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都市言情>破冰> 第五章 上海报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上海报道(1 / 2)

('“媳妇儿,走这边,师傅师傅,打车,去杨树浦路,要三十块?太贵了,二十五块吧。”

赵阳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穿梭在上海站潮水般的人流之中,他一边帮抱着孩子的李燕开路,一边凑到街边和出租车司机讲起了价。

80年代的上海出租车虽大多是国营,但由于计价器还没有统一安装,所以收多少钱基本都靠乘客和司机自己谈,这就造成了大幅溢价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国家计委颁布的十类高收入人群中,出租车司机曾经两次上榜,在正处级干部还只有300块工资的时候,“会做生意”的出租车司机月收入则可以稳稳地超过1500元。

可见当时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那句玩笑话——“上海差头司机讨得起空姐当老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放在平日里,赵阳肯定是舍不得这么干的。

但今天他是要送李燕和女儿回娘家,所以哪怕出于在丈母娘面前维护自己脸面的目的,出租车司机的这“辣手”一刀也是必须挨的。

李燕的家在杨浦区一个叫“新康里”的石库门弄堂,离着黄浦江不远,起风的时候还能闻到一丝江水的气息。

这里的生活条件算不上有多好,一栋房子里往往挤着七八户人家,没有厕所,厨房公用,一条“陡峭”的狭窄楼梯就是出入的必经之路,按理来说完全比不上干净亮堂的新华社大院家属楼。

但赵阳他们此举确实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在加入南极科学考察队后,随之迎来的就是高强度的跟拍采访任务。

为了完整记录此次历史性越洋考察的前期筹备工作,赵阳需要跟着郭坤等人辗转全国各地,收集整理好第一手资料并形成零碎的草稿,然后再交由老沈最后撰写成能够提审的报道文章。

这直接就造成了赵阳的分身乏术,加之他自己出生在河北的一座小县城,父母去世很早,是靠着吃亲戚的百家饭长大,所以在北京也没人能够帮着照顾一下妻女。

如此局面,让李燕带着孩子回娘家暂住便成了唯一的出路。

“媳妇儿,待会吃完午饭你先跟爸妈打个招呼,我得到考察队的驻地报道了,明天就要跟着郭老师去上海造船厂。”

在客堂间门口背着手来回踱步了许久的赵阳终于找到了个四下无人的机会,他拉着李燕的胳膊快速说道,眼睛却望向传出锅铲声的灶披间。

“你就这么怕我爸妈吗?讲个话都得避着。算了算了,知道你要面子,反正驻地也在上海,我随时能带瑶儿过去,倒是你呀,一定要记得按时吃饭,把身体搞垮了还怎么去南极。”

李燕对自己丈夫的性格再熟悉不过,要是真有埋怨当初就不可能同意他加入南极考察队。

相比于生活上的困难,她更担心的是赵阳一工作起来就什么都不管的那股子劲。

之前去河北报道“严打”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了拍一组好的照片,硬拉着老沈闯入菜刀队的地盘,如果不是武警围剿得足够及时,恐怕连生命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

对于李燕的支持,赵阳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最后还是只化为一句“放心吧,等我回来”留在了上海的弄堂里。

他逆着阳光朝妻子和女儿挥了挥手,紧了紧跟随自己多年的背包,而后转身向前途未知但必定伟大的事业走去。

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会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再赶来上海集合,但以郭坤为首的主要项目负责人早早就已经到位并开展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