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分外惊喜。 “他们都平安吗!” 瑞王点头。 “那些探子找到了吴白他们,据吴白所说,他们是分开行动的。 “但他很确定,幸得东山国太子相助,皇上体内的药人之毒已经抑制住,暂无毒发的危险。 “并且,皇后娘娘一直护在皇上身边,想来是不会有事的。” 长公主彻底松了口气。 “真是有惊无险呐!” 她的眉心舒展开,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瑞王也跟着她一块儿,展开久违的微笑。 “既然知晓帝后平安无恙,公主你也该回皇城了。” 他冷不防地另起话题,叫长公主没有一丝丝防备。 不过,她也晓得分寸。 边城如此混乱,自已留在这儿,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给那些将士们添麻烦。 这几日,光是给她每日准备热水沐浴,就很浪费他们的时间了。 更别说因着要腾出帐篷给她,他们睡得更挤了。 “你说的是,我的确该回皇城了。” 长公主弯唇一笑。 只要帝后无恙,南齐就还有希望。 她回皇城,还能帮忙盯着。 比如那些个胆敢趁乱夺位的。 再者,她离开皇城许久,母后肯定也担心坏了。 瑞王干脆道,“明日我就安排几个人,护送你回去。” 长公主拒绝。 “不用那么多人,最多一个侍卫就够了。我从荣州到这儿,还是一个人过来的。可别小瞧我。” 边城正是用人之际。 瑞王没有强求。 “好,明日我再为你送行,今夜早些歇息吧。” 帝后的消息传回来后,他这些日子的忧愁紧绷,也都缓解了,身上又恢复以往的宁和温润。 长公主离开后,瑞王单独召见柳华。 “有件事,我得交给你。” 柳华恭敬领命。 “王爷请吩咐!属下定当万死不辞!” 瑞王深深地望着柳华。 柳华跟了自已将近十年,绝对信得过。 随后,瑞王拿出那支金属制的长筒,郑重地交给柳华。 长筒外面已经重新封蜡,盖上了瑞王的私印。 柳华双手接过,带着几分不明所以,问。 “王爷,此物要交给何人?” “你去东山国,将此物交到皇上或娘娘手里。” 柳华顿觉此事的重要性。 他赶忙应下。 “是!” 瑞王叮嘱:“记住,除了他们二人,此物不能落到别人手中。若是万不得已,遇到非常情况,宁可将它毁了!” 柳华重重点头。 “是,属下记住了!”他收起那金属长筒。 瑞王拍拍他肩膀,对他寄予厚望。 “即刻启程,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此事。还有,活着回来。” 柳华眼眶酸涩,“是!” …… 东山国。 元老太爷等着萧煜的回复——是否愿意一起对付上官横。 却不料,一夕之间,城中流四起。 大街小巷里,都是关于药人之祸的事。 “之前只知道,南齐爆发药人之祸,没成想,根源在我们东山国啊!” “这是什么意思?” “南齐的药人,是从东山国运过去的!这说明什么?东山国也有那些可怕的药人,只要被它们咬一口,就会变成一样的药人!” 此话一出,群情激奋。 “什么!这也太可怕了!岂不是害人害已吗!” “谁能确保那些药人不会突然跑出来,在集市上乱咬人?” “养虎为患啊!” “南齐为着这事儿,要跟东山国宣战呢!他们放话,如果不交出药人之毒的解药,就要把边城的药人,全都送回东山国!” 有人不信。 “这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两国早已通商,只要商道没有被封,南齐就有法子把药人送过来!” 众人一听,立马变得惊惶不安。 这些流传到皇宫。 朝会上。 百官陆续谏,说的最多的,还是这药人之祸。 “皇上,南齐果真要把药人送来我国吗!” “皇上,外头都猜测,药人之祸,是您的授意,眼下人心惶惶,民愤难平啊!” “皇上,宫门外聚集着许多人,都要求东山国停止制药人,并且交出解药!他们中不乏大儒、医者、学子,闹得越来越大了。” 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 真是没想到,流的影响这样大。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道。 “皇上,还请您早做决断吧!若失民心,朝纲不安,社稷不稳啊!臣,死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