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景王回来了。 直奔玉清长公主府。 他捧着一个木匣子递给长公主,“姐姐,孩子没有找到,但在林子里找到了一个棺椁,看起来是婴孩的棺椁,我在里边发现了这个......” 景王打开木匣子。 里边是一个有些褪色的小布偶,一顶婴孩的帽子。 能看得出来,两个物件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针脚有些一难尽。 他不确定这是不是姐姐的孩子。 因为看着骨龄,不似刚出生的婴孩。 至少已经有两三个月了。 而且他听说过这种墓葬方式,是一些边疆地区盛行的树葬,葬她的人即便不是孩子的父母,也能看得出来是疼爱孩子的。 小棺椁里边的物件都是极其用心,虽然做工一难尽,但都是极其珍贵柔软的面料。 “姐姐,这......是你亲手做的吗?” 玉清公主目不转睛,仔细端详着匣子中的物件,摇头,“不是......” 她女红是做的不好,但在宫里嬷嬷的教导下,也不至于这么差。 况且,她给孩子缝制的是襁褓,并不是帽子和布偶。 “拿去给阎嬷嬷看看,看她认不认得这些物件?” ...... “殿下,认得......奴婢认得......” 阎嬷嬷一脸欣喜,“奴婢见过这针脚,在江州见过......姜夫人的幼女身上见过......” 景王眼眸一亮。 淼淼...... 是淼淼,他想起来了。 是了,他一个男子,很少在意这些女红之物,可阎嬷嬷就不一样,自己做女红的人,一看就能识别得出。 他将匣子递给老仆,“时舒,拿去给见过淼淼的丫鬟婆子都问问,有没有认得出这针脚的。” “还有,咱们带回来的小棺椁,请白马寺方丈大师为其超度,放回原处。” 这才回头对着一脸茫然的玉清公主道:“姐姐,我找到你的孩儿了......” ...... 初春的清晨。 江州城薄雾笼罩。 窗外鸟语花香。 姜淼淼起了个大早。 今儿大哥二哥休沐,全家相携出游踏春。 这是家里的惯例,春日打马赏花,放纸鸢。 夏日游湖,赏荷摘莲。 秋日登高望远,赏菊赏月。 冬日赏雪,围炉煮茶...... 姜淼淼穿了一条漂亮的小裙裙,拿上纸鸢就准备先去车里等娘亲。 心想要是能拍照就好了。 古代就是有一点不好,没有通讯设备,不能拍照不能打电话。 车马慢,书信也很慢。 就像是干爹运回去的那些饷银,到现在都还没音讯。 不知到京城没有?不知呈到皇帝跟前没有?不知案子查清了没有?也不知皇帝会不会赦免外祖父? 这些日子,娘亲和哥哥们等的都有些煎熬。 不止他们,就连小淼淼自己都有些着急上火,嘴角都起水泡了。 不过娘亲给她泡了香苏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最适合她不过了。 姜淼淼背着她的小布兜和小水壶就准备出门。 刚出门,就见小哥哥和小姐姐在门外说话。 巧姐姐拎着小提篮正要往车上装,被砚书哥哥给拦下了,“巧妹,你就让我跟你们去吧,我......我不想回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