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都市言情>重启人生最新章节 - 王梓钧 - 格格党> 74【我来给大家上一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4【我来给大家上一课】(1 / 1)

「李君,你不去多媒体教室?」 「陈贵良讲课有屁的意思!走,我们打篮球去。」 「不好吧。都是同学,怎麽也要支持一下。」 「随便你。打篮球,打篮球,要打篮球的一起啊。」 「……」 李君抱着篮球反覆吆喝,还真有四五个男生,不去听陈贵良「讲课」,而是跟李君一起打篮球。 为了给陈贵良捧场,班主任把体育课挪过来。 高三11班的学生,可以选择自由活动,也可以选择支持陈贵良。 而其他班的学生,不管哪个年级,只要不是在上正课,都可以跑去凑热闹。 边关月跟吴梦并肩而行,低声议论。 「你知道他要讲什麽吗?」吴梦问道。 边关月摇头:「不清楚。」 「他借你的笔记本电脑做讲义,你怎麽可能不知道?」 「真不知道啊,他这几天神秘兮兮的。」 「我倒是很期待,肯定能讲出什麽新意。」 「……」 多媒体教室在实验楼,跟图书楼一样,也是严校长在任期间修建的。 实验楼里,当然有物理丶化学实验室。还有计算机教室,以及专门搞讲座丶上大课的多媒体教室。 高一丶高二年级,一直都有计算机课。 陈贵良发起签名讨要微机费那次,纯粹是因为高三年级课程紧,年级组取消了计算机课,但学校却忘记退还微机费。 可能是年级组跟财务处沟通不畅,也可能是财务处假装不知道。 更有可能,是大家都知道,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退钱需要找领导签字,走流程又比较麻烦,还有可能得罪领导,财务处乾脆选择不作声。 那笔钱应该是躺在学校帐户里,陈贵良发起联合签名的第二周,学校就非常爽快的把钱退给高三学生。 …… 高三11班的同学,在前往多媒体教室时,学校领导也正陪同媒体记者过去。 还有一些语文老师。 众人来到多媒体教室门口,就见到陈贵良站在讲台上调机器。 立即有记者掏出相机,对着陈贵良拍了几张。 学校领导当中,地理老师兼副校长锺大河,跟陈贵良是最熟悉的。他走过来问:「你自己能搞定吧?」 「没问题。」 陈贵良微笑回答,随即又试麦:「喂喂喂~~~」 那些来自大城市的记者,昨天在破路一阵颠簸,对这小县城的学校期待感很低。如今走进多媒体教室,看到学生在调设备,又感觉二中的硬体还不错。 严校长此刻非常高兴,他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展示学校软硬体。 尤其是高科技硬体,全部出自他的手笔! 下午他还安排了其他活动,比如弄一些学生进电子阅览室,然后请媒体记者去参观拍照。 领导席丶记者席很快坐满。 不多时,11班的学生也来了,全部坐到师生席。也有一些其他班级的师生,陆陆续续跑来看热闹。 陈贵良看着墙壁上的时钟,等待一阵终于发言:「尊敬的各位记者丶领导丶老师和同学,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见面,共同谈到一些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没资格给大家上课,仅提出少许个人观点。抛砖引玉,仅供诸位参考……」 说话间,陈贵良点击滑鼠,投影仪投出《滕王阁序》全文。 「《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大家想必非常熟悉。但我学习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疑惑……」 「首先应该搞懂这篇文章的题材。什麽是序?在座的哪位可以回答?」 徐海波非常给面子,当即举手。 陈贵良微笑道:「这位同学请讲。」 徐海波站起来说:「序就是前言丶引言,可以是一篇文章丶一首诗的序,也可以是一本书的序。」 「那兰亭集序呢?」