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华早就提出了a抓b射导的战术体系,所以咱们国家已经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并且有了一些成果了。
现在军方的专家没用多大力气,就把导弹给纳入到战术平台当中。
另外一边,导弹专家已经对这十颗导弹进行了充分的检测,确认导弹具备作战能力。
于是挑了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马山邀请刘华前往西北的空军基地,一起欣赏他的杰作第一次参与战斗的全过程。
跑道上听着一架崭新的j10,看着就威武,两边翅膀下面各挂载了一枚为民导弹。
现在还是为民,等到真正实际数据测算出来那以后,那就不会再是这个名字了,按照我们国家的命名规则,这次款空空导弹会被命名为霹雳几。
刘华坐在塔台,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启动了。
总指挥看了下面军官递上来的文件,现在机场的一切条件都满足起飞条件。
于是他拿起话筒:“10344,10344,现场空域一切状况良好,可以起飞。”
就看见战斗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同时刘华注意到,旁边一个跑道上有一架更大的飞机也在滑行,仔细一看,背上背了一口大锅,应该是预警机。
马山注意到刘华的目光,笑着解释:“这一次也顺便试一下你那个a抓b射导的方案。”
两架飞机拔地而起,一前一后,朝着实验空域飞去,一会儿功夫就没了影子,只能在雷达上查看情况。
现场气氛很紧张,突然机场的雷达兵开始报告靶机出现,并且同时把靶机的坐标传输给了战斗机和预警机。
马山拿起话筒,对战斗机飞行员说道:“只要靶机处于设定范围之内,可以随时进行射击。”
马山的话刚说完没几秒钟,雷达操作员就喊道:“导弹已经发射了,战斗机开始退场,预警机进行引导。”
雷达操作员的话音还没有落,另一个操作员就喊道:“导弹准命中靶机,靶机已经从雷达上消失。”
实验空域下方的还有实时观测的人员,通讯频道里传来他们的声音:“靶机当场解体,导弹试验成功。”
塔台上面是一片欢呼,通讯频道里面也传来欢呼。
马山笑着说:“现在说成功还为时为太早,释放第二架靶机,测试一下导弹的极限性能。”
“靶机出现。”
“导弹发射。”
“命中目标,靶机解体。”
战斗机返航的时候,塔台里的专家包括刘华都拿着分析结果仔细的阅读。
“刘院士,导弹员比想象的还要优秀啊。”孙光明笑着说:“飞行三百八十公里击中目标。”
刘华笑了笑:“这只是初步的测试,说优秀还是为时过早,还要有一系列的测试才能下定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