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期到了,傅源没能感知到炁,也就没有再去刘老头家。 可在隔了两天后的早上,刘老头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傅源还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不过却没有再魔怔一样练那套动作,而是捧着本旧书,在门口坐着看书。 看的入神,连刘老头走到身边都没察觉。 刘老头站在傅源身边,注意到他的呼吸,过了好一会,才语气满是遗憾的道:「终究……还是没能感知到炁吗?」 傅源恍然回过神,放下书,起身笑着道:「刘爷爷来了,我给您搬个凳子,您坐!」 刘老头原本打算看一眼就走的,不知道出于什麽心思,却没有拒绝。 等傅源从屋里搬来凳子,坐下后,刘老头才叹了口气,道:「终究是心有不甘才过来看你一眼的,其实你没去我那,我大体就猜到结果了。」 傅源露出一个笑容,道:「让刘爷爷失望了。」 「不是对你失望,而是遗憾……」刘老头摇着头,惋惜道:「你这孩子聪明,早熟,有韧性,悟性极好,只是一套入门功法,就让你练成这般境界,行走坐卧,周身炁脉流转不断……有些人练了一辈子都到不了你这个境界。 怎麽偏偏就感知不到炁呢?」 傅源诧异道:「只是把那套呼吸法融入了日常而已,没有刘爷爷您说的这麽玄乎吧?」 刘老头正色道:「不玄乎,你感知不到自己的炁,所以不知道你的炁里,已经有了一丝剑的韵味! 而且看你现在的心态,说明没有强求,心态平和,你这心性……怎麽就入不了门呢? 要是能入门多好啊,我这一门绝对能在你手上发扬光大……不说了,越说我这心里就越憋屈!」 傅源笑了笑,道:「没办法,感知不到就是感知不到,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啊,我现在一提气,能跳很高的。 而且我不光会「提气」,还学会了「沉气」,刘爷爷,您看!」 说着,傅源身体下蹲,扎了个马步,稳稳当当,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感觉,甚至于两只小脚掌微不可察的往泥土里陷了一点。 刘老头忍不住赞道:「好,好,炁息下沉,扎地生根,好啊!可你这越好,我心里就越不甘心……小子,刘爷爷再教你一门入门手段,你学不学?」 傅源摇摇头,笑着道:「刘爷爷,您也说了,我是半点资质都没有,感知不到就是感知不到,入门手段再多也没用。」 刘老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满脸的惋惜遗憾:「我知道,只是不甘心,想着再试试……哈哈,你个小娃娃都懂得适时收手,不再强求,我这个老头子还在不甘些什麽呢? 罢了罢了,放弃了也好,往后的年代啊,普通人比异人安全,普通人才能安稳的过一生!」 傅源笑了笑,道:「刘爷爷,不强求,不代表放弃啊。」 刘老头一愣,满脸不解。 傅源将收手的旧书碰到他面前,道:「您看。」 刘老头扫了一眼,道:「《孟子》?这可不是我看的书,我们这种人啊,放在以前就是跑江湖混帮派的,跟这种圣贤书不搭。」 傅源指着书页,道:「您看这里,这上面有这麽一句:「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应该也是一种炁吧?」 刘老头愣住了,迟疑道:「浩然之气……应该是炁吧?」 傅源奇怪道:「怎麽是「应该」?您也不知道吗?」 刘老头摇头,道:「我们这一门……或者说大部分异人,讲的都是「先天一炁」,诸般神通,都是先天一炁演化而来的变化。 这浩然之气……经常听人说,但没见过啊。」 傅源换了本书,摊开道:「您看,文天祥的《正气歌》里说,他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对抗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秽气,米气等……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万物始于元气,那这些水气,土气,秽气之类的,也都是来自元气,您说的「先天一炁」想来也是,那浩然正气自然也不例外。 这麽看来,这个「浩然正气」应该挺厉害的。」 刘老头有些茫然:「所以你想修炼这个「浩然正气」?法门呢?书上有说吗?」 傅源摇头,道:「孟子说的云里雾里的,只说是「集义」所生,通篇《孟子》却又没能说清楚,「义」是个什麽东西……」 「那你怎麽修炼?」 傅源放下书,道:「不过我倒是看出来一点,浩然正气不是修炼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刘老头脱口道:「怎麽养?」 「不知道。」 傅源想了想,道:「不过《孟子》归属于儒家,而儒学是教人为人处世的,那我就严格按照书上说的去做,看能不能养出这个所谓的「浩然正气」。」 刘老头忍不住哂笑,道:「就这?没有半点法门,就靠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就想养出浩然正气?做白日梦呢?」 傅源轻轻笑着,道:「刘爷爷,我不强求,就算养一辈子都养不出来浩然正气,至少我还是学到了道理,这些道理够我受用终生,怎麽算都不亏的。」 刘老头面色微正,道:「你打算花一辈子去践行书上的道理?哪怕所谓的浩然正气只是你的猜测?」 「对啊!」 傅源笑的很自信,道:「而且我相信自己,只要践行着,养在胸口的浩然正气,早晚有喷薄而出的一天! 当这口浩然气被吐出的那一天,我自然便能感知到炁了。」 「你这……」刘老头说不出话来,只是怔怔的看着面前的小孩,内心大受震撼。 眼前这个六岁的小娃娃,这一刻露出来的东西,比他展现出来的资质悟性,更令人震撼。 上天不公,怎麽就不能让他入门了呢? 傅源坦然以对,表情自信无比。 既然信则有,不信则无,那他就坚信浩然正气的存在,不断地韵养着,只要按照书上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不断践行,让浩然正气在胸口不断壮大,迟早有吐出来的一天。 同时这也相当于他在重塑自己的世界观。 既然前世的阅历阻碍着他去感知「先天一炁」的存在,那就换个方向,将前世的阅历,化作自己养浩然正气的资粮! 反正重活一世,这一生怎麽过,全由自己决定! 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找工作,赚钱养家,娶妻生子,这种生活已经过过一遍了,哪怕这一世赚再多的钱,也只是将上一世的生活重复一遍罢了。 甚是无趣! 重来一世,不如换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