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师怎么样了,数据统计出来没有?”
燕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戴着眼镜的青年男子,推门走到靠窗位置。
看向电脑前女老师,脸上现出期待表情询问。
“刚忙完。”
“今年咱们学校应该有超过半数的状元,依旧是光华管理学院数量最多。”沈霞停下手上动作抬眼回答。
话音刚落又补充道:
“另外数学院这届也有六个,其中以一个叫徐铭的考生总分最高,除了英语和语文合扣九分之外,数学与综合全部都是满分。”
“好高的分数,现在考生真是越来越强了。”男老师忍不住惊呼。
“我记得拿到数竞金牌的保送生,也都全是选择报考数学科学院。”
沈霞点点头道:“这次数院国集保送的同样不少。”
她清楚记得,先前为了和箐华的招生老师抢人,可没少奔波费劲。
最终全靠自家学校数院的优势,才把大部分保送生都拐到了燕京大学,成功压过箐华大学那边一头。
男老师听到这句话,则不由一阵唏嘘。
“那么多天才扎堆数院,看来这届数学科学院的新生压力不会小喽,这‘疯人院’果然名副其实啊。”
“好在今年招生工作完成的还行,全国大部分状元都在咱们这。”
“那我先去把学校的状元专项奖学金弄一下。”男老师接过对方的话茬补充道。
说完便到对面工位坐下,开始对接工作。
因为是采取估分填报志愿,试卷还没批改完,考生便已经选好心仪的院校,这使得他们的招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靠运气,高考分数正式公布之后,才能知道有多少状元报考自家高校。
而燕京大学和箐华,每年都会在状元数量,以及保送生名额上较劲。
不过今年显然是燕大更胜一筹。
……
徐铭并不知道,自己名字正在燕大被频繁提及,他此刻坐在校长办公室沙发上,享受以后很难再有机会吃到的学校食堂饭菜。
“省报的记者在路上了,估计再有半个小就能到。”
校长孙海主动为徐铭倒杯水放到桌旁,嘴角挂着笑容又提醒一句。
“放心吧校长,我会好好宣传咱们一高的。”徐铭闻言停下手中的筷子郑重表示。
孙海顿时面露尴色。
看到自己的小心思被戳破,脸上表情虽有些不好意思却并未转移话题。
“不用特意宣传……咱们实话实说就行。”
东坪一高尽管在县内,算是一所不错的高中,为考生带来迈入本科的希望。
可若和市里中学相比的话,那教育资源则就差的多。
他作为东坪一高校长,自然希望学校更好,甚至想去燕京招聘重点大学毕业的优秀老师,将来让自家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五大学科竞赛。
眼下省报记者过来采访,正是最佳的宣传机会。
徐铭哪里会不知道校长的打算,他对于宣传自己母校可没任何抗拒。
刚想接过话茬,再回校长两句让其放心,耳旁倒率先响起对方声音。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