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0章:天和!(1 / 1)

这名年轻人话音刚落,群情激愤。 “大圣贤!苍天已死!咱们反了吧!” “大哥……”南宫无痕神情凝重。 他的大哥南宫无定,天和教核心人员,大圣贤之下第一人。 天和教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南宫无定的尽心擘画,尤其是将白糖和符水送入米汤的手段,效果远胜只加米汤的符水,也因此让大圣贤的“符水治病”被天下人传得神乎其神。 大圣贤环顾愤怒的众人,喟然长叹。 “起义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徐州那边我们必须放弃。” “为何放弃徐州的起义?”众人不解。 那里曾经是民生凋敝的绝望之地。 南宫无痕解释道:“如今的徐州,简直堪比世外桃源,军民一心,忠于梁萧,那里早已没有了天和教生存的土壤。” 众人一愣。 南宫无定沉声道:“就算徐州不能起义,观江南各地之现状,我们也绝对不能无动于衷!爷爷他老人家年事已高,不能再拖了!” 他话音刚落,众人纷纷附和。 每个人看向大圣贤的目光充满敬仰与悲痛。 大圣贤已经年逾古稀,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在他有生之年为他实现他的愿景! 大圣贤叹道:“如今徐州遭遇强敌,若是我教起义,朝廷亦将丧失支持徐州的可能,徐州可能因此沦陷,生灵涂炭,非我所愿……” 众人更是不解。 “大圣贤!那梁萧终归是帝王将相之一,与我们是天然对立的,为何要怜悯他!” “武朝现状,不破不立!欲成大事,牺牲难免!” 南宫无痕连忙解释:“爷爷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可以先等朝廷出兵,渡江支援徐州之后,咱们再发动起义,如此也可减少在江南起义的阻力,势如破竹!” 众人若有所思,似有些意动。 但以南宫无定为首的数名核心教众仍是辞激烈。 “爷爷!去年就让梁萧收容了大量的江南流民,从而拖慢了我教起义的步伐!无论如何,今年咱们必须吸取教训,更不能有妇人之仁!” “爷爷,难道您要放弃自己和全教的宏愿?” “换个角度想想,梁萧直面强敌,也无力支援朝廷,正是本教的绝佳机会!小妹,你说说看!” 南宫无定的分析,也很快引发众人的共鸣。 “必须尽快发动起义,不能给梁萧喘息之机!” 众人又看向南宫琉璃。 这位过目不忘的圣女,聪慧过人,已经赢得了所有教众的尊敬。 南宫琉璃成为了现场焦点,终于开口表态,一改往日的稚嫩,竟显示出与其年龄完全不符的成熟。 “起义势在必行……但这一次不能指望通过一个地方起义来带动其余各地,应该通知其他各地,约定时间,同日起义!” “如此,既能等待江南出兵支援徐州,而因此导致后方空虚,也可以给江南百姓时间,让他们看看,今年依旧丰收的江南却是依旧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何愁民心不归?” 这一席话,让全场众人茅塞顿开。 “圣女所极是!” 南宫无定神色稍霁,也欣慰一笑:“小妹看得长远,思虑周全,等爷爷百年之后,天和教就指望你的领导了。” 南宫琉璃只是微微点头,一不发。 那道抢亲时豪壮语的绝世身影,一直萦绕在她心中,让她变得迟疑了。 这也是她能提出的最稳妥的建议,剩下的,就不是她和爷爷能够掌控的了。 各地约定日期,光是这一趟来回传信,就需要两个月左右。 两个月的时间里,若是朝廷还不能支援徐州,那他和徐州只能自求多福了。 若是朝廷支援徐州,天和教起义的阻力将因此大减,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可能变得更加混乱…… 大圣贤望着激动的众人,回想起自己半生飘零所为何事,目光矍铄。 与在场众人讨论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 “就选在来年正月初一吧,那一年正好是甲子年,这片土地也理所应当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变!” “各地便以‘替天行道,开创人和’为号,于正月初一同时起义。” 众人满怀希冀,纷纷应和。 “正月初一确实是良辰吉日,那些达官贵人忙着过年,必定因此放松警惕!岁在甲子,大事可成!” 以天和教总部为,在大圣贤的支持下,派遣密使,前往江南各地联络教内头目,约定起义日期与起义口号…… 此时,梁萧正坐镇应天郡,训练精兵的同时,了解天下大势。 云家那边已经送来急报,陈兵江岸,遥相呼应,以示支持。 不管怎样,此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西秦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能随意集中所有兵力突袭徐州。 作为答谢,徐州往云家的控制区送去白糖和海盐,总价值超过一百万两白银。 毕竟,今年云家往徐州运粮解困,他还需要好好答谢一番。 校场上,梁萧站在高台上,看着训练得如火如荼的天策军将士,欣慰点头。 经过改革与努力,徐州军队今非昔比,他有足够的自信以徐州之地争衡天下。 如今的徐州非常需要一场战果辉煌的大胜,从而改变天下大势! 这场大胜的前提,是徐州不能折损太多兵力,让西秦趁虚而入,惨胜犹败。 为此,他日夜督训和演练阵法。 骑上白龙影的话,沛郡离这里只有一天的路程,但他已有半个月不曾回家。 妻子们都在家里养胎,后方有卓子房、钟离修等一众骨干同心协力,可保万无一失,至少能够等来他的支援。 站在梁萧身侧的靖云生望着台下军容整齐的队伍,难掩一脸狂喜。 “主公,若无意外,匈奴那边应该已经集结重兵,以步军攻城,骑兵围点打援以阻隔我军支援,琅琊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强攻!西秦人一定会支持匈奴人大量的粮草和军器,以促成鹬蚌相争,他们好坐收渔利!” 梁萧面不改色,道:“我军固然是天下精锐,但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必须谋定而后动。” 讫,梁萧又从桌上取来一幅崭新的地图摊开。 “我已有良策。”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