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 第372章费干塞盆地有石头喷出来的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2章费干塞盆地有石头喷出来的油(1 / 1)

唐孝仁虽然不懂军事,可是也明白此处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块盆地才可以养得起军队消耗。 现在大周的部队驻扎在费干塞盆地里,波旦人要穿越沙漠才可以进攻。 盆地中的守军以逸待劳,就可以击溃来犯的敌兵。 所以占领这块盆地特别重要。 唐孝仁又说道:“大军还缺乏什么吗?” 刘东明说道:“补给粮食都不缺,可是缺乏燃料。” 刘东明长叹一声说道:“西北苦寒,盆地虽然湿润,可是夜里仍然很冷。” “可是不能砍伐盆地里的树木,也禁不住大军消耗。” “烧的燃料全是从泸州运来的煤炭。” “可是煤炭转运,费财费力,经常供需短缺。” “朝廷也想过修建一条铁路,可是西疆全是沙漠,修建难度太大。” “沿途的西疆各国也不安生,想要开路有点难。” “凭借商队运输,也时常供应不上。” “下官已经派人搜集牛粪,打算烧牛粪取暖了。” 刘东明轻叹一声,燃料的问题,的确是困扰当地守军的问题。 唐孝仁也没什么好主意。 费干塞盆地虽然美丽,可是也很脆弱。 大周人早就懂得竭泽而渔的下场,入驻后十分重视保护树木。 可是大军驻扎,每天也会消耗很多的燃料。 这也让唐孝仁忧心忡忡。 这时,一名手下突然过来禀报: “使相大人,刘将军!” “派去打井的人,忽然打出了一口黑井!” 黑井? 来禀报的士兵说道: “军中全在说他们打到了龙脉上,那些黑水全是黑龙的血水!” “请二位快去看看!” 刘东明立马说道:“放肆,什么黑龙血!传我军令,军中再有此传者,杀无赦!” 不过等到唐孝仁和刘东明看见了现场以后,也全愣住了。 一道黑色的水柱喷上天空,井边全是黑色的油。 空气中充斥着一种难闻的味道。 这是什么? 唐孝仁见多识广,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他命令手下,搜集起来这种黑色的油。 这玩儿真是龙血吗? 味道特别的冲,唐孝仁先命令士兵封上了井口,然后拿着这些黑油回到了自己的官邸。 这究竟是何物? 唐孝仁研究滑腻的黑油。 质重,不会溶于水。 唐孝仁不自觉的使用了格物致知的分析方式。 有一种难闻的味道。 一边研究,一边记录。 就在这时,他失手掀翻了桌上的油灯。 只见火花掉在了黑油上,这团黑油瞬间就剧烈燃烧起来。 唐孝仁眼前一亮! 这东西如果能燃烧,那困扰大军的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了? 唐孝仁当然是十分的激动,他命手下扑灭了火焰。 既然是在石头里喷出来的油,那便叫做石油吧。 唐孝仁写下了“石油”二字! 石油的发现,让唐孝仁看见了解决能源困扰的希望。 经过研究,他发现石油是种极佳的燃料! 这种黑色的液体极易燃烧! 虽然直接燃烧会有难闻的味道,可是给军营供暖绝对足够了! 在费干塞盆地的军营旁,开始修建起一个巨大的供暖站! 这个供暖站也非常简单,拿大管道连接军营。 然后拿石油烧水,变成热蒸汽输送到管道里。 当蒸汽在管道里流通起来时,军营上下就变得暖和了。 地下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石油。 只要挖出一个井口,就有石油往外冒。 士兵们拎着水桶就能搜集起来石油。 唐孝仁又很快发现,石油里可以分离出许多物质来。 最下面是一层黑漆漆的黏糊物。 这种粘泥似的东西虽然也能燃烧,可是味道非常难闻。 唐孝仁不知道此物有何用,只好把它当成废渣。 而分离后的油变得愈发清澈,直接烧这种油,不会有难闻的味道。 甚至比普通的煤炭气味更小。 这是种比煤炭还要方便的能源,唐孝仁把这种油叫做煤油。 煤油是种更方便的燃料,可以直接放在油灯里燃烧。 效果比寻常的油灯更好。 而且唐孝仁还发现,煤油也是种非常好的润滑剂。 甚至比寻常的桐油润滑效果还要好。 唐孝仁在许多机器里测试了,煤油的润滑效果更好。 而更清澈的提取物,是种无色的液体。 这种液体极易挥发。 但是这种油点燃后十分的火爆! 要是把这种油灌进瓶子里,瓶口堵上,就能变成特别可怕的炮弹! 这种油玻璃瓶炮弹,能燃起一大片的火势! 不过这种油十分的危险,所以唐孝仁并不喜欢。 石油简直太神奇了! 唐孝仁很快把这个消息,写信寄给了张暃柴。 并且邀请他共同参与研究。 唐孝仁还希望张暃柴可以设计一种机器采油。 唐孝仁心情很好,可是西疆各国的心情就没那么好了。 自从大周要求西疆各国分摊大军的补给和军费以后。 西疆各国的日子就愈发的紧了。 这些国家原本就凭借一点贸易赚钱。 但是现在和波旦帝国的贸易已经完全断绝了。 贸易不怎么赚钱,当地资源又十分的贫瘠。 有些国家都吃不饱饭了,现在还要承担大周的大军。 西疆四十国,除了较大的国家以外,其余小国几乎都吃不上饭了。 不过此时,康国的日子倒是不错。 康国国王提出归附。 虽然朝廷提了三个要求,可是康国照单全收了。 当时李天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汉语,拆分到大周各地,还有禁绝宗教。 李天和大周上下,原本都以为康国会放弃归附的打算。 没想到康国人十分痛快的就答应了! 这下子连唐孝仁都没想到,这群康国人居然这么软骨头。 其实大周还是按自己的思维来思考这些西疆小国了。 康国这样的小国,只是占据了几个绿洲,较为壮大的部落。 他们为了生存,当然什么条件都愿意答应! 康国原本就靠近大周,来往的商人里许多都精通汉语。 反正大周皇帝说只要可以使用就行,那还不容易吗? 实在不行多花点时间学呗! 康国人并不排斥学习汉语。 而且康国的富裕人家,早就让孩子学习汉语了。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