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领导出国访问,不能乘坐自己的客机,很是遗憾,于是,航空工业系统抽调精兵强将,在魔都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大客机项目,代号运十。
当时有过很多技术路线,比如说,用轰六改,测绘国内的三叉戟等客机,不过,当时正好有一架老巴的波音707空难坠毁,技术人员对着波音707的残骸一通测绘,最后决定,按照波音707的方案来!
机翼下面吊装四台国产涡扇-8发动机,航程不小于七千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升限1.2万米……运十的研发,就此拉开了帷幕。
1976年7月,第一架运十被制造出来,不过它注定无缘上天,需要在地面上做静力试验。历史上,第二架运十会在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轰动国内外。
可惜,仅仅两年后,运十就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存在,没有人在意运十的死活,民航更是宁可去美国买波音707,也坚决不要运十。
一直坚持到了1986年,上级驳回了几千万元的油费,运十项目彻底终止,从此,东方的天空,只剩下了波音和麦道,后来又加入了空客。
至于民航系统提出的想当然的三步走的计划,也卡在了第一步上:生产麦道82客机,随着麦道被波音兼并,项目也戛然而止,跟国外联合研制,更是被国外耍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后来,c919横空出世,才算是给东方人争了一口气,不过,c919d最大起飞重量只有七十多吨,根本就没法和运十相比。
当然,对运十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支持它的,认为运十下马,让东方民航客机事业活生生的耽误了二十年,贬低它的,认为运十就是个政治工程,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大梁没有万吨液压机来压制,发动机和航电用的还是民航的备件……
而对秦亮来说,运十下马,始终是咱们东方人的一个心病,现在的运十,完全是和空客公司同步的,空客能成功,我们的运十为何就不能成功?
航电?超七项目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大堆的航电技术,就看国内的消化吸收了!
发动机?我们已经有了斯贝改款!
jt3d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八吨而已,我们的斯贝改型,已经提升到了十吨!这样推力更足,运十的起飞重量可以进一步增加,商载和航程都会增加,油耗也低,经济性会进一步增强。
还有谁敢说运十是空中楼阁,面子工程?
此时,马老已经直奔试车台,看向了试车台上那台胖了一圈的发动机。
“不错,不错,这台发动机完全可以安装到我们的运十上!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从民航借用发动机了……老吴,这种发动机,先给我们生产四台!”
吴老神色复杂:“老马,你们要是用了斯贝,那涡扇八怎么办?魔都汽附一厂,长征机械厂……他们这些涡扇八的定点生产单位,会不会有意见?”
“涡扇八要是成熟了,咱们当然可以用,现在……咱们的运十是要坐人的,可不能用不成熟的发动机!”马老说道:“咱们最近一直在为发动机发愁,原计划从民航借发动机,那边……现在不用了,咱们当年花费巨资引进的斯贝,可没有白花钱!”
马老原本在首都那边,请民航部门提供他们的备份发动机,做了很多工作,民航那边也是模棱两可,然后就听说了430厂的斯贝发动机改型进展,很是兴奋,立刻就跑来了。
此时,他的目光放在试车台的斯贝上,神采奕奕。
虽然斯贝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好歹解决了有无问题!
“这个啊,还是得多亏了秦亮同志,这风扇叶片,就是他们造的,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吴老感慨,英国人都要引进的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