卖什麽价,卖到哪里,这些全都由上级部门规定。 员工冗馀,设备老化,市场萎缩,全市所有盐厂都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钟表叔身为领导,很少回农村探亲,这次居然也肯赏脸来吃酒。 「来就来呗,该走动也可以走动。」陈贵良说道。 他知道父亲的心思,无非是当年被歧视,现在想要找回一些尊严。 母亲姚兰却没好气道:「以前不走动,现在走啥子亲戚?你那些城里亲戚,就连送旧衣服过来,也是让那家人(二叔)先挑,剩下不要的才拿给我们。」 父亲不说话了。 陈贵良保持微笑。 他小的时候,确实经常穿城里亲戚的旧衣服。 如果有小孩子的旧衣,就让堂弟陈贵荣先挑,陈贵良只能捡堂弟剩下的。 如果小孩子的旧衣挑完了,就捡剩下的成年人旧衣。比如把裤腿截掉一半,小孩子还可以当阔腿裤穿。 此类旧衣服,陈贵良一直穿到初中。 现在的情况,是父亲想要跟城里亲戚走动。儿子有了出息,他去哪家串门都有面子,弥补自己童年时受的委屈。 而母亲呢? 却要跟那些城里亲戚老死不相往来。 陈贵良不知该站哪边,乾脆选择闭嘴,让父母自己协商决定。 姚兰说道:「良良,你要自己争气。以后在大城市买房子,不要再回农村。要拿大城市的户口,比你爸那些城里亲戚还更城市人!」 陈贵良哭笑不得,在母亲的言语当中,「城市人」变成了一个形容词。 「行,我以后比他们更城市人。」陈贵良笑道。 奶奶不参与讨论,默默把饭菜端上桌,然后抱着小猫看电视。 这些东西,她已经看淡了。 回家待了一夜半日,陈贵良再次前往学校。 高三考试多。 很快就要二模了,甚至已经开始写同学录。 「陈大侠,你要好好写,最好给我写首诗!」 烟二代同桌秦珊珊,把一本同学录拍在陈贵良面前。 同学录啊,好遥远的回忆。 陈贵良看着那玩意儿发呆,突然想起校内网和人人网。 校内网是哪年上线的? 或许我大学期间也可以搞一个。 「快写快写。」秦珊珊催促道。 陈贵良感觉好有趣,同学录印着各种问题,什麽「你最喜欢的颜色」丶「你最喜欢的明星」巴拉巴拉。 秦珊珊看着他把信息填完,万分期待道:「能写一首诗吗?」 陈贵良仔细构思几分钟,写道—— 《赠高中同桌秦珊珊》 书窗分墨色,笔底各云烟。 去日如洇纸,相逢字未乾。 秦珊珊张大嘴巴,一脸惊喜表情。虽然她不认识那个「洇」字,但还是觉得这首诗特别好。 「哈哈,谢啦,给你阿尔卑斯。」 秦珊珊抓给陈贵良一把糖果,又去找别的同学写同学录。 每走到一个同学面前,她就指着陈贵良的诗说:「你看,陈大侠专门写给我的。」 这可把全班同学都羡慕坏了,第二天纷纷跑去买同学录,然后塞到陈贵良面前求写诗。 当晚,秦珊珊回到家里,献宝似的把同学录拿出来。 「爸,妈,你们看陈贵良给我写的诗!我把同学录给他,几分钟就写出来了。」 秦父是菸草公司群团科(工会办)副科长,经常写各种各样的材料,看到陈贵良的诗眼前一亮:「大才子啊!」 秦母却颇为期待的问:「他是不是喜欢你啊?给你写这麽好的诗。」 秦珊珊翻了个白眼:「人家有女朋友了。」 秦父找来纸笔:「我要抄下来,明天拿给科室里的小年轻,让他们也好生学习学习。他们平时写的都什麽鬼东西?」 在父母面前显摆完毕,秦珊珊又跑去打开电脑。 她不是文青,不玩萌芽论坛,平时喜欢在天涯论坛灌水。 《保送北大的天才少年陈贵良又写新诗了!!!!》 「嘻嘻,我是陈贵良的同桌。高三快毕业了,找他写同学录,特地让他写一首诗。结果不到十分钟,陈大侠就把这首诗写出来……」 陈贵良在天涯论坛还有点名气,尤其是论坛的「舞文弄墨」板块。 「我靠,随便写首诗都这麽牛逼。」 「羡慕ing,我也想有这样的同桌。」 「哈哈,我抄走了。我是大四学生,抄来送给我同学。」 「楼主,你为什麽喊他陈大侠?」 「全年级都喊他陈大侠,他出名以前就干过很多事。去年高三年级取消计算机课……」 「果然少年意气,难怪能写出『冀以微弱之光,照彻银汉星河』这样的句子。」 「秦珊珊同学,陈贵良平时考多少分啊?」 「前段时间一模,超过一本线30分。」 「我还以为他偏科,总成绩不好呢,原来人家靠实力就能读一本。」 「小妹妹,你让陈贵良也来舞文弄墨板块吧,我们平时可以跟他交流诗歌。我是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半个月前给我的学生讲过《瀛海行》。」 「好呀,我跟他说。不过他来不来我不敢保证。」 「……」 秦珊珊上课时无精打采,泡论坛却精神奕奕,一直看帖回帖到大半夜。 陈贵良那首诗,被许多学生网友悄悄抄去,当成自己写的在同学面前装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