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
“这么小的一块芯片,这么小的计算机,居然每秒钟能运算八十万次!”看着面前从西工大协调过来的计算机,范同雨感慨地说道。
1971年,首都有线电厂生产出来了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的320机,由多个机柜组成,最小也需要150平米的机房才能放下,眼前的机器,已经可以摆放在一张桌子上了!
“这就是技术的进步啊!”范同雪在一旁说道:“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据说已经是国外主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了,我们把这款样机拆开仿制出来,产品一定能热销全国!”
两人是孪生兄弟,一起上学,一起毕业参加工作,现在都是厂子的主力工程师,范同雨接下来了这个任务之后,范同雪也就过来帮忙了。
“没错,咱们现在就拆开仿制!厂里已经通过相关部门,从国外采购了一批芯片,咱们先用进口货组装,等到4433厂搞出来了同款芯片,我们再用国产的顶上!”范同雨说着,拿起来了螺丝刀,开始拆卸主机。
“这电路板,真漂亮啊!”看着那绿油油的电路板,上面那如同印刷上去的细细的覆铜板线路,范同雨不由得赞叹了一句。
早期的电子管电路,是不需要电路板的,把各种元件装在架子上,然后把电线直接焊上去,后来,到了晶体管时代,才开始搞印刷线路板,在棕色的酚醛树脂纸基板上使用铜箔作为导体来传递信号,晶体管收音机、电视机……哪怕是首都有线电厂生产的计算机,用的也都是这种电路板。
眼前这种绿色的电路板,他们还真没见过!上面的电路细线只有一毫米的宽度,一条条细线整齐地排列到一起,看着有种现代电子工业的美感!
“咱们厂最精密的电路板,线宽至少也得三毫米,这电路,咱们怕是……生产不出来啊!”范同雪皱起来了眉头。
“没关系,咱们等比例放大就行,把这电路板塞进咱们的机柜里去,反正机柜也是现成的。”范同雨说着,拆解电路板上的螺丝,等到把整块电路板都翻转过来,大家伙看到了电路板背面那同样的如同蜘蛛网一样的密集的印刷电路。
这还是双面的!
“西工大的电路板技术,还真够先进的啊!这么窄的线宽,想要上下对准,准确打孔,可不容易啊!”范同雪倒吸了一口凉气。
“哼,哗众取宠而已,咱们做宽点,这样更可靠!”
西工大,计算机系,实习车间。
“秦亮同学,咱们已经接到了三百多台计算机的订单,这芯片……还需要你帮忙协调啊!”孟主任的目光中,满是期待。
“没问题。”秦亮点头:“等我抽空,找外国朋友给协调一批回来。不过……还是得催4433厂,赶紧把芯片给咱们山寨出来,花外汇去买,始终不是正道。”
“嗯,咱们会继续催的,只是……”孟主任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听说,738厂和4433厂,正在协商之中,他们想把4433厂造的芯片,全吃到他们的肚子里去。秦亮同学,果然被你给猜中了啊!”
秦亮笑了笑,这不难猜,某些企业的劣根性就这样。
秦亮的目光,看向正在制造的电路板,铜箔基板进行裁切、前处理、压膜、曝光、显影,几乎和制造芯片差不多了,通过这样精确的制造,在基板上,形成了蜘蛛网一样的电路,然后……就会把几层基板准确地叠加在一起,高温高压下压合到一起,形成……四层pcb板!
七十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多层电路板也迅速发展起来,高精度、高密度、细线小孔、高可靠性、低成本……关键是还能自动化连续生产。
眼前的生产,还属于手工操作的,不过在目前的东方来说,绝对是最先进的工艺!
“多亏了你带来的那些外文书籍,其中有一本是专门介绍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咱们连同电子系,一起研究了这种电路板的生产工艺,现在还只能小批量生产,等以后赚钱了,咱们盖起来系办工厂,就可以弄起来自动化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