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 第346章一个月啥不干就涨六千国运,想法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6章一个月啥不干就涨六千国运,想法子(1 / 1)

寻常的三口之家,但凡认真工作,让孩子脱产读书,也并非难事。 买套四书五经,在家里自学或者去启蒙类的学堂。 不过想考上秀才,没有教师指点,只凭自己读书还是挺困难的。 不过读了书的,都会想去撞撞运气,万一真的考上了? 有了秀才身份,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怀揣着这种想法,参加考试的人是逐渐增多。 黄铭和常志都感觉到明显的压力。 紧张的度过一天考试,等他们走出考试院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看着漆黑的天色,黄铭和常志结伴而回。 “今年的试题简直太难了!”黄铭心有余悸的说道。 常志也点了点头:“是啊,如今秀才考试的难度和往年举人考试的难度都快差不多了。” 黄铭也跟着说道:“对啊,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常志无奈的说道:“都是因为咱们华江府的学子太多,听说许多学子都改了籍贯,前去中部州府科考。” 黄铭摇了摇头:“我听说朝廷正在严厉打击此类跨地考试。” 常志笑了笑说道:“既然有漏洞,当然就有人会做。朝廷也没法赶尽杀绝。” 黄铭说道:“若是今年不中,来年我也得想想其他办法了。” 二人一边走着,肚子咕噜的响了起来。 华江府下辖的县城也是十分繁荣,二人走进一家热闹非凡的酒楼。 酒楼里有许多已经考完试的年轻学子,二人找了个靠窗的偏僻位置。 在等上菜时,二人自然地聊起这次县试。 “今年贴经的部分,难度尚可,但是这申论简直是太难了!” “是啊,申论可比之前的八股难多了!” 朝廷早就昭告天下,这次县试开始使用申论这种新型考试方式。 但是只有真的看到题目以后,考生才明白这题目有多么难答。 黄铭和常志二人读书的天分也就是平平而已。 虽然家里请了名师,可写作这种东西,更多的还是看天赋。 现在这秀才考试越来越难,二人早就没有了信心。 只要可以考上秀才,寻一份体面的差事,就能向家里交代了。 但是这次县中有五百多人参试,只有三十人可以中秀才。 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一边聊着考试题目,一边等待着放榜的日子。 这就是大周百万考生的情况。 与此同时,各司县衙正在加急的阅卷。 科举乃朝廷取士的途径。 当然是十分严肃的。 朝廷对于考试舞弊一向是严厉打击的。 在大周律里,科举舞弊,可是和谋逆罪并列的! 虽然是在县衙阅卷,可是知府衙门也会不停地派遣使者抽查。 一旦发现舞弊事件,那可是砍头的重罪! 科举公平,是大周可以通过科考选拔预备官员的基础。 若是连考试公平都无法保证,那选拔人才的标准,便只剩下“背景”二字。 现在的大周,至少在科举这件事上,还是可以保证大体的公平的。 整个大周都在盯着这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考。 万博会以后,许多西洋大陆的外国人仍然留在大周。 马吉利就是其一。 他正在打磨自己的《君主论》。 马吉利也好奇的看着这样一场大规模的考试。 虽然西洋大陆也有文官。 可是西洋大陆,仍然保持着贵族与精英阶层将文官职位垄断的传统。 马吉利从未见过这么庞大的举国科考。 这是一场多么恢宏的考试! 全国几百万的读书人全汇集在一起,拿笔墨纸砚厮杀,抢夺一个秀才的身份! 目前只有大周,才可以举办规模这么宏大的考试。 大周的皇帝,通过这场科考,网络全国上下有才干的人士。 这些学子则通过科考,加入官僚系统,变成尊贵而伟大的大周皇帝的爪牙。 总而之。 大周皇帝凭借他严密而庞大的官僚系统,掌控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这便是君主力量的体现! 多么伟大的君主啊! 这位西方而来的学者,赞叹着大周优越的制度。 对于李天这个大周皇帝而,他才不在乎区区县试。 只是秀才考试罢了。 李天头疼的是国运一连串增长的状态。 兰乌草原经营(月收):东辽扫荡兰乌草原,兰乌草原稳定,大周国运:+1000点! 京泸铁路开通(月收):大周国运+1000点! 京阳铁路开通(月收):大周国运+1000点! 稳定大越(月收):大越经济繁荣,大周国运:+1000点! 经营西疆(月收):大败月国,西疆臣服,大周国运:+1000点! 打压勋贵(月收):大周国运+1000点! 北莽内乱(月收至平复为止):大周国运+1000点! 也就是说李天每个月什么都不干,都会涨六千国运! 不能继续下去了! 必须得去掉这些状态! 李天盘坐在龙椅上,思索怎样才可以去掉这些状态。 经营兰乌草原和北莽内乱全是北方的问题。 大越和西疆,也是国运增长的重点。 两条铁路也很头疼。 剩下的便是打压勋贵。 北莽动乱,也不是大周的问题,只能等北莽自行稳定下来。 李天喊道:“小魏子。” “奴婢在!” “严令东辽,没有朕的旨意,不准出兵北莽!” “遵旨,陛下!” 不能再继续打压北莽了,再这样下去北莽都要完蛋了。 传达旨意后,李天祈祷北莽的三贝勒争气点,尽早干掉兄弟。 铁路的问题是相通的,必须得改善这个状态。 铁路涨国运的原因,不就是因为铁路给大周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吗! 李天询问道:“京辽铁路和京阳铁路,每年可以给户部挣多少钱?” 在一旁的小魏子打开账簿说道:“陛下,这两条铁路每年可以给户部挣九百万两银子。” 李天惊呼一声道:“这么多?” “这还是铁路压低票价的收益了,现在每一趟火车都是满员的。” 李天又问道:“铁路公司是怎样分红的?” 小魏子说道:“户部持一半股,铁路公司别的股票全是直接在京都股票市场融资的。”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