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 第412章首辅和次辅之争,儒家和法家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2章首辅和次辅之争,儒家和法家之争(1 / 1)

就连许多古板的礼部官员,也开始学习心学。 心学虽然破旧出新,让儒学迎来了新发展。 可是这场儒学的分裂,也让许多的学派再度冒头。 这其中法家学派就是声势最大的。 法家学派的发展,也跟城市的兴起有关。 伴随城市的发展,把儒学当做统治学术的乡野体系逐渐破产。 虽然儒学有很多的问题,可是儒学有一点好。 强调道德,让儒学拥有了基层治理的职能。 虽然乡绅不一定是“贤明”的,可是有道德的约束,他们也不至于肆意妄为。 在太平年间,乡绅照样兼并土地,可是也会给基层留条活路。 这维系了历代王朝的稳定,这也使儒学成为传承千年的官方学术。 可是经济活动的冲击,城市化的发展。 财富的分化,使儒家传统逐渐解体。 城市里的犯罪行为明显增多,也涌现出许多的商业纠纷。 这时,法家的理念开始被各层官员重视。 曾黎为首的法家派系,逐渐走到了台前。 作为皇帝的李天,在下令面见县令以后,很快便忘记了此事。 皇帝当然是忙碌的,仅仅是安抚后宫妃嫔,李天就要花许多心思。 现在兰妃临盆在即,情绪经常不稳定,李天时常要陪着。 所以他早就把三名县令忘在了脑后。 毕竟堂堂大周的皇帝,哪会关心三名县令的死活。 三人直接住了三天。 没有陛下召见,雷铮愈发的不安。 在儒家的官场体系里,违抗上级是最忌讳的。 即便是为了百姓抗命,在大周森严的官场体系下,也是违背纲常的行为。 身为内阁首辅,儒家学派的掌门。 齐顺义非常反感这三个县令的行为。 皇帝三天都没有召见他们,齐顺义渐渐有了其他心思。 “魏公公,陛下究竟是怎样处置那三个县令啊?” 小魏子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召见那三县令。 他平时跟齐顺义的关系不错,小魏子说道:“咱家找机会问问陛下,要如何处置他们。” 等小魏子见到李天的时候,他正在陪兰妃看戏。 小魏子凑到李天面前问道: “陛下,小池底的三县令已经进京,不知陛下何时召见他们?” 李天这才想起来,他心血来潮要召见那三名县令。 不过内阁跟户部已经下拨了安置小池底的资金。 好像也没什么召见三人的必要了。 李天想了想说道:“让内阁代朕谈谈话,就让他们返程动员百姓迁移吧。” “遵命,陛下。” 小魏子把陛下的旨意通告齐顺义后,这位首辅大人有了其他的想法。 齐顺义比起之前三任首辅,可谓是最憋屈的一任。 唐孝仁就不说了,陛下的岳父,还曾当过很长时间的独相。 那是宰执天下,独揽大权。 继任的贾仁义在就职期间,也很受皇帝的支持。 贾仁义也得到了许多官员的拥护。 之后的钱多明,这位被叫做财相的宰辅。 手握朝廷财权,也是众人敬仰。 这三位全被称作“真宰相”! 可是到了齐顺义,就没有之前三位的威势了。 内阁次辅曾黎,隔三差五跟他唱反调。 现在朝廷里信奉法家的官员,全称作曾派。 这已经拧成了一股势力,威胁了齐顺义的地位。 虽然齐顺义在和钱多明搭班子时很低调。 可是好不容易熬到了首辅,齐顺义当然也不愿接受大权旁落。 这次,陛下召见三县令,让齐顺义看见了机会! 修建小池底水坝,是朝廷的命令! 也是陛下审批的国家工程! 区区三县令,哪里来的胆子,居然敢违抗陛下的命令? 这肯定是有人挑唆! 是有人想反对小池底的工程! 这人是谁? 齐顺义想起了公开表示反对修造水坝的曾黎。 是的,肯定是曾派的挑唆! 齐顺义眼中露出光芒! 区区法家跳梁小丑,居然也要站在朝堂上。 吾要做董仲舒旧事,独尊儒术! 内阁。 雷铮、薛志清、徐刚林三人一字排开。 三人的神情略带紧张。 脑袋低垂。 三人里,意志最坚定的就是徐刚林。 毕竟不同于另外二人,他是真的带着为民请愿的心态来京都的。 但即便是他,心里也非常紧张。 因为在他们面前的人,非比寻常! 内阁首辅齐顺义、次辅曾黎,还有一众朝堂的高级官员。 这些大佬,拥有者与他们而十分可怕的能量。 随便一人,只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让他们三人永世难以翻身。 滔天权贵带来的气场,犹如泰山压顶。 三人甚至觉得喘不上气! “雷铮,薛志清,徐刚林,你们可知罪?” 一众大佬里,一道浑厚的中年男声响起。 那是一个看起来三十七八岁的官员。 这个岁数,在官场上属实是年轻有为的岁数。 他是…余明! 内阁首辅身旁的掌书大学士。 作为一个出身书香世家的南方人,余明从小饱读诗书。 除了四书五经以外,还涉猎很多史书。 一手文章,不光词藻华美。 而且他喜欢引据冷门的经典,时常让人觉得不明觉厉。 内阁下达的命令,内容本来可能非常的简洁朴实。 但一经过他的手,就会让收到命令的官员感觉到什么是中枢的威严跟深谋远虑! 因此,他也备受齐顺义的重用。 听到他问话,雷铮率先怂了。 他连忙垂头,对一众大佬唯唯诺诺。 “下官知罪!” “求首辅大人恕罪!” 齐顺义满意的点了点头。 余明还没说他们做错了什么,雷铮就认罪了。 这让齐顺义觉得这次的计划,很十分顺利。 但一旁的曾黎却微微皱眉。 他斜眼看向身旁的掌书大学士。 手下心领神会,立马顺着余明的话问道:“既然知罪,那你讲讲,你们是犯了什么罪?” “我……我……” 听到问话,雷铮想哭了。 他声音打颤:“我,我不该忤逆圣上的命令……” 虽然现在的朝堂。 齐曾二党之争,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可是。 党争这种事,是不会搬到台面上的。 哪怕是为了维持体面。 齐顺义和曾黎平时也都维持着默契的和平。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