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支撑一场国战的,不仅仅是士兵的血勇和民间的义愤,更需要庞大的钱粮物资和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支持。
gt江南。
gt这个时代真正的财富与人才渊薮,尚未被战火波及的膏腴之地。那里盘踞着根系庞大、影响深远的世家大族。他们的态度,将决定这个新生政权的根基是否牢固。
gt一封封措辞各异、但核心只有一个——“求援”“求庇护”“求表态”的书信,如同雪片般飞向江南各大世家。
gt回应,很快来了。
gt并非想象中的箪食壶浆,也非慷慨解囊。
gt而是试探。
gt江南苏氏、杭州钱氏、明州史家、镇江刘家…几家在江南跺跺脚地皮都要颤三颤的巨族,不约而同地派出了家族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联袂而至应天。
gt名义上,是“拜谒康王殿下,慰问王师”。实则,是来看风向,来掂量这个在废墟中挣扎站起的“康王”,值不值得押上家族百年的基业!
gt府衙内堂。气氛凝重。
gt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上好的江南龙井散发着清香,精致的糕点摆满了案几。
gt几位世家代表分坐两侧,衣着华贵,气度雍容,与堂内尚未散尽的硝烟味和韩世忠、张宪等人身上浓烈的行伍气息格格不入。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乃是苏氏当代家主苏颂的族弟,苏辙。他捻着胡须,眼神平静中带着审视。
gt“殿下于危难之际,砥柱中流,力挽狂澜,收拢溃军,整饬吏治,实乃我大宋之幸,万民之福。”苏辙的声音平缓,带着江南士族特有的文雅腔调,开场白滴水不漏。
gt“然,”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金虏势大,铁蹄踏破两京,二圣蒙尘北狩。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殿下欲以应天一隅,抗北虏倾国之兵,挽狂澜于既倒…老朽等感佩殿下壮志,然亦不得不为江南百万生灵计,为宗族绵延虑,敢问殿下…前路何在?凭何制胜?”
gt堂内落针可闻。
gt韩世忠眉头紧锁,虬髯微颤,强忍着拍案而起的冲动。王德侍立在我身后,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张宪按着腰刀,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这几个看似文弱、实则手握江南命脉的老狐狸。
gt凭何制胜?
gt问得好。
gt我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瓷器与木案发出清脆的磕碰声。
gt目光扫过堂下几位世家代表或探究、或忧虑、或隐含不屑的面孔。
gt没有直接回答苏辙的问题。
gt而是站起身,走到堂中悬挂的那幅巨大却残破的《大宋疆域图》前。图上,代表金兵的黑色箭头,如同狰狞的毒蛇,已经吞噬了大半河山。
gt“苏老所言极是。”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金虏铁骑,确然锋锐。我大宋积弊百年,武备松弛,吏治***,一朝倾颓,非战之罪,实乃***!”
gt这话一出,几位世家代表脸色微变。如此直指中枢、否定祖制的话,从一个亲王口中说出,简直大逆不道!
gt“然,”我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刺苏辙眼底,“金虏所恃者,不过一时之蛮力!其所行,屠城灭户,毁我宗庙,掳我君王,此乃禽兽之行,失道寡助!其根基在北地苦寒,入我中原膏腴之地,如无根浮萍,纵能逞凶一时,岂能长久?!”
gt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gt“而我华夏,文明千载!文华鼎盛!物阜民丰!江南之地,更是天下粮仓,财赋半壁!此乃我族立身之基,复兴之本!”
gt“诸位长者所虑者,无非是投效本王,恐引来金虏报复,玉石俱焚。”我走到苏辙面前,目光灼灼,“可本王要问诸位——金虏贪婪,如同饕餮!今日可掠汴洛,明日岂会放过江南这膏腴之地?待其铁蹄踏破长江,诸位百年积累的良田美宅、万卷藏书、娇妻美妾、子孙基业…是拱手献于豺狼,以求一时苟安?还是奋起一搏,以手中钱粮,家中子弟,助本王铸剑犁,练强兵,将豺狼拒之于国门之外,保宗族百年太平?!”
gt“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若亡了,诸位这江南世家的富贵尊荣,不过是金虏砧板上的鱼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gt“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苏辙捻着胡须的手指停住了,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浑浊的老眼中光芒剧烈闪动。其他几位代表也纷纷变色,交头接耳。
gt“至于凭何制胜?”我走回主位,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乱跳,“凭的便是这血海深仇凝聚的军心!凭的是江南钱粮铸就的坚甲利刃!凭的是本王手中这柄杀过金狗的剑,和身后这三万敢与金狗拼命的儿郎!更凭的是——”
gt我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开天辟地般的决绝:
gt“一个全新的国!”
gt“一个不再是君王一人独断乾坤,而是集天下才智之士共商国是的国!”
gt“一个不再是士大夫空谈误国,而是军功授爵、能者上位的国!”
gt“一个不再是君权神授、生杀予夺,而是君权民授、依法而治的国!”
gt“本王称之为——大宋第二帝国!”
gt“在此国中,君王为元首,总揽国政,统帅三军,承天命而御万方!”