陈贵良引导说。 徐海波补充道:「也可以是一次活动的序。」 「谢谢,请坐。」 陈贵良再次点击滑鼠,投影屏幕上出现序的定义。 「第一种序,是书籍或文章引言。第二种序,是某次活动的记述性文字。那麽,《滕王阁序》属于哪种呢?」 陈贵良看向记者席:「有没有记者朋友回答?」 《蓉城商报》的记者凑趣道:「两种兼有。既是为宴会活动写序,也是为自己的诗写序。」 陈贵良摇头:「几乎不可能出现两种兼有的情况。」 这位记者一怔,其他记者发出轻笑。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语文课本的注释为:『我这首诗铺陈出来,成为四韵。』即表明是在给自己的诗写序。」 「王勃真在给自己的诗写序吗?有谁听说过关于这次宴会的有趣故事?」 陈贵良看向台下。 班长李锐举手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宴会举办者是当地都督,想让自己的女婿出风头。所以其他人都不敢写,或者故意写得很烂。但王勃不懂人情世故,一篇《滕王阁序》惊艳四座。由于写得太好,都督没有生气,还夸王勃是天才。王勃当时没有功名,写文章之前没人看得起他,这篇文章写出来就出名了。」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因为具备扮猪吃虎丶装逼打脸的爽文套路。 不止学生们听过,在座记者也多数都听过。 陈贵良点击滑鼠,指着投影屏说:「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哪里我没查到。但《新唐书·王勃传》里有记载,称别人都不敢写,唯独王勃敢动笔。洪州都督气得去上厕所,每当王勃写出几句,吏员就去厕所汇报。一篇文章还没听完,都督就已直呼天才。」 「还说王勃都不用仔细构思,喝醉了就睡,睡醒了便写,不改一字而成篇。『腹稿』这个词语,就出自此典故。」 「感谢学校开放图书室,让我能查找《新唐书》。」 最后一句话,严校长听得极为受用,培养出文学天才他也有功劳。 媒体记者和学校师生,也听得津津有味,还知道了「腹稿」的典故出处。 「《新唐书》就是瞎编的!」 陈贵良猛地来一句,掷地有声。 台下众人,立即来了精神。 一个高中生,敢断言《新唐书》瞎编乱造? 只见陈贵良再次点击滑鼠:「唐代的科举和官场,跟宋明清是不同的。唐代虽然也有科举,但做官主要还是靠举荐。出身门第比科举更重要。」 「而王勃出身河东王氏,属于太原王氏的分支。《三字经》里有一句『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文中子』即王通,正是王勃的爷爷!」 「宋人编《三字经》的时候,把王勃的爷爷跟老子丶庄子丶荀子丶扬雄并列为五子。可以想像王勃的出身有多麽显赫。在注重门第的唐代,一个地方都督敢跟王勃摆脸色?」 「欧阳修在编《新唐书》时,代入的是宋代官场环境,却没有仔细考究唐代什麽情况。至少在《王勃传》这一节,《新唐书》绝对是瞎编的!」 山城晚报的记者举手说:「《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或许王通在唐代并不出名,而是在宋代才地位提升的。」 「也有可能。」 陈贵良微笑点击滑鼠,投影屏出现一串文章标题。 陈贵良说:「《王子安集》很难买到,新华书店里找不到,网络上也搜不见。上个星期,我请严校长带我去本市的川理工图书馆,有幸发现了一本1995年出版的《王子安集注》。」 「在王勃的这本文集里面,收录了四十多篇序文。其中一大半,都跟《滕王阁序》一样,是王勃在宴会时做的序。也就是说,王勃不论走到哪里,都属于明星人物,宴会作序都由他来执笔。」 「而王勃写完《滕王阁序》没两年就死了,这些序大部分都比《滕王阁序》更早。王勃早就出名了,洪州都督敢欺负他?这也能佐证《新唐书》是瞎编的。」 台下的老师和记者,已然被陈贵良说服。 因为投影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王勃的《XXX序》。