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秋去冬来。 又到了挖冬笋的季节。 越是珍贵的东西,往往难以获得,万事万物都有定律。 冬笋采摘比春笋夏笋要难,价格便水涨船高了。 姜淼淼家的冬笋原本收二十文一斤,卖三十文一斤。 结果,追着钱掌柜的笋价,涨到二十五文一斤收。 至于多少斤卖的,只有娘亲自己知道...... 靳掌柜声称两家都是二十五文一斤,不能厚此薄彼。 冬笋下市,春笋上市。 齐采薇想把陆青瑶挤垮,不争馒头争口气...... 于是钱掌柜收春笋居然从二十五文一跃涨到了三十文一斤收,倒贴了五文...... 六文......七文......八文...... 整个青河县的乡民沸腾了,比过年还开心。 陆青瑶依旧跟价,但时跟时不跟,反正卖笋的人都去百胜坊了,她也不亏,时常带着闺女在镇上闲逛。 让齐采薇几度以为她要破产了。 一年都在大悲大喜中度过。 《黄帝内经》提到,“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简而之。 时常大喜大悲,易致气血混乱,容易心慌气短,肝气郁结,容易得心脏病、高血压...... 总之,很容易被气死的! 春去夏来。 慈竹笋上市,菌菇竹荪也上市了...... 关于竹荪这玩意,齐采薇百思不得其解。 只见陆青瑶收,却不见她卖,就连一品居也没得卖的。 也没人吃过。 她跟着陆青瑶收了一批来。 结果不是腐烂了,就是烤糊了,或是发黄了。 一品居不收也没别家敢收。 白白糟蹋了好些竹荪。 这一年。 陆青瑶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补齐了所欠一品居的一万两本金。 与一品居共同出资,买了一艘商用大船,开春就将所囤积的粮食陆续卖到了北方。 丰收季三百文一旦的谷粒,加工成精米后,运到京城便卖到了一千五百文一旦。 鱼米之乡所产的细粮精米,在京城的富贵人家是很受喜爱的。 这一年。 姜淼淼家没破产,反而更加富有了。 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的桃溪村村民,在这一年,收到了相当可观的分红。 对陆青瑶更加钦佩了。 两岁的姜淼淼已经出落得越发娇俏可爱了。 小姑娘依旧没事就骑着大白狼在村里晃悠,不再招猫逗狗,而是将村里的小孩都变成雀鸟饲养员。 自此,桃溪村的鸟儿都成了专人饲养的。 时常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家长们也不阻止,毕竟喂鸟的粮食也是人淼淼出的。 小姑娘没什么太大的爱好,就是爱吃,吃得圆圆胖胖的,爱跟小鸟儿说话 大伙都见怪不怪了。 自小看到大的娃儿,不论怎么奇怪,好像看久了就习以为常了。 桃溪村,上至老翁老妪,下至孩童,都是纵着宠着的,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叫她小粉团子。 不知是不是大白狼跑的太快的缘故,反正小女娃经常都是神出鬼没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