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我在80年代倒插门当后爸> 第21章 成名人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成名人了!(1 / 1)

虽说苏楠很明显属于正当防卫,还有钢蛋和陈奎的证。 但毕竟是重伤了两个人。 派出所所长也不敢轻易放人。 苏楠在派出所呆了两天,因为确实是为了救儿童而伤人,所以派出所也没为难他。 关了两天就放了出来。 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出去了。 很多人都听说了苏楠的事迹。 为救儿童以一敌三,重伤两人。 一时之间,苏楠竟然成了名人。 所有人对苏楠都很佩服。 对苏楠态度都很恭敬。 苏楠出派出所出来的第二天,市日报的记者孙琳琳就来采访他。 还是个挺漂亮的女记者。 约有二十出头,长得清秀可人,一头乌黑的秀发扎成了马尾。 孙琳琳就向苏楠询问了一下案发时的情况。 苏楠和她说了一遍,孙琳琳记录得很认真。 然后抿嘴一笑。 “苏楠,能为了救儿童与三个歹徒搏命,你真是大英雄啊。” 苏楠就说:“我算什么英雄,我和钢蛋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是我未婚妻的养子,就算是死,也要救他。” “啊?孩子不是你亲生的啊。” 苏楠一笑。 “我都没结婚呢,哪里有儿子啊?” 孙琳琳又是一笑,脸颊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苏楠发现,孙琳琳很爱笑。 而且笑起来很可爱。 孙琳琳又问了苏楠当时的一些想法。 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她才将笔记本收起来。 “问你个私人问题。” “听说你要倒插门,一结婚就要当后爸,你是怎么想的?” “按说以你的条件,不至于娶二婚带孩的,还倒插门啊。” 苏楠神色一凛,毫不犹豫地回答。 “倒插门怎么了?当后爸又怎么了?” “只要我们相爱就够了,真正的爱情可以冲破任何世俗的枷锁。” 孙琳琳心头一跳,看苏楠的眼神有些异样。 显然,苏楠的话触动了她的内心。 她没有想到,一个扎根于农村的青年,竟然说出这种有情有义,又如此浪漫的话。 孙琳琳就想,为了亲人而奋不顾身,勇于与持刀歹徒搏斗。 苏楠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 可惜,这样的男人,自己之前就怎么没有遇到呢? 孙琳琳心中有些伤感。 不过她还是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孙琳琳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给了苏楠,同时要了苏楠饭店的电话。 二人约后,以后常联系。 孙琳琳走的时候有些伤感。 苏楠也不明白,本来那么开心,那么爱笑的孙琳琳怎么一下子就变了呢。 ********** 几天后,《江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关于苏楠勇斗歹徒的专题报道。 报道中详细描写了苏楠与歹徒搏斗的经历。 文章的最后还号召全市人民向苏楠这样有爱心,有正义感的好青年学习。 总之,这篇报道把苏楠的形像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江城日报》是江城市的机关报,也是江城政府的喉舌。 这篇报道在整个江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江城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苏楠的名字。 福满家酒楼内,苏楠看着《江城日报》上关于自己的报道,心里就琢磨开了。 80年代的传媒远不如后世那么发达。 前世,自媒体铺天盖地,什么头条、快手、抖音,b站。 人们可以用来宣传的平台到处都是。 而传统媒体的纸媒和电视影响力却日薄西山。 但现在是80年代啊! 老百姓能买得起电视的都不多。 传统的纸媒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搞定了纸媒,就相当于拥有了流量密码。 而拥有了流量和曝光度,自己的生意一定能蒸蒸日上。 特别是自己要去江城市区开超市。 如果有媒体进行宣传,那一定可以踢开这头三脚。 和孙琳琳的关系绝不能断。 以后去市里,没事的时候请她吃饭,玩玩,先建立起长久的联系再说。 苏楠对这个时代的政策也了解一些。 他知道,87年的年初,国家对百货售卖已经彻底放开。 农村的老百姓购买生活用品,供销社已不是唯一的途径。 私人也可以办小卖店,出售日常生活用品。 国家政策城市里一般都会先行。 现在连农村都放开了,在市里开超市一定没问题。 而福满家大酒楼的生意已上了正轨。 这饭店,用日进斗金形容也不为过。 每个月都能赚上大几千的纯利润。 这个生意苏楠当然不想让给别人。 苏楠也看出来了,二丫脑子好使,为人也正直。 自己如果到城里开超市,这福满家大酒楼就交给她打理。 当然,苏楠清楚一点,人性都是有弱点的。 光凭感情做纽带让别人不贪不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杜绝店员们中饱私囊。 苏楠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每个人都入股。 苏楠给了二丫一成干股,其余店员每人半成干股。 每年年底,拥有股份的店员都可以通过股份分到红利。 不要小瞧了这半成干股的红利,一年最少也要几千块。 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额财富。 当然,如果这个店员离开,这股份苏楠将会收回。 这样一来,酒楼兴旺与否与每个店员的利益息息相关。 店员们也可以相互监督,自然不会出现中饱私囊的事情。 就算出现,也很快就有人向自己告发。 苏楠说干就干,立即把店员们召集起来,说了自己的决定。 这些店员们一听苏楠要给他们干股红利,一个个眼睛直冒小星星。 酒楼的生意这么红火,日进斗金。 虽说具体的数字他们不知道,但他们都知道,这半成的干股,绝对顶得上别人几年的收入。 一时之间,人人对苏楠感恩戴德,干劲十足。 苏楠于是将福满楼酒楼的事交给了二丫。 二丫成了酒楼的经理。 随后,苏楠开着车来到了城里,准备找个地方开超市。 苏楠思来想去,农贸市场的地点不错。 人流大,而且来农贸市场的都是购物的。 如果在农贸市场内开一家超市,生意绝对火爆!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