那些序文标题,要麽跟宴会有关,要麽跟旅游有关,都是一大帮官员和文人在聚会。 王勃被洪州都督欺负,被在座文人歧视,肯定是假的。 《新唐书》的相关内容也是假的。 每次宴会,王勃都是酒席上最靓的仔! 陈贵良继续点击滑鼠:「王勃的这些序,很多都带着『一言均赋』,又或者『人采一字』丶『人分一字』丶『人赋一言』。后面则紧跟『四韵』丶『六韵』字眼。」 「如果按照语文教材的注解,这是他把自己的诗写完了。有必要每次都提这种废话吗?」 「我们再看唐代其他诗人的宴会序文。」 记者丶领导丶师生看向投影屏,上面列出初唐四杰的几篇序文选段。 全都有跟「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类似的词句。 很明显,这不是什麽客套话,而是宴会序文的标准格式。 陈贵良继续说:「隋唐文人聚会写诗,也要按规矩来。宴会主办者,会提前选择很多字做韵脚。参与者现场分配一个字,写诗必须跟这个字押韵。同时还要规定写多少句。」 「【一言均赋】,即每人选一个字押韵,大家一起来写诗。」 「【四韵俱成】,即所有人的诗,必须有四个韵脚,必须写出来八句。」 「这两句,是王勃在宣布写诗的规则。而不是像语文书的注解那样,说什麽我把自己的诗写好了!」 在场众人,包括学生在内,听到这里都恍然大悟。 严校长更是当场拍巴掌,引导大家一起鼓掌。 掌声结束,陈贵良继续说: 「宴会上写诗,标题也有固定格式,必须写明自己分到哪个字做韵脚。这样才方便大家评价优劣,以及判断他是否违规。」 「比如王勃的《上巳浮江宴韵得止字》,又比如宋之问的《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所以,语文课本里的《滕王阁诗》也是伪作!」 陈贵良再次抛出暴论。 不少记者已坐直身体,他们这次有新闻写了。 「为什麽《滕王阁诗》是伪作?首先它标题就不符合格式。」 「其次,《滕王阁诗》有六个韵脚,不符合《滕王阁序》给出的【四韵俱成】规则。这首诗还中途换韵了,不符合《滕王阁序》给出的【一言均赋】规则。」 陈贵良害怕在座之人看不懂,还在做PPT的时候,画圈标注了《滕王阁诗》的六个韵脚。 随即,陈贵良总结道: 「《滕王阁序》的完整标题,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表明,王勃参加的是一场送别宴。」 「最后一段的正确翻译是:我有幸受邀参加送别宴,并斗胆记录盛况丶留下赠言。至于写诗作赋的任务,就交给在座的诸位了。我冒昧写出这篇序文,分给每人一个字做韵脚,大家必须写出四韵八句诗。请诸位尽情展现你们的才华吧!」 「因此可以断定,《滕王阁序》写在开席之后丶写诗之前。相当于宴席诗会的开场白,王勃代表洪州都督给诗会定性丶宣布规则。」 陈贵良放开滑鼠,朝着台下说:「所以,语文课本对『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的注释错得离谱,导致学生对整篇文章及其创作背景都理解偏差。而且课本后面给出的《滕王阁诗》也属于伪作。」 「我建议,下次编语文教材时改一下。」 「另外,编教材的时候,肯定参考了很多工具书。那些工具书,估计也全错了。」 「我买的2002年苏省古籍出版社《古文观止》的注解是对的,我语文老师买的1988年岳麓书社《古文观止》就是错的。但是,两版《古文观止》都附录了伪诗。」 「我建议,把相关工具书也改一下!」 现场媒体记者,已经在构思新闻标题。 《天才文学少年质疑语文课本,建议教育部门修改教科书》。 《高中生引经据典,驳斥新唐书和语文教材谬误》。 《天才少年古文功底深厚,名校破格录取有何不可?》。 《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缺陷——教材编委会专家群体,为何不及一个高三学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