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老十四对着老大家已逝的侄女都能说出这种话,可见是个没有同理心的,没心没肺不顾念人父母亲情。 胤祯能开这样的口,心里保不齐还会想更过分的事,这种人难道会对皇父有真心的孝顺吗? 康熙心里的怀疑深深扎根,看胤祯的眼神都不对了。 只是处置却不不能公之于众,明面上只说是两位皇子在御前酒后失仪,但是真相可不能传出去。 即使没心肝的只是胤祯一人,但是他姓爱新觉罗就难免会叫人揣测皇室形象。 只是康熙的态度肉眼可见的变冷。 胤祯虽注意到皇阿玛变冷的态度,但是未觉得对他有什么形象。 康熙是个十分随心的皇帝,他对待皇子们一贯是冷热暴力循环使用。 办事不利,骂!行为不端,罚!不听话了,冷着! 从小就是这么长大的,皇子们一个个都十分皮实,抗打击能力直线升高。 胤祯还以为是皇阿玛只是因为他犯错而冷着他,毕竟康熙也是同样冷着胤祈啊! 同样被冷落的胤祈才不理他皇阿玛怎么想呢,他身正不怕影子斜! 真惹急了他,他能堵胤祯门口骂人去。 更何况禁足算事吗?没有期限算事吗? 胤祈不屑,“切!” “我马上就要成婚了,我就不信还能给我继续禁足!” 有婚事在身的胤祈才不在乎康熙是冷暴力还是热暴力,他懒得去猜皇阿玛的心思。 反正禁足一个月后,胤祯已经写了十几封请罪折子了,还痛哭自己当时冲动,他倒是不敢甩锅给胤祈,就怕胤祈直接跳出来暴露他呢。 而同样被禁足的胤祈,一个月还没到,他已经一脸自如的出去筹办婚事了。 禁足如同虚设! 听见胤祈消息的胤祯,心里痒痒的很,他也想要效仿,但是就在他暗戳戳要出门的前一天,康熙就派胤礼送来一套孝经。 胤礼委屈巴巴的将孝经递过去,“十四哥,这是皇阿玛赐给你的,要抄写百遍才能出去。” 胤祯咬牙看着胤礼,胤礼无辜的和他对视。 “十四哥你也别着急,很快就能抄完的,你马上就能出去了。” 胤礼声音小小的开始点火,还一边将书籍递到眼前去,示意胤祯接住。 “十四哥,你可要认真些,”他脸上浮现一点忧虑,“万一抄的不少重新抄怎么办啊,你的字写的也不太好。” 他好像是真的为胤感到忧虑。 胤祯气的牙痒痒,恨不得一拳打在这可恶的小子脸上。 好歹还算是有些理智,他强撑着笑容接过,“多谢十七弟,等出去了哥哥一定!感谢你!” 胤礼勾勾嘴角,“十四哥不用这么客气。” 出了胤祯府的大门,胤礼拍拍衣摆,他遗憾的道一声:“可惜。” 这要是十四哥没忍住给他一下子,他能保证三四年之内十四哥是别想出来了。 “也不傻嘛” 随手算计一下胤祯还没成功的胤礼转头就将这事抛在脑后,他得去给十五哥的大婚帮忙呢。 皇子成婚论起规格,太子肯定是第一位。 因着太子在本朝还是个新鲜玩意,一应的规制还没有定下,这或多或少就给了大臣们发挥的空间了。 虽然是因为太子妃先后两次孝期才拖延了大婚的时间,但是不得不说大臣们的撕扯也是大婚推迟的原因之一。 在那几年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逼的一些武将都熬夜听自家幕僚讲课,这样上早朝时才不至于什么都听不懂,最重要的是防备朝堂那几个老阴比突然来一句,“某某大人,您说是不是?” 在一小心就被人坑一句的情况下,太子大婚的细节简直深刻的印在了大臣们的脑子里。 当时的规制比之皇帝大婚也丝毫不差什么,若是论起花费,当初康熙大婚时的花费还不及太子大婚那次呢! 毕竟几十年过去了,物价总是要涨的啊。 太子之下,如今看来规格最高的也就是胤祈的婚事了,他算是赶在一个好时候。 虽然外部战争一直没怎么断过,但是总体上大清领土上还是太平了几十年的,百姓休养生息,各行业茂盛发展,内务府手上也宽裕。 前面的皇子成婚的时候都是个光头阿哥,虽然是按照宗室王爷的规格来的,但是谁叫他们出生的时候没差几年呢。 康熙这个老父亲有多少银子也不够这样挥霍的,可见古今都一样,儿子多花销就少不了。 囊中羞涩的康熙当然是吩咐内务府在省银子的基础上符合规制了。 大婚的好多东西并不是只能用一次的,因此前头从老大到老八成婚用的都是那一套东西,到了胤禩的时候,那套东西早就不光鲜了,还是安亲王府给内务府送了银子重新翻新添置了新物件。 然后……内务府一点不害臊的在老九老十大婚的时候继续 ', ' ')(' 用。 胤祈赶上了好时候,他的爵位是成婚之前就有的,因此大婚必须在郡王的规格以上,按照规矩来说他是皇帝亲子,比之同等爵位的宗室郡王又能高一级。 内务府自然没法拿之前的物件继续糊弄,一些礼器还能接着用,但是一些其他的摆件就要重新预备了。 胤祈对着来哭穷的内务府管事可是一点不替他们头疼,什么内务府今年收益不好,屁咧! apa href=otot title=ot半个水瓶ot tart=ot_bnkotapgt半个水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