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标和张家三姐在品味过那上等的毛峰茶后,还沉浸在茶香的余韵之中,李凯已然开始张罗起更为丰盛的款待。他转身吩咐下人,语气中满是热忱:“去,准备一桌好菜,把咱们家的陈年好酒也拿出来,今日我要与老友不醉不归!”
下人们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厨房中很快响起忙碌的声响。不多时,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便如行云流水般端上了桌。精致的瓷盘里,鲜嫩的鱼肉泛着诱人的光泽,上面点缀着翠绿的葱花;红烧肉红亮油润,入口即化;还有那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鸡汤,每一口都是醇厚的滋养。
与此同时,那坛陈年好酒也被抱了出来。酒封一开,馥郁的酒香瞬间在空气中炸开,引得众人忍不住深吸几口气。李凯亲自执壶,为徐吉彪和张家三姐斟满酒杯,而后举起自己的酒杯,目光中饱含深情地说道:“吉标,还有弟妹,今日你们能来,我真的太高兴了。这杯酒,敬咱们多年的情谊,愿咱们往后的日子都顺顺利利!”
徐吉标也举起酒杯,眼中闪烁着感动:“李凯,这些年一直念着你,今日相聚,实在难得。咱们干了这杯!”说罢,三人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却暖在了心间。在这满桌佳肴与陈酿美酒的陪伴下,老友间的情谊愈发浓厚,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客厅。
李凯与徐吉标的酒量向来不凡,今日老友重逢,更是开怀畅饮。酒过三巡,两人的脸颊泛起微红,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与微醺的畅快。
桌上的菜肴渐渐被风卷残云,两人的交谈也愈发热络。言语间,话题不经意间转到了程明远身上。李凯放下酒杯,感慨地说道:“吉标,你还记得程明远不?那时候咱们在三河镇,虽说日子苦,但大家一起学艺,一起玩耍,可真是段难忘的时光。也不知道他如今过得咋样。”
徐吉标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怎么能忘呢!程明远那家伙,鬼点子最多,总能在苦日子里找出乐子。我成亲的时候,他和他父亲还特意来参加婚礼,一晃眼,都过去这么久了。”
李凯听了,脸上浮现出怀念的神情,“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们这些老兄弟。”徐吉标笑着拍了拍李凯的肩膀,“肯定记得!咱们当时那么要好,这份情谊哪能说忘就忘。等有机会,咱们一起去找他聚聚,好好再乐一回。”
说罢,两人再次举杯,一饮而尽,那杯中的酒仿佛承载着对程明远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岁月深深的眷恋。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们继续畅聊,回忆着与程明远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笑声在房间里久久回荡。
李凯与徐吉标沉醉在重逢的喜悦与对往昔的追忆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他们口中的陈明远正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他们眼中,程明远不过是那个一起学木匠手艺,充满机灵劲儿的伙伴。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程明远与张开泰,以及合肥其他一些志同道合之人,正投身于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之中。
他们秘密策划着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关乎着这片土地的未来,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也许是为了反抗某种压迫,也许是为了推动一场变革,他们在暗处默默努力,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又无比坚定。
程明远不再只是那个在木匠铺里挥汗如雨的学徒,他的双手,除了握住木工工具,更握住了改变的力量。而张开泰,也从一个普通手艺人,变成了这场宏大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他们与其他同伴紧密合作,精心谋划每一个细节,如同在黑暗中织就一张巨大的网,等待合适的时机,给予关键的一击。
李凯和徐吉标在明亮的客厅里,为重逢而欢笑畅饮;而程明远他们,却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为了理想和信念,在危险与挑战中砥砺前行。命运的轨迹在此时悄然分叉,一边是平静的生活与真挚的情谊,另一边则是充满未知与风险的使命,而这一切,李凯和徐吉标浑然不知,他们还沉浸在对往昔单纯而美好的回忆里,丝毫未意识到,他们的老友正迈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波澜壮阔的征程。
徐吉标和张家三姐在李凯家度过了一段无比欢乐的时光,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那原本高悬于天空的火球,此时已变成了橙红色,缓缓向地平线靠近,将天边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