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
进入七月份,徐建国和吴秀兰把馄饨店停业两天。
全家回到乡下老家徐家村。
7月2日,星期天。
今天徐家村格外热闹,村头道路两旁杨树中间,搁十多米便挂着一个红底金字条幅。
全是镇上政府,以及徐铭上过的初中,甚至小学送来的热烈祝贺。
足足大几十张圆桌,从胡同一直摆到大路上。
黑压压全是过来吃状元宴的四邻。
徐铭则胸口戴着大红花,被二叔徐伟民领着,给长辈亲朋敬酒。
当然他是不喝的。
“打小我就说阿铭有出息,这不现在都考上状元了。”
“状元敬的酒,那可是一定要喝的。”
“咱们徐家村祖坟位置选的好啊,这么多年总算是冒青烟了。”
“建国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看到没有,以后你徐铭哥就是你的榜样,争取过几年也考个状元回来让我高兴高兴。”
……
饭桌上大家热烈攀谈着,话语中皆是对徐铭的夸奖。
以及羡慕徐建国能有一个状元儿子。
不过就是苦了,那些刚好正上高中的学生,纷纷被自家父母立下了状元目标。
平时最多听父母口头上讲别人家的孩子,这会儿那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但作为村长的徐大亮,眼下心情却不怎么好。
他儿子初中没上完便外出打工,去年挣到些钱买辆小轿车回来后,顿时觉得儿子给自己争了光,于是特意办了场宴席让村里人过来吃饭。
本以为全村都比不过自家孩子,谁曾想徐建国的儿子竟考上状元。
听说还获得市里的奖金。
今天举办状元宴,甚至连县领导都过来捧场。
并送一块‘状元之家’的牌匾。
郁闷之下只得独自喝酒,后悔当初没让孩子继续读书考大学。
“还是要上学啊。”
嘴里不断重复念叨着,看向徐铭的眼神充满羡慕。
值得一提的是,徐铭并没有在老家久待,第二天便又跟着父母回到县里。
终于把这些人情世故处理完,可以安心学习数学分析下册和高等代数的内容。
伴随对大一阶段知识逐步掌握理解,数学学科经验值也在稳定上涨。
时间来到中旬后,他和陈璐双双收到燕大的通知书。
只等八月底开学迈入新生活。
为此徐铭也给自己规划了新目标,争取在大一阶段便学完本科数学教材,好打下夯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再次提升数学学科等级为深入研究做准备。
反正都要进入燕大‘疯人院’,不发疯去学怎么能行。
当他祭出自己的十八个小时理论,相信没有啥事是完不成的。
就这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高中最漫长的假期,终于在徐铭的自律学习中接近尾声。
经过几次商议,他成功说服父母,独立乘坐火车前往燕京大学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