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妄折春枝> 第179章 日日往你堂兄妾室院里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日日往你堂兄妾室院里跑(1 / 1)

b“十之八九是中了毒,只是这毒颇为蹊跷,我一时竟看不透其中门道。” “起初我还道是杨世子终于按捺不住动了手,谁曾想……下毒手的竟是杨二郎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 “说来也怪,这些年虽未刻意打探庆平侯府内宅之事,却也听闻杨二郎夫妇琴瑟和鸣。侯夫人待这娘家侄女更是亲厚,不仅从未为难,还让她与杨沈氏共理府中庶务。这般情状,怎会闹到要取人性命的地步?” “莫非杨二郎夫人是在不知不觉间被人当了刀使?” “荣明熙,你给我分析分析。”徐长澜轻抿茶汤,指尖摩挲着青瓷盏沿,忽将茶盏往案上一顿,竹筒倒豆子道:“更要紧的是,你又为何要如此费心地搭救杨二郎。” “若再用那套乐善好施,慈悲心肠的说辞来搪塞我,休怪我袖手旁观,任他自生自灭。” 荣妄剑眉微挑,唇畔噙着几分玩味的笑意:“徐长澜,你这张嘴倒是愈发聒噪了。说来徐老院判当年力阻你入仕,果真是慧眼如炬。” “方才,我与枝枝细论此事,我们都觉得杨二郎那位夫人绝非任人摆布之辈。她所求的不是儿女情长举案齐眉,图的也不是后宅方寸之地?” “她要的,是整个庆平侯府的权柄。” “至于为何要救杨二郎......” 荣妄蓦地低笑一声,指节轻叩案几:“我既已做了捕蝉的螳螂,受不了暗处还藏着坐收渔利的黄雀?” “我的如意算盘,岂是那么容人偷偷摸摸捣乱的。” 徐长澜瞪了荣妄一眼:“你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 还是在隐晦地骂他。 旋即,又道:“还枝枝……” “方才不是还冠冕堂皇地唤她裴五姑娘吗?” 荣妄:“这是重点吗?” “重点是,你好生钻研钻研杨二郎身上的毒,万不能让他就这么利索索死了。” 徐长澜没好气道:“先用膳。” …… 成府。 竹楼。 “你......”成老太爷看着成景淮,面容上罕见地浮现出几分茫然。他叱咤风云半生,见惯了风浪,头一回生出一种近乎荒谬的失语感。 “你与裴桑枝既有患难与共的情谊,又曾险些订立婚约。老夫本也有心成全这段良缘,可你……” “可你,非但不诚心悔过,求得裴桑枝宽宥,反倒日日往你堂兄妾室院里跑!” 说到此,成老太爷猛地拍案,茶盏震得叮当作响,声音控制不住地拔高:“送炭火?赠被褥?这般殷勤备至,究竟存的是什么心思,是哪门子道理!” “春姨娘用得着你怜悯吗?” “你还想不想跟裴桑枝成婚了!” 他原以为,三房虽是庶出,却难得出了个可堪造就的后起之秀。不仅才学过人,更难得的是心有圭臬,既不为利欲所惑,亦不因年少气盛而莽撞行事,倒是个难得的明白人。 可这才过了多久,成景淮就糊涂成这样。 成景淮双唇微颤,几番欲又止,终是垂下眼帘低声道:“祖父容禀......” 话未出口,先自失了三分底气。 “桑枝她亲口说从未对孙儿有过半分心思。” 成老太爷冷笑:“这便是你对裴春草嘘寒问暖的缘由?莫要让老夫后悔将你接回上京,倾尽心血培养。” 成景淮面色惨白如纸,十指深深掐入掌心。几乎要脱口而出,将登门永宁侯府时裴桑枝那番诛心之尽数道与成老太爷知晓。 可喉头滚动间,那些话语却似千斤巨石哽在胸口。 他终是怯了。 犹豫再三,成景淮颓然垂下头,连衣袖都在微微发颤,哑着嗓子深深作揖道:“祖父,孙儿这就去寻桑枝……” “求她……求她消消气。” 扪心自问,他还是很不习惯桑枝凌驾于他之上。 求…… 他求桑枝…… 成景淮的心头说不出的挫败和落寞。 成老太爷目光如炬,将成景淮上下打量一番,冷笑道:“就凭你这般模样,也妄想越过荣国公,摘得那高门贵女,抱得美人归。” “你的赤诚之心何在?” “你的磐石之志何在?” “是这上京城的锦绣繁华,蚀了你的肝胆,软了你的骨气吗?” “莫要去丢人现眼了。” “你难道还看不明白?裴春草与裴桑枝早已势同水火,断无转圜余地。” “你一面摇摆不定地怜惜心疼裴春草,一面又痴心妄想维系与裴桑枝的婚约。莫非真当裴桑枝是个眼盲心瞎的蠢货,看不出你这般龌龊心思?还是自以为风流倜傥,全天下女子都该对你青眼有加?” 他的孙儿们有何资格去攀扯她的后辈。 不配的。 倘若他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地要将成景淮与裴桑枝强行捆绑,只怕日后九泉之下,更无颜面对清玉的亡魂。 “景淮,你好自为之吧。” 蓦地,成景淮的心头笼罩上一层不祥的薄雾,失声道:“祖父,您不管孙儿了吗?” “姻缘天定,终究非人力可强求。”成老太爷的叹息在竹楼里幽幽回荡。 声音里沉淀着数十载光阴都未能消解的怅惘,沉重得让成景淮难以参破。 成老太爷心想,他与清玉之间,隔着的何止是岁月?分明是造化弄人的天堑。 一直都差了些缘分。 当初,他不过是区区光禄寺少卿之子,府中乌烟瘴气,门楣黯淡无光,连体面都维持不住。而清玉虽贵为帝女,却是深宫里最不起眼的一颗杂草,靠着谨小慎微、恭顺乖巧在宫墙夹缝中求存。贞隆帝甚至想一道和亲旨意,将清玉如浮萍般推向塞外苦寒之地,断送清玉的一生。 那时的他,既无显赫家世撑腰,亦无滔天权势傍身。即便倾其所有,也给不了清玉在吃人的皇城里安身立命的资本,更不足以让清玉的日子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有在权势富贵里纵横的底气。 因此,他并非清玉心中的首选。 清玉最终舍弃了他,选择了裴余时。 纵使他万般不甘,也不得不承认,裴余时确实比他更合适。 裴余时啊…… 是永宁侯府的世子,礼部尚书的外孙。 两位舅舅,一位是国子监祭酒,一位是京畿卫都指挥使。 唯有这样的家世,才能为清玉插上翱翔的羽翼; 唯有这样的权势,才能让清玉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曾经,他最大的奢望不过是能委身于清玉做个面首,亦或盼着裴余时早些归西,好让他取而代之。 造化弄人。 如今,他欲将这份萦绕半生的遗憾在后辈身上寻得弥补,怎奈朽木难雕,终是徒劳。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