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穿越历史>唐末从军行> 第196章 回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 回信(2 / 2)

纳妾之事,非但不忌,反觉欣慰,还望夫君切勿忧虑,家中饮食起居皆有人照料,君勿挂念,一切以军国大事为紧。”

看完信后,陈从进轻叹了口气,随即又提笔给李芳霏写了回信,言只要幽州无大事,到了九月份,在娘子生产之前,他便会赶回妫州。

写完信后,陈从进吩咐人,将此信,快马传回妫州,随后,陈从进收拾心情,继续原先的计划,前去视察新落成的武学堂。

武学堂建成后,由于军中大将的子弟,纷纷入学,孩童人数,也从原定的五十人,变成了一百二十六人。

再加上要给军中队头及以上的军官,提供进修,因此,武学堂所需用地,已经不是一处普通宅子所能满足的。

陶师琯亲自在城中转悠了好几日,才寻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在城西处,以节度府的名义,购置了两座相邻的宅子,并打通围墙,进行改造。

用了十余日的时间,便改造完毕,在大门口挂了个《幽州武学堂》的名头,让人一看,便是一目了然。

场地有了,孩童学子名单也已经汇整,教导学子文化课的教谕,萧郗也已经安排妥当,学堂文教谕,共计三人,每人每月给钱帛三贯,逢年过节,还另有赏赐,这个待遇,也算是妥妥的高工资了。

孩童的武教谕,职责只是对孩子们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这些人选那更好找,从原先军中因伤退役的军卒担任即可。

虽然这个学堂还未开学,陈从进兴匆匆的跑去看,也只是看看个寂寞,不过,即便武学堂还只是个雏形,但陈从进依然希望,这能成为自己日后最为重要的军事人才基地。

若是自己能走的更远,陈从进相信,现在还籍籍无名的武学堂,将来有一天,也许会像黄埔军校一样,军中大将皆出于此。

至于会不会形成小团体,这在任何时代都不可避免,人总是会不可避免的相聚成团,或是和某人交好,若是看某人不顺眼,其实都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

眼下夏税已经陆陆续续的从各地送往幽州,离的近的,比如蓟州,涿州,檀州,顺州等地的钱帛,已经送至府库,离的远的,比如妫州,平州等地,估摸着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看着府库里的钱帛逐渐丰满,陈从进便有些心痒难耐,因此,他让节度府上的官吏,编制一个预算出来,也就是养军,官吏,政务运转的开支除外,夏税还能剩多少钱能让自己所支配的。

而等萧郗将这所有的收支都计算后,汇报至陈从进,其言,夏税再加上盐税,养军,按旧例发赏,再留出幽州官吏的开支,以及一些额外开支,萧郗表示,今年能结余个五万贯左右,便已算是不错了。

五万贯,这笔钱,说少也不算少,陈从进琢磨着,这钱该怎么花,才能算是花在刀刃上。',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