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逆生三重 等冯耀说完三一门的事,傅源也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冯耀。 冯耀一愣:「石室内有《悟真篇》,所以我知道这里定然是紫阳真人所留,但紫阳真人成仙后,被困于此地?」 傅源想了想,正打算说出自己曾经意志穿越时空回到大宋,所见证的一切时,冯耀又摆摆手,道:「阿源不必多说,我信你。」 一口气,给傅源梗的不上不下的。 冯耀若无其事的思索,道:「若按阿源所说,那紫阳真人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欲要借体重生,难怪会握苗助长,直接让宝宝的身体成长到最佳状态,却完全不理会宝宝的心智是否成熟。」 虽然冯耀表现的很平淡,但傅源还是能感觉到他的愤怒,道:「宝宝的心智才十岁, 以紫阳真人超脱五行之外的意志,足以轻易磨灭宝宝的意志,夺走宝宝的身体。」 冯耀点头,道:「所以他才选宝宝,而不选我,因为成年人的心智早已成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就算是超脱的仙人意志,也不一定能磨灭匹夫之意。」 傅源继续道:「而且宝宝不是炼然士,这片山谷才能主动引导宝宝行然,从而通过烈来干涉宝宝的意志,让她直接入定修行。」 冯耀思索着道:「既然这片山谷便是紫阳,那就毁掉它!」 傅源摇头:「紫阳以山谷为躯,毁掉山谷,相当于放紫阳自由。」 「那就改造它!」冯耀果断的道。 傅源想了想,道:「改造的过程中,还要融入自身意志,以意志来对抗意志,我不懂金丹之道,只能你来。」 傅源只懂得大致原理,但具体到山谷入口处每一道划痕所代表的意义,那他就抓瞎了这就相当于知道核弹的原理,但真造,却造不出来,因为所学并非这个。 冯耀才是专精这个的,而且已经把峡谷研究的差不多了,当仁不让道:「那你教我如何凝练意志!」 接下来的时间,冯耀开始传授傅源逆生三重,傅源也开始教他如何凝聚自身意志。 同时两人还在不断讨论,如何去改造这片山谷。 中间冯耀还找来了一群金丝猴,带着金丝猴在山谷内走了一遭,让不少金丝猴得了烈,开了智。 「目标多一些,反正紫阳合道,除了意志外,无法思考,说不定不小心,就钻到猴子身体里去了呢?」冯耀如是说。 傅源想了想,还真有这种可能,紫阳现在的状态,只是以意志的形态融入了这片山谷,是没有思考,想法,念头之类的东西的。 自然也无法辨认人跟猴子的区别,只是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这个过程,来借体重生。 所以只要这些猴子也踏上这个过程,自然也在紫阳的选择范围之内。 等这群猴子得后,冯耀便放任它们,直接将地下石室内的《悟真篇》给挂掉了,同时还留下了「九曲盘桓洞」五个字。 在《西游记》中,九曲盘桓洞是九灵元圣的洞府。 九灵元圣下凡,在九曲盘桓洞收了徒弟,教了本事,却导致了徒弟的死亡,也给唐僧一行增加了一场劫难。 如果西行取经是一场阴谋,那九灵元圣收徒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阴谋,也是一场劫难! 等冯耀学会凝练自身意志后,又开始对山谷入口的峡谷两侧峭壁上的划痕进行改造。 既然紫阳以山谷为躯,那他就要让这里成为一片死地! 而傅源的逆生三重,也修炼的渐入佳境了。 逆生三重,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真然充盈,化皮肉,练成之后,举手投足皆有龙虎之力。 第二重,化筋骨内脏,可以短暂的让内脏骨骼和血液一定程度的然化,成金刚不坏之体,水火不侵,刀斧莫伤,诸邪莫侵,百病不生,即便断肢亦能再生。 第三重,则是全身然化,化为先天一。 不得不说,如果人没有浊气,没有七情六欲,那逆生三重肯定是能通天的—但如果人没有七情六欲,只有清气,只有先天一无,那本身就能与天地相合,也没必要飞升了。 所以逆生三重,所谓的「化」,其实是「气化」,并非真正的逆练回先天一,而是逆练回清浊之气混杂的浩然之气! 左若彤一直维持着逆生二重,被描述成脑袋上一直顶着个球,很耗心神。 但儒家时时刻刻保持克己修身,谨言慎行,还要三省吾身,又何尝不是战战兢兢的顶着一个更大的球? 只不过儒家这个球,是方方面面的「礼」,也是心中的「理」,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去维持,那自然也很耗心神,但由心而发,只会不断的壮大心神。 等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时,这个球便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成了本能,良知良能,随心而动,从心所欲也都不会掉下来。 所以傅源才说,三一门披着玄门的外皮,骨子里其实就是儒家! 也因此,傅源修炼起逆生三重,简直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浩然之气本就充盈全身,一举一动都有礼有节,充满了仪态之美,只不过在这其中添加了一些特殊的行气变化。 一个人的肉体力量,取决于筋骨肌肉,但当用浩然气充盈皮肉后,发挥的力量,就完全取决于操控浩然气的意志了! 当然,前提还要考虑筋骨能不能支撑。 普通的三一门人一重时,举手投足皆有龙虎之力,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只能发挥出这麽大的力量,亦或者筋骨也只能支撑这麽大。 但傅源的浩然意有多强? 冯耀回到山洞,看到傅源的一瞬,直接头皮发麻,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脱口道:「我看着你,就好像看到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一样·——-不,比那还强!」 傅源稍微挥了挥手,便听「啪」的一声,空气炸响,但手臂也一阵酸麻,不由得感叹道:「可惜身体支撑不住,否则以我的浩然之意,举手投足之间便可令山崩地裂,海水倒流!」 以傅源的意志,确实能发挥出这样的力量,但他的身体,怕是也要被崩得粉碎了。 说白了,傅源的意志已经远远超标,但一重能发挥多大力量,还是要取决于筋骨的强度,等到二重应该就不一样了。 儒家正统的浩然气,充盈全身后会向外散发,如同散发着光辉,「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再进一步「大而化之之谓圣」,便能化万物了。 但逆生二重却需要将浩然气向内,去气化筋骨内脏。 方向完全相反,就决定了傅源不可能在开启「逆生」的同时,将浩然气外放,充塞天地,行天地之法。 同一时间,二者只能取其一·要麽是皮糙肉厚的战土,要麽法术强悍的法师? 傅源不由得开始思索,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既向外,也想内? 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但若是在加上灵法呢?扭曲自身的心灵认知,以信念之力,同时兼顾内外?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想法暂时搁置。 当前还是继续修炼逆生二重,不知道当筋骨跟内脏都能气化后,以傅源的意志,能发挥出多大的力量? 冯耀好奇的打量着傅源,道:「你这是练成一重了?外表没什麽变化嘛,就看起来比以前更端正,更有仪态,也更加威严了。」 傅源回道:「因为我的浩然气,本身就是浩然正气,以「礼」为表,以「正」为本。」 外表看起来没有变化,只是一举一动间,越发的显现儒雅气质,正气凌然,威严不自觉的散发,让人心生敬畏。 这个状态下的傅源,心里有鬼且意志不坚定的人,根本连正眼看他的勇气都没有。 等到傅源解除了一重,威严跟正气才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