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玄幻奇幻>青简史记> 第106章 孔子世家:求知若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孔子世家:求知若渴(2 / 2)

孔子听完,那是受益匪浅,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就告別老子,和南宫敬叔上车回鲁国了。

回到鲁国,弟子们都好奇地问:“先生拜访老子,见到他了吗?”孔子说:“见到了!”弟子又问:“老子长什么样啊?”孔子感嘆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鉤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隨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这次適周问礼,对孔子的思想影响可太大了。

老子那些关於自然、无为的思想,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孔子的心里,让他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也让孔子明白了,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不光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还得懂得適时变通,保持谦逊的態度。

除了向老子请教礼,孔子对音乐也是痴迷得很。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517年),孔子到了齐国。

有一次,他在齐国大夫高昭子家里,听到了传说中舜帝时代的《韶》乐。

这一听,可不得了,孔子完全被这美妙的音乐给迷住了,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如痴如醉,整整三个月,连肉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了。他还不停地感嘆:“没有想到演奏和欣赏音乐能够达到这个程度。”

《韶》乐,那可是古代宫廷的大型乐舞,来源於舜《韶》,脱胎於周《韶》,在齐国特別盛行。

它的旋律优美,节奏和谐,蕴含著丰富的文化內涵。孔子本来就对音乐有很高的鑑赏力,听到这么完美的《韶》乐,那简直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在他看来,音乐可不只是用来娱乐的,还能让人的品德变得更加高尚,社会更加和谐。

在当时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文化也跟著乱了套。

各个诸侯国为了爭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没人在乎什么文化传承。

好多传统的礼仪、音乐,都慢慢失传了。可孔子呢,就像个孤独的坚守者,到处寻找那些快要消失的文化遗產,学习、整理、传承。

他適周问礼,向老子请教,就是为了探寻礼乐的源头,找到让社会恢復秩序的方法。他在齐国听到《韶》乐,更是让他坚定了用文化来改变社会的想法。

他不满足於自己已有的知识,到处求学,向各种有学问的人请教。

他对音乐的痴迷,也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那个乱糟糟的时代,他就像一盏明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文化的重要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