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以后,在珠市口,出现了一个大家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经营方式。
那就是超市。
所有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商品。
这种开放式的购物环境,以及别具特色的商品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光顾。
只不过他们看完了商品的价格,其中大部分人,就退去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中产阶级以上,家里有点家底的。
一包泡面卖59,一桶泡面卖一个大洋。
一块巧克力卖一个大洋。
一个落地电风扇卖500大洋,这个价格已经比洋货要贵一半了。
这个时候其实是有电风扇的,只是国内还没有生产的厂家,就算有也是小作坊自己这种乱七八糟不是统一规格的零件组装的垃圾货色。
进口的电风扇一般都能卖到300大洋左右。
所以他定价500大洋问题不大。
他这个是可以遥控的。
其他绝大部分商品价格都非常的高昂,但对于现在工业水平来讲,那这些东西全都是精品。
之所以定价这么贵,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有钱人消费是靠一股风潮去引导的。
而且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反正他们的钱都是要花出去的,与其让洋人给赚走了,还不如让自己给赚走。
哪怕价格定的再高,张伯伦的良心也不会痛。
更别说这些货每个星期才能补一次。
很多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这不超市刚开业两天,几乎所有的高端商品全部被买走了。
连泡面薯片这种都被抢购一空。
张伯伦的这家超市一下子就面临无货可卖的境地。
也是一直到这个时候,张伯伦才发现这个超时空小超市竟然还有自助补货的功能。
每一次补货需要一根金条,而且是大黄鱼。
如果是按照2025年的物价,那这个价格就有点太高了,一根大黄鱼价值25万。
一个小超市里的货全部加在一起,六七万就搞定了。
如果囤了香烟的话,价格要稍微再高一些。
之前他根本就不需要这个自助补货的功能。
每个星期一次的系统性补货就已经够用了。
张伯伦意识进入超时空小超市,来到收银台,将一根大黄鱼放进了收银机的抽屉里。
原本整个空空荡荡,只剩下货架的超市又变得满满当当了。
他把这些货全部放了出来,堆放在了珠市口那家超市的仓库里。
之后同样的操作又来了9次。
“这下不怕超市没货卖了,我甚至还可以再去开分店。”
他每补一次货,除了手表这种极其高端的商品以外,其余的商品全部卖光,大概能卖1万大洋。
而他的进货价只需要一根大黄鱼也就是300大洋。
暴利!
之前开业的前两天,他就赚到了足足6万大洋。
这一下他彻底出名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背后有洋人的背景,因为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货。
补完货的张伯伦,就顺便把那些银元给收走了。
这一次他并没有把这些银元放进自己的小超市里面,而是拿到了银行,通通换成了金条。