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战斗机缺乏对地攻击能力,强五这种专业的攻击机航程太近,载弹量太少,轰六倒是可以,但是速度太慢,还没有自卫能力。
所以,海战结束,三机部就提出了新型飞机的设想,沈洋提出了在歼八基础上改进的歼轰八,长安提出了歼轰七的方案,洪都提出来了强六,歼轰八首先被排除,就剩下了后面两个。
陆老认为,可变后掠翼是最佳解决方案,虽然有重量大的缺陷,但是……可以接受!
“是啊,可变后掠翼是攻击机的最佳解决方案,但是……这也是有前提的,比如说,机体需要放大,如果最大起飞重量可以增加到四十吨,这样哪怕空重二十吨,翼盒重量四吨,也是可以接受的,发动机也得同步增加到两台……”
“秦亮同志,你是说……苏-24那样的?”陆老睁大了眼睛。
六十年代,老毛子嫌弃自身的战斗机性能太差,决定研制一款全新的攻击机来突破北约的火力网,苏霍伊设计局几经修改,研制出来了大名鼎鼎的苏-24战斗轰炸机。
长度22米,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两台发动机,并列双座,空重22吨,最大起飞重量44吨……这飞机造出来之后,很快就成了老毛子海空军的主力,甚至一直服役到了二十一世纪!
“没错,就是那样的。”秦亮点头:“虽然强六是基于海军的需求研发的,但是海军毕竟太穷了,买不了几架,还是得照顾空军的需求,空军最喜欢的就是并列双座的方案,两名飞行员坐一起,不管是飞行还是投弹,都有最好的视野。”
当年空军看不上飞豹,前后串列双座是个大锅,空军放弃后,海军只能靠微薄的资金来支持。
现在,强六想要搞成功,那就得重视空军的需求!
“同时,这种级别的飞机,可以装载十几吨的燃料,七八吨的弹药,航程和攻击力都有保障,我认为,基于米格-23设计的强六,不如把它来个双发放大,这样会更适合军队的需求……”
320厂的来客们都睁大了眼睛。
强六的最大载弹量,仅仅有三吨,航程其实也没高多少,还建立在纸面数据涡扇六发动机的基础上,不如来个大改!
空军可以拿它来远程奔袭,在很多场合,直接取代轰六,体型庞大的轰六,最大载弹量也不过九吨而已!海军可以拿它来对海攻击,带上四枚c801反舰导弹,只要不是航母编队,其他的都能通杀!
后世,可变后掠翼的战斗机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可变后掠翼的轰炸机,依旧称霸天空,美国佬的b-1b,老毛子的图-160,都是战略级别的,哪怕是图-22m,也被东方军迷们念叨了很多年。
现在,咱们就把苏-24级别的战斗轰炸机搞出来!
陆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亮同志,你说的这个方案很有建设性,我们会认真考虑的,多谢你的指点!”
“陆老,可别,我就是随口一说,算不上指点,您就把我当作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愣头青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