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武堂授课开始,众学子先介绍自已。 其中几位将领,凤九颜早已熟知。 那几位寒门子弟,她则一无所知,只听他们依次起身报名。 “学生陈振,襄南人士。” “在下霍仁,现居皇城,报国杀敌是我志向所在!” “学生沈国安,对孟少将军久仰大名!特为少将军做了首诗……” …… 轮到最后一人,那人起身,不似其他人说的那样多,却有股运筹帷幄的儒将气息,淡淡然道。 “在下刘衍。” 凤九颜抬眸看向那人,莫名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她又翻了翻此人的家世背景,看着并无什么异样。 刘衍的模样生得好,旁边的人打趣。 “刘兄这样的上了战场,敌军会以为是个美娇娘呢!” 众人哄堂大笑。 刘衍一点不恼,眼中透着淡淡的疏离。 好似任何人和事都无法左右他的情绪。 凤九颜肃然下令。 “安静些。” 众人这才噤声。 一位将领问。 “皇后娘娘,我们该称您为娘娘,还是孟少将军?” 凤九颜并未在帘子后授课,大方坦然地道。 “在教武堂,没有职位、尊卑,只有先生与弟子。” 刘衍率先起身,拱手行礼道。 “是,先生。” 他语气平稳,目光沉静如海,抬头后,一瞬不瞬地望着凤九颜。 两位先生授课时,凤九颜在一边旁观,默默记下每个人的受教秉性。 甄珍是这里唯一的女弟子,她心思不定,对兵法早已烂熟于心,就想听孟少将军教她如何打仗。 终于轮到凤九颜走上三尺台,甄珍顿时有了精神。 凤九颜第一句便是问他们。 “你们可知,何谓‘望军气’。” 有位将领道。 “古籍有云,望军气乃源于望气,是望气的一支。‘气’是一种高深莫测、凡人难以察觉的东西。 “只有天赋异禀,亦或者受过高人指点的人,才能‘看’得见。 “诸如,帝王之气、邪祟之气。 “这些看似虚幻缥缈的东西,落到军气上,就有了实处。望军气,便是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出敌军踪迹,甚至是敌军的规模。” 凤九颜不置可否,问其他人。 “还有么。” 一阵沉默中,那刘衍语气从容地补上。 “除了敌军规模,还有敌军的士气。私以为,这士气才是军气中的主要。” 凤九颜多看了他一眼。 “刘衍说的不错。发现敌军的踪迹与规模,对于你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并非难事,军中斥候即可为。 “这敌军士气,才是你们身为将领该探的,也只有你们能探。” 甄珍疑惑地发问。 “士气如何,该怎么观望?” 有那经验老道的将领开口。 “古人,士气高,则士卒畏惧法令、尊将帅令、战意高涨。士气低,则士卒心意不一、谣起、不遵法令、不敬将帅。” 说完,他又反问凤九颜。 “这些都是我们已知之事,您要教我们什么?” 嚣张点说,即,你还能教我们什么。 凤九颜没有多,只说。 “见微知著。望军气亦是如此。” 她随手点了个人上前,问其他人。 “如此一个人站在你们眼前,不知他过去,也没有看过他写的文章,你们可知,他眼下的士气如何?” 甄珍当即有所领会。 “先生,此人精气神极好,若将他看做是一个军队的士气,那定是好的!” 凤九颜问甄珍。 “你可打得赢他?” 甄珍看了看那魁梧的男人,有些动摇。 “应是不能。” 凤九颜淡然道。 “望军气。断对方之气时,也在下意识对比已方之气。 “真正的战场,从望军气就开始了。 “我们常专注于窥探对方之气,却从未细细看过自已的气。今日我要教的,便是望我军之气,亏则补、满则削。以彼方之气,探已方盈亏。” 有人提问,“先生,亏则补,学生明白,可为何满则削?” 凤九颜没有直。 “这个问题,明日你们作答。” …… 日暮将至。 凤九颜走出教武堂。 “苏……”阮浮玉突然冒出来,“皇后娘娘!” 侍卫们想拦下她,被凤九颜示意退下。 她许久未见阮浮玉了,视线落在其腹部。 真没想到,阮浮玉和瑞王会在一起。 阮浮玉自然而然地挽上她胳膊,悄声道。 “郎君,今日我可请了好些故友来,你可莫要推辞啊。” 凤九颜想到东方势他们。 药人一事,她正想与东方势好好商谈。 于是,她让侍卫回宫告知,而后与阮浮玉去了酒楼。 但,推开那雅间的门,看到里面坐着的人后,凤九颜的脸色顿时变了。 那一桌人全都站了起来,个个面色复杂,有欣喜,也有悲伤。 “苏幻……” “苏公子,不,苏姑娘。” “你们都错了,该称她皇后娘娘。”冷仙儿揭下面纱,望向凤九颜的眼神,颇为受伤。 这些女子,都是她那一朵朵“桃花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