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找个土匪窝捣了,改名换姓藏进去。 陆青瑶可不知道秀秀已经为她想好了退路。 就是落草为寇。 她思忖片刻问道:“秀秀,这几日京城的粟米是多少一石?” “现下正值秋收,粟米价格本应贱价的,但今年收成不好,又逢兵变,朝廷征收粮食,现在粟米已经涨到五百文一石了。” 去年这个时候,阿姐收的粟米都才是三百文一石。 不过阿姐这几年来,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屯粮。 稻米和粟米都有囤。 每年秋收囤,春夏卖。 像粟米可存长达九年不坏,远比稻米好储存。 所以每一年,阿姐都是将南方的优质稻米运往北边卖了,又囤下不少粟米。 现如今军粮征收的大多也是粟米。 而粟米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秀秀攥着陆青瑶的胳膊,“阿姐,我们今年应该会大赚一笔了,不过都大难临头了,你怎么还想着赚钱啊?” 陆青瑶笑着道:“不急不急,我问你,咱们如今库房里还有多少石粟米可以调用?” “五十万石。” 秀秀掰着手指头都算不清今年能赚多少了。 但应该是能赚个盆满钵满的吧。 不过想想也是,即便躲进山寨还是需要银子的,她们也不可能像真土匪那般去打劫。 陆青瑶:“秀秀,你去调二十万石粟米出来,送往户部。” 户部? “为何要送去户部?”秀秀十分不解。 陆青瑶想了想,又拿起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银票递给秀秀,“再添三万两,连同这些银票一起送回江州,告诉靳掌柜,今年可以多屯一些粮食。” “阿娘,你......你不会是想将那二十万石粟米上供出去,充军粮吧?”姜子宴一听见户部,脑子里就有了这个想法。 “什么?捐出去。”秀秀瞪大了双眼。 阿姐赚这些钱可不容易。 那双手,拨算盘都拨出茧了。 姜子宴二话不说,直接接过阿娘随身带的小算盘。 噼里啪啦的拨了起来。 算了算。 “五十万石粟米购入差不多花销了十五万两。” “而二十万石粟米成本在六万两左右。” “捐出去之后还剩三十万石。” “这三十万石按如今的市价卖出去,十五万两只多不少。” 姜子宴欣喜道:“阿娘,您这笔买卖做得不亏,若是能用这些粟米堵住百姓和朝臣的悠悠众口,也值了。况且这些军粮都是给将士们的,吃饱饭才能打胜仗,干爹和外祖父们才能尽早回来。” “听宴儿这么一分析,倒还真是个好主意。”秀秀虽然没听懂姜子宴的嘀咕,但也恍然大悟了。 “阿娘,您好厉害。”姜淼淼可越发崇拜阿娘了。 若她没记错的话,阿娘在桃溪村的竹笋买卖起色后,就开始屯粮了。 她居然那时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 莫非阿娘未卜先知,也是...... 姨姨也和她有同样的疑问,“阿姐,你是怎么想到要早早囤粮的?” 陆青瑶看着儿女和秀秀的眼神,都有些不好意思。 笑着道:“我打小在边关长大,那儿不比京城,粮草不足乃是常态,没有战士的时候,都是自给自足,自是知道将士们的难处......去了江州,看到那大片大片的稻田,就下意识的想多囤些粮食。” 姜淼淼:...... 额!是她想岔了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