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 大中午的,姜淼淼感觉一阵凉风吹来。 打了个冷颤。 她们特地绕道而行,没有从王婶婆家门口过。 没得大清早的沾染了晦气。 跟着娘亲和大伯母去镇子上买牛车。 怪了! 这么大的青石镇,怎的才有两三个人卖牛? 一人牵着一两头牛,挑选的余地都没有。 “老丈,这牛怎么卖的?”柳玉娘问。 老汉翘着一只脚坐在牛车上,扫了二人一眼。 “牛和车一起,二十五两纹银。” 回了一句垂下头去,继续抽他的水烟袋。 这青石镇买得起牛车的掰掰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这两妇人咋看都不像。 “什么?二十五两纹银!”柳玉娘惊呼出声, 引得路人侧目。 老汉吓了一跳,“你这小妇人,大惊小怪的作甚?你去问问我在这青石镇上卖牛二十几年了,谁不知道我的牛又好又便宜!” 柳玉娘咂了咂舌,便宜个鬼。 对着陆青瑶使了使眼色,别买...... “刘老汉才同我说他家的牛车买的十五两,怎的就变成二十五了?” 卖牛老汉一副看傻子的表情,“十五两,他是四五年前买的吧?” 柳玉娘张嘴想说不是,但刘老汉家的牛车的确买了好些年了,十五两都不到。 姜淼淼露出个小脑袋瞄了瞄。 这牛吧......看着骨架还不错,就是瘦了些,买回去养一养,应该会很壮实。 估摸因为卖的不是宰杀的肉牛,所以舍不得喂草料吧。 看来这个时候的草料也挺贵的。 隐约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古人有句话,“一牛马所费,当五人之食。” 说牛就是吞金兽,不止贵,还吃得多。 难怪百姓都买不起,整个桃溪村也只养了四头牛了。 古时奉行重农抑商,耕牛便成了主要的劳动力。 依稀记得还有皇帝颁布了诏令诸侯无故不得杀牛,平头百姓,若是无缘无故杀了一头正值壮年的牛,说不得还有赔上性命的。 还真正的是牛比人贵啊! 记得那刘地主的妾室,巧儿姐的塑料姐妹花,不就是二十两买的嘛。 竟然比牛还便宜! 姜淼淼的小心脏又受到了冲击。 老汉瞥了一眼她们,又继续抽他的水烟。 一脸不耐烦,“你们到底买不买?” “买,当然买。”陆青瑶笑道。 从前一掷千金的她,刚来青石镇那会觉得什么都便宜。 可是一摸口袋,空空如也。 看着周遭的乡民一分一厘的挣钱,自己也上山打猎,下水摸鱼换钱。 这才明白了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 如今的她,再也不会偷偷嘲笑柳玉娘的抠唆了。 笑容和煦道:“老丈,能否少一点?我看你在这里也好几日了......” 她之前在路对面观察过,这老汉的牛卖了许久,也是被人问得最多的。 甚至有人跟他讨价还价的半晌都没有结果。 足以说明这头牛品相不错。 大概是一直不松口,所以牛才一直没卖出去,反而卖瘦了! 老汉面色有些难看。 陆青瑶连忙解释道:“我前些天路过就看到你在这卖牛了,只是......这牛似乎是瘦了.......比我之前看到的瘦了许多呢。” 老汉无以对。 若是没有她这番话,一定要死不松口。 可这会子......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