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隆冬时节,外面滴水成冰,屋子里要时刻点燃着暖炉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凌王的书房不算大,却也不算小,这么一间小小的书房,每天要烧五十斤银炭,一斤银炭的价格是一两银子,一天要烧五十两,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两。” “如果多开两个房间,就要多点两个暖炉,花费倍数增加,一个月光银炭花销就要多三千两银子,您知道三千两银子多大一笔钱吗?” “普通庄户人家,从年头忙到年尾,或许都攒不了三两银子,您一张口就要浪费掉三千两,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凌王的书房大,多摆放两张桌子也不碍事,我们节省三千两,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怎么到了太妃眼中就成了蝇营狗苟?” 太妃:“你!” “夜儿,你也这么认为的?” 虞凌夜道:“本王的书房够大,容纳几个人足以,王府公中一向紧张,母妃应该是知道的,能节省一点还是要节省一点。” 太妃的脸色变了几变。 她怀疑虞凌夜在点她。 夜儿昏迷时,她仗着夜儿不能主事,强行让偃青拿出公中的银子补贴给了方家。 凌王府的账面上,的确紧张得很。 太妃有些懊悔提及这个话题了。 “夜儿。”太妃转移到正题上。 “你也知道,距离最后的期限越来越近了,你外祖母和舅妈她们生了重病,卧床不起,你舅舅他们急得上火。” “今天你就给舅舅们个准话吧,天这么冷,也免得舅舅们来回跑。” 谢莺眠心道机会来了。 她对虞凌夜说:“天这么冷,先让舅舅们坐下喝杯茶吧。” 她将准备好的茶水一一端过去。 气氛僵硬,方正天正想找个台阶下。 他端起茶杯来,闻了闻味道,惊喜道:“这是雪霁茶?” “好茶,雪霁果然名不虚传。” 方正天喝过之后,其他人也跟着喝茶。 人们纷纷赞扬雪霁茶如何如何好。 被太妃搞僵的气氛恢复了热络。 等茶喝尽。 方正天才道:“夜儿,你也知道,三十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就算把方家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你不能眼睁睁见死不救啊。” 虞凌夜语气没什么波澜,听不出悲喜来:“你们凑了多少了?” 方正天一听这话,知道有戏,心里乐开了花。 这三十万两银子,他是一文钱都不想出。 但,他也知道,要是不表示表示,有点不像话。 方正天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我们凑了三万两。” “还差二十七万两。” “夜儿你看要不这样,我们砸锅卖铁再给你凑两万两,这样就还差二十五万两,你将这二十五万两在三天内给我们,如何?” 太妃在一旁点头:“夜儿,你舅舅心疼你,还帮你凑了五万两银子。” “只剩下二十五万两,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事。” 谢莺眠差点气笑了。 见过奇葩,这样的奇葩还是第一次见。 虞凌夜的舅舅们奇葩也就算了。 虞凌夜的亲生母亲,比那些奇葩亲戚还奇葩。 听他们的意思,反倒是这钱是虞凌夜的欠的。 还帮虞凌夜凑五万两! 没有十年脑血栓说不出这种蠢话。 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