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三千载,何时是归途?” 海边的一块礁石上,站着一位少年郎,少年面容冷峻,五官端正,面相西方,看着夕阳朝霞。 不时传来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海风吹动着少年郎的长发飞起,颇有一副侠客之感。 若是李慎在此一定会高歌一曲,苍海呀星秀~~~~偷偷楞昂秋~~~~~ 这名少年郎正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狄仁杰。 此刻狄仁杰看向西方,心中忍不住感慨,他已经来我国好几年了。 当初入纪王府,得到纪王的赏识,委以重任,执行倭国计划,本来以为时间不会太长,可没有想到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也不知道自已什么时侯能够回到大唐,他甚至有时侯在想纪王是不是把他给忘记了。 幸亏每月都有船只过来给他送物资,让他知道纪王还记得他。 “小郎君,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在他身后不远处站着数十名护卫,一名护卫头领走上前轻声的说道。 “陈太,你说我们什么时侯能回去?”狄仁杰转过身看向侍卫问道。 “小郎君,既来之则安之,纪王殿下派小郎君来此,足以证明王爷对小郎君的信任。 至于说什么时侯回去,小人相信纪王殿下自有安排。” 侍卫回道。 此人名叫陈太,是纪王府派过来保护狄仁杰的护卫首领,纪王府侍卫营利刃退役人员。 利刃的服役期比较长,侍卫营有一套专门的考核标准,利刃考核不达标,会被淘汰变成普通侍卫,普通侍卫考核不达标,才会被退役。 这个陈太是因为年纪大了,最后选择退役,他在利刃待了八年。 “呵呵,你说的对,王爷对狄某如此信任,狄某必定不会辜负王爷所托。 走吧。” 听到陈太的话,狄仁杰微微一笑,背着手往回走去。 在一众侍卫的保护下,狄仁杰回到大唐不夜城。 这里其实距离海边并不远,当初选地方的时侯就是特地选的这个地方,而且在北面还有一个港口临近大唐不夜城。 进入大唐不夜城,里面已经开始点起了火把,四处灯火通明,并且不断的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 “见过小郎君。” “见过小郎君。” 入城之后,沿途不少人给狄仁杰行礼,这些人穿的都是大唐的服饰。 狄仁杰一一点头,继续向内城走去。 大唐不夜城是按照九宫八卦图的样式建设的,跟青海要邑一样,分外城,中城和内城。 外城是工坊,军营,中城是娱乐,购物消费区,内城则是大唐人永久居住的地方, 这是李慎特别安排的,故意把人分出三六九等,哪怕是一个在大唐的贱籍商贾,来到这里也要比外面的倭国贵族高贵。 “参见小郎君。” 进入中城,迎面过来一位中年人。 “刘管事不必多礼。”这次狄仁杰开口客气道。 “启禀小郎君,已经安排好了,中城很快就会关闭城门,劳工会干到亥时。” 刘管事行礼禀报。 “嗯,纪王殿下有令,要加快进度,那就让劳工干久一点,到时多给他们发一斗米就是了。” 狄仁杰点了点头。 “小郎君,小人就是有些担心他们守不住这个强度,一天八个时辰的劳作,哪怕午时歇息半个时辰,也要干七个半时辰, 这样让会不会闹出人命?”刘管事担心的说道。 “刘管事,你是纪王殿下亲自点名派过来协助狄某建设这座纪王城的。 因为你有管理十万劳工的经验,你又参加过青海要邑的建设。 不过你别忘记了,这里是倭国,不是我大唐,就算是死人了,又不是我大唐的百姓,纪王殿下不会怪罪的。 我们现如今的任务就是在入冬之前建设好纪王城,这座城已经建设的够久了,纪王殿下也等的够久了。” 听到刘管事的话,狄仁杰脸色一板,正色说道。 眼前的这个刘管事是纪王府专门派过来协助他的,名叫刘苏,是建造青海要邑的管事。 有建造大城的经验。 “是是是,小郎君说的是,小人忘记这是在倭国了,还望小郎君恕罪。” 刘管事连忙点头哈腰的赔罪,他也是有所顾忌,当初在青海道死了人,就惹来纪王殿下的震怒。 所以才会向狄仁杰建议。 不过狄仁杰是这里的总管事,既然他这么说了,刘苏也就不怕了,反正有事不用他去顶着。 “无妨,刘管事也是怕劳工死了,我们缺少劳作的人,狄某能够理解。 刘管事去忙吧。”狄仁杰微微一笑。 “多谢小郎君。小人告退。”刘管事行了一礼。 等刘苏走了以后,狄仁杰带着人四处看了看,查看进度和质量。 城墙已经建好了,中城的民居也差不多,现在正在建造一些商铺还有地面的铺设。 这座城池的建造非常复杂,单单是地下排水工程就干了很久,纪王要求下雨的雨水要排放入海。 还有房子的建造,纪王要求地基要深,纵横四道地梁,说是预防地震的。 就连城墙都挖了两丈的地基,要不然也不会耽搁这么长的时间。 转了一大圈之后,狄仁杰带着人回到了城主府。 “见过小郎君。” 城主府里的一些小吏见到狄仁杰行礼。 “通知下去,明日所有管事来此议事。 你们也早些歇息去吧。” 狄仁杰点头吩咐道,自已没休息,这些人自然也要等着自已。 “是。”几人答应了一声之后,各自离去。 狄仁杰回到了自已的住处,直接来到书房,拿出书案上的一个本子翻开后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他要把今天的事情记录下来,日后好给纪王殿下审查,相当于工作日志。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 太阳刚刚升起,劳工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纪王府招募了十几万的劳工,工钱以粮食结算,而劳工也可以拿粮食到管事那里换取大唐的铜钱。 因为大唐的铜钱很值钱,很多家族都会高价收购。 倭国的百姓不少人都会拿粮食换成铜钱,在卖给那些地主大名,然后再用换来的东西向地主大名购买粮食。 虽然买的粮食没有大唐的粮食好,但胜在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现在骗你们点评论好难啊。)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