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从修行角度解读儒家 《心经》有这样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谓五蕴,便是:色丶受丶想丶行丶识。 五蕴皆空,就能照见元神,明神,自足圆满无缺,那无论世间还是心头的苦厄,也便不存在了。 五蕴炽盛,烦恼苦厄自然也就越多。 有的人好美食,但尝尽美食后,又开始觉得乏味,这并非是他放下了喜好, 而是更加贪婪,更加渴求更美味的东西! 所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算临时满足了欲望,也还有更大的欲望在等着, 永远没有尽头。 「六库仙贼」便是如此,尝尽了世间一切后,屈服于欲望,内心永远无法满足,便将目光投向人,开始吃人-并且一旦开始,便停不下来! 当一个人,完全由欲望主导,本性完全克制不住,守不住本心,守不住神——·除了放任欲望,还能怎麽办? 傅源很难对一个外国人去解释「神」是个什麽东西。 在巴伦的观念里,神,就是上帝,或者有别的称呼,但绝对跟他自己扯不上关系。 偏偏在东方修行理念中,神,就是自己本身具足的东西——· 想了想,傅源换了个方向,问道:「你了解儒家吗?」 巴伦点点头,道:「我知道,这是你们传承上千年的学问,我也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 「那就好。」傅源松了口气,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知道什麽意思吗?」 巴伦想了想,道:「大的学问,在于明白自己的德行?」 「呼一一」 + 傅源吐了口气,摇头,道:「明德是法性,明德是道体,明德是玄,明德是黍珠,明德是舍利——明德,也是明神! 明德是人人本具,各个不无的,圣人不比我们多一分,我们也不比圣人少一分,但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便在于他明明德,把自性的光辉发显出来。 圣人跟普通人的区别,只有未明跟已明而已—.—修行的目的,无论是丹道的性命双修,还是练气的先天一烈,都是为了求「明」而已,为了「明神」—」」 傅源也不管巴伦听不听得懂,一股脑的说出来。 巴伦听的很认真,或者说,记得很认真,他虽然不太明白,但直觉告诉他, 对方说的这些,很重要!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理解,就看各人站在哪个角度去看了! 就好像儒家,普通人看,就是一种处世的观念,行事的准则,做事的态度但儒家就真的不能从修行去解读吗? 《中庸》里有句话: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很多人解释说是知道做事的次第跟顺序。 然而真正的大道是没有先后的,知所先后就是无先后,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家称之为无极,都是一样的道理。 《中庸》里阐幽发微,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当然,说到最后,核心就是一个「诚」字。 诚就是一,一就是诚,一心无二念,就是诚。 有诚就有信,静极生动。 按照这个解释,比起各种道家术语,云里雾里的,其实儒家说的更加直截了当,只不过世人没有将之当成修行去看,只当成学问去读。 什麽是心不在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不在焉,也是道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论语》开篇,「学」就是性,「时习之」就是命,「学而时习之」就是性命双修! 至于什麽出世,入世,其实没必要分的那麽清,两者没有区别。 「学」就是理,「习」就是事,理需心明,事需参修,理可顿悟,事属渐修,「学而时习之」就是历境炼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民是什麽?「有朋自远方来」,就是亲民! 儒家的礼,卑己而尊人,人人都是圣贤,独我为凡夫! 人不知我,不是别人没见识,而是因为我自己的德不足,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吾日三省吾身,三就是多。推己而及人,自渡而渡人。 