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都要回去,那我明天跟你们一起回去吧,我是组织上认可的“先进分子“,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也不能给帝都的公安同志添麻烦,还是我回去配合本地的公安同志做调查比较好。 正好,我也有点儿想念喇叭花大队的社员们了。 趁着这次回去好好看一看大家,跟大家叙叙旧,谈谈心。” 一听媳妇儿要回村,陆思年眼睛亮了,“媳妇儿,我跟你一起回去。” 叶三秋点了点头,“行,待会一起收拾行李,也不用收拾太多,我这次回去,算是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 回自个儿娘家没必要带太多东西。 路程这么远,带着东西也不方便。 要不……干脆咱俩什么都别带了,直接回村里用我娘家人的。 整个喇叭花大队都是我娘家,在东西南北各个娘家蹭一点儿东西,也够咱俩在村里无忧无虑生活三四个月了。” 听到叶三秋要跟着一起回村,李伟民的右眼皮就开始狂跳。 等叶三秋说完,李伟民已经在心里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了。 他来帝都的初衷是什么? 是怕叶三秋回村继续嚯嚯村里人,阻止叶三秋回村的。 要是他带着叶三秋回村了,喇叭花大队的社员们还不得埋怨死他? 再者,三秋这次回村可是回者不善呐! 没听她说要在村里待三四个月? 一想到喇叭花大队的社员们要过三四个月水深火热的日子,李伟民当即做了个决定。 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叶三秋回村。 李伟民知道说不通叶三秋。 他将希望放在了唯一能拿捏住叶三秋的老太太身上。 心想,只要把老太太留在帝都,叶三秋就不会回村里了。 李伟民看着老太太苦口婆心的劝说,“婶子,你来帝都看一趟孙女太不容易了,你别着急跟我一起回村了,你……你跟前进在帝都多待一段时间,多陪陪三秋,也替我见见还没来得及见的世面。”李伟民原本想把老太太一个人留在帝都,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 高前进要是跟着他一起回村了,到时候谁送老太太回村里? 叶三秋送老太太回去? 只要一想到叶三秋回村,李伟民脑瓜子就嗡嗡的响。 所以,不仅老太太要留在帝都,高前进也要留在帝都。 怕这个说辞不足以让老太太留下,李伟民又说,“今年是三秋出嫁的第一年,按照咱村里的风俗,新媳妇第一个新年是要在婆家过的。 三秋要是跟我们一起回去了,留亲家爷爷一个人在帝都过年,这……有些不妥吧?” 老太太一想也是,孙女是新媳妇,第一个新年理应在婆家过。 可这马上要过新年了,她一个娘家奶奶也不能待在孙女家过年啊。 传出去,村里人又得说三秋的闲话了。 老太太不想给孙女添麻烦。 老太太跟叶三秋打商量,“三秋,你就别跟我们回去了,我……” 叶三秋没商量的打断老太太,“你回我就回,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村里孤苦伶仃的过年。” 老太太,“怎么是奶奶一个人过年了,还有……” 老太太本想说还有叶老大和叶老二两房陪着她一起过年。 话到嘴边才想起…… 叶家分家了,两个儿子…… 算了,不提那两白眼狼了。 老太太的担忧李伟民多少猜到了一点儿。 老太太不就是怕村里的那些长舌妇说闲话吗? 这好办! “婶子,你是三秋的奶奶,村里人都知道三秋是你养大的,你在孙女家过年天经地义,我相信村里没人敢说闲话。” 有李伟民这个大队长出面,村里人确实没人敢说闲话。 但…… 老太太还是有些犹豫。 人年纪越大,想的也就越多,老太太还怕给孙女添麻烦,怕……亲家心里会多想。 叶三秋给陆思年使了个眼色。 陆思年走过来挽上老太太的胳膊,“奶奶,你就留下来陪我们一起过年吧,你也看到了,家里就我跟我媳妇儿,我爷爷三个人。 我爷爷每天忙的人影都看不到。 我跟我媳妇儿呢,我俩连一日三餐都解决不了。 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你要是走了,今年过年我跟我媳妇儿只能厚着脸皮去蹭别人家的饭吃了。 奶奶,你忍心让我跟我媳妇儿大过年的去招别人家的嫌吗?忍心把我跟我媳妇儿留在冷冰冰的家里吗?忍心我跟我媳妇羡慕别人家的欢声笑语吗?” 陆思年的三个“忍心吗?”,成功留下了老太太。 李伟民长舒了一口气,可算是打消了老太太回村的念头,喇叭花大队的社员们终于能过一个安心年了。 “三秋,你放心,我回村第一时间就报公安,一定尽快还你清白。”李伟民胸脯子拍的“梆梆”响。 叶三秋,“辛苦叔了。” 李伟民,“不辛苦,这是叔应该做的、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招待所收拾东西了,火车票…… 三秋,还得麻烦你帮叔买一张火车票,就买坐票。” 叶三秋,“火车票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买好,明天早上给你拿到招待所。” 高前进陪着李伟民一起回招待所了。 买火车票的事、陆思年拦了过去,“媳妇儿,火车票交给我去办。” 买卧铺票比较困难,但买一张坐票,不管是对陆思年,还是对魏平安来说,都很容易。 魏平安跟着陆思年一起走了。 叶三秋帮老奶奶将吃完的碗筷端到厨房。 “奶奶,我来洗吧!”叶三秋挽起衣袖手往洗水池里塞, 老太太拉下孙女挽起的袖子,嫌弃道,“你就在边上站着,别给奶奶添乱了。” 叶三秋没再争,站在边上看老太太洗碗,顺便跟老太太聊聊天。 “奶奶,你说我要不要给李伟民回点儿礼?” 李伟民来的时候拿了半袋子山货,于情于理,叶三秋都要回点儿礼。 人情往来这种事情,叶三秋没有老太太有经验。 老太太欣慰的看了眼孙女,来帝都后,孙女懂人情世故了。 “是该回礼,但也不用太贵重,意思意思就行了。” 叶三秋,“家里有两包点心、明天给他带上。” 老太太,“两包点心可以了。” 收拾完厨房、陆思年跟老爷子都没回来。 老太太拉着叶三秋去了她的房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