gt“然,”我目光扫过几位代表震惊无比的脸,“君王之下,当设‘共治堂’(议会)!由天下各州府推举德才兼备之贤良、功勋卓著之将帅、通晓百工之匠师、乃至为国输粮捐资之巨贾代表,共同组成!凡国之赋税征纳、律法修订、官吏任免、战和之决断…皆须经‘共治堂’审议,君王签署,方可施行!君王若有失德悖法之举,‘共治堂’有权弹劾,另立贤明!”
gt“共治堂下设‘理政院’(内阁),由共治堂推举贤能担任各部主官,具体施政,向君王与共治堂负责!”
gt“此非虚言!本王今日便可与诸位歃血为盟,立下‘万民约法’(宪法)!将此国体,昭告天下!凡我大宋第二帝国之民,无论士农工商,皆受此约法庇护!凡我帝国之官,无论尊卑,皆须遵此约法而行!君王亦在此约法约束之下!”
gt死寂。
gt绝对的死寂。
gt炭火噼啪作响。
gt苏辙手中的茶盏“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湿了他的锦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他死死地盯着我,苍老的脸上肌肉抽搐,眼神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茫然,随即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推演和计算!
gt君王与士绅共治?议会?内阁?约法?君王也在法下?
gt这…这简直是亘古未有之奇谈!颠覆了千年来的君臣纲常!
gt可…可细细咀嚼,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将江南世家的利益和话语权,以“共治堂”的形式,堂而皇之地嵌入帝国权力的核心!不再是依附皇权的“士大夫”,而是真正拥有决策权的“共治者”!这诱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他们忽视那离经叛道的表象!
gt杭州钱家的代表,一个精瘦的中年人,眼中精光爆闪,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在飞速盘算着家族在“共治堂”中能攫取多少席位和话语权。
gt明州史家的代表则激动得脸色潮红,他们家族以海商起家,富可敌国却地位尴尬,若能凭借财力跻身“共治堂”…那将是真正的鲤鱼跃龙门!
gt韩世忠、张宪等人也是目瞪口呆。他们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共治堂”、“理政院”,但他们听懂了“军功授爵”、“能者上位”!更听懂了这新国体对凝聚力量、对抗金狗的滔天好处!韩世忠眼中的震撼,渐渐化为一种近乎狂热的信服!
gt“殿下此言…当真?”苏辙的声音干涩无比,带着巨大的不确定和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gt“君无戏言。”我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顿,“本王今日之言,便是大宋第二帝国之国本!可即刻立下血誓文书,昭告天地祖宗,传檄天下!江南诸姓,凡愿入此‘共治’者,皆为本帝国开国柱石!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gt沉默。
gt令人窒息的沉默在堂内弥漫。只有炭火燃烧的噼啪声和几位代表粗重的呼吸声。
gt利益!生存!权力!未来!
gt无数念头在几位世家巨擘的脑海中激烈碰撞。
gt终于。
gt苏辙缓缓站起身,动作有些僵硬。他没有看我,而是转向其他几位代表。目光交汇,无声的交流在瞬间完成。
gt杭州钱家代表微微点头。
gt明州史家代表用力握紧了拳头。
gt镇江刘家代表深吸一口气。
gt……
gt苏辙转回身,面向我。这位历经宦海沉浮、见惯风浪的江南名宿,此刻竟有些微微颤抖。他整理了一下被茶水打湿的衣袍,然后,在韩世忠、王德、张宪等人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
gt缓缓地,却是无比坚定地,一揖到地!
gt声音苍老,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响彻内堂:
gt“江南苏氏,愿附殿下骥尾!倾全族之力,钱粮、子弟、船坞、工匠…凡有所需,无有不从!共铸大宋第二帝国!共抗金虏!复我河山!”
gt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gt“杭州钱氏,愿附殿下骥尾!”
gt“明州史家,愿附殿下骥尾!”
gt“镇江刘氏,愿附殿下骥尾!”
gt……
gt一声声代表着江南庞大势力的效忠宣言,如同惊雷,在这应天府衙的内堂炸响!又如同奔涌的洪流,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犹豫和隔阂!
gt韩世忠猛地一拳砸在身侧的柱子上,虬髯怒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gt张宪按着刀柄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眼神亮得吓人!
gt王德张大了嘴,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感觉像是在做梦!
gt我站在原地,承受着几位江南巨擘的躬身大礼。
gt脸上,依旧没有太多的表情。
gt只有眼底深处,那团冰冷的火焰,在江南士族效忠的洪流浇灌下,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幽深,更加炽烈!
gt大宋第二帝国?
gt不。
gt这只是一个开始。
gt一个用铁血规则和利益纽带捆绑起来的战争机器,开始轰鸣启动的开始!
gt一个注定要用尸山血海,去铺就那“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誓言的开始!
gt元首?
gt这顶沾染着汴梁百万冤魂血泪和江南士族勃勃野心的冠冕,已然铸成。
gt它不属于温文尔雅的康王赵构。
gt它只属于——
gt复仇的意志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