总之,凡人谋事为己,圣人谋事为人,所以才有「人不知而不」。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就是准,信就是诚, 曾子说不自欺,一念无欺,念念无欺。不欺什麽?是不欺他人吗? 不,是不欺心! 「知止而后有定,这里的「止」不是停止,而是当下,现前一念!」 傅源带着巴伦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少人,不过这些全性在看到傅源后,都自发的选择避让,就算偶有头铁的,也是有巴伦上前,轻描淡写的解决。 「就好像我刺你的那一剑,你的念头就不要去想被刺中了会怎麽样?会不会疼,会不会死,自己还有多少遗憾,还有什麽事没享受过—这些杂念只会乱你身心,毫无益处! 你的念头,就止于「剑刺来」的当下一念,这样就能「定」了。 有了定,才会有后面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开始这是个次第功夫,但时间长了,也就没有次第,就如「知所先后」,最终无先后———」 傅源止住脚步,再往前,就是公司设下的包围圈了。 巴伦也看到了前方的埋伏,也知道这条路走到头了,回头正色看向傅源, 道:「你说的这些,有些我能理解,更大一部分我还不太懂,但我会去学的但是我不明白,你为什麽愿意教我?」 傅源坦然道:「我要做一件事,需要你的帮助。」 巴伦想了想,道:「夏他们找我办事,是拿「有趣」跟「未知」来吸引我的,你为什麽不这麽做?」 傅源苦笑了一下,道:「如果我用「有趣」跟「未知」来诱惑你,这是在激发助长你的贪嗔痴,爱恶欲。如果你因为这些原因来帮我,那你帮不上我。 我做的这件事,需要你把你的能力掌握透彻了,需要你明神!」 巴伦点点头,道:「我大概懂了,你说的这些我会好好思考的,换了联系方式吧。」 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后,巴伦直接纵身窜入树林。 以他的能力,避开公司的围堵,轻而易举。 傅源则转身返回。 路上,正好遇到了朝山下逃窜的几名全性,一个矮老头,一个大胖子,一个中年妇女,还有一个—胖和尚! 傅源眼前一亮,当即现身,拦在胖和尚面前,二话不说,提起拳头就砸。 其他人面色一变,正要出手,傅源就开口喊道:「私人恩怨!高宁,你还记得当年在我放学路上堵我的事吗?」 高宁:「..」」 其他人面面相,还真是私人恩怨一直笑呵呵的高宁,在挨了一顿揍后,笑不出来了,鼻青脸肿的被其他人扶着下山,嘴里抱怨道:「你们居然就这麽眼睁睁的看着?」 「私人恩怨,我们没法插手啊!」 「屁!你们就是没胆子出手—— 「废话,那可是傅源— 胖揍了高宁一顿,傅源整个人神清气爽,心情愉快的朝山上走去。 中途还遇到了发狂的陆瑾,被老天师以金光化绳捆在树上,拼命嘶吼挣扎的模样,完全被愤怒的情绪主导了。 傅源还打算留下来看看陆瑾的逆生三重,结果老天师了他一眼,道:「等老陆醒了,我要不要告诉他,你在旁边看他的热闹?」 傅源嘿嘿一笑,直接转身离开。 其实被愤怒吞噬的人,儒家的真言是最容易喝醒的,不过老天师给陆瑾留面子了。 以陆瑾的性子,他肯定选择让老天师来唤醒他,而不是年轻一辈的傅源。 傅源也就懒得去插手了,可惜没能见识逆生三重。 老天师都出动了,这场龙虎山的乱子,也就到了尾声。 上山的全性也不再执着于搞破坏,而是忙着逃命,但公司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没点实力的,想逃也逃不了。 至少,那些没脑子的全性炮灰,是一个都别想跑了! 徐四跟华东负责人窦乐碰了个头,凑到一块抽着烟,小声的聊了起来。 「老四,你立功了。」 「老窦你损我呢?这一晚差点让全性拆了龙虎山,我不挨处分就不错了。」 「我哪舍得损你,我谢你还来不及呢,这天师府罗天大的安全,应该是我这华东负责人的事,你主动给接下来了,这是替我抗雷——-不过你放心,收尾的事,我华东的人一定不含糊。」 「只希望总公司那边别太难为我了。」 「刚得到消息,总公司要七大区的负责人去开会—总公司不会为难你,但老廖就说不准了。」 「华南的老廖?他怎麽了?」 「听说,他手下的临时工叛逃了,老廖还一直在掩盖子,现在怕是藏不住了...... 「临时工叛逃?」 「临时工制度是你老子创建的,上面恐怕要借着这次机会,对临时工制度改革.... 傅源真心没有偷听,只是路过时,随意听了一耳朵,然后嘴角就勾了起来。 他貌似,真的改变了